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凸透镜成像实验练习题
1.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刻度尺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是他们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请你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问题一):一位同学点燃蜡烛后,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移动烛焰和光屏,光屏上却找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问题二):另—位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测得了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该组的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问题三):由同学们的实验记录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时候光屏上能承接到的烛焰的像,有的时候光屏上承接不到烛焰的像。请你从能量的角度去解释该现象,并用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或讲述你的实验经历来证明你的观点)。2.同学的爸爸有一副眼镜,该同学观察发现:爸爸在看书时常常会戴上眼镜,看电视或看远处的物体时又会摘下眼镜。(1)请你猜想该同学爸爸配戴的眼镜是什么透镜制成的?并说明你猜想的理由。(2)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3.如图所示,京京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他有好几个凸透镜,但均不知焦距。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案:(2)经过测量,他发现有焦距分别为2cm、10cm和30cm的三种凸透镜,则为了便于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焦距为________cm的凸透镜。(3)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同时使光屏离凸透镜更______(远/近/不变)一些。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图21图22的虚像,把蜡烛放到B点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5)实验中,当京京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6)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只需将蜡烛向上移动些D.以上均可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21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该像是▲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次所成的像比上一次要▲(选填“大”或“小”);(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付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22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移(选填“左”或“右”).(5)小华进行实验探究时,把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凸透镜焦距f=l0cm)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近。像就越大.请你对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点评.(2分)5.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来到实验室,选用的器材如图2所示:物体到凸透镜距离u/cm6030201512像的高度h/cm0.4l2410ABM(1)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2)器材调好后,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凸透镜焦距f=l0cm。文莉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林哲同学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近。像就越大.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点评.6.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5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来源:学科网ZXXK]7.52[来源:Z#xx#k.Com]817.531029.0(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口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6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___为止。物体到凸透镜距离u/cm6030201512像的高度h/cm0.4l2410图2(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6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___S2。(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17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8.小明一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的中心的距离是15㎝,然后把凸透镜、光屏、蜡烛安装到光具座上开始实验。如图所示。(1)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2)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3)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F、B、C、D、E各点,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烛焰在________点,屏上的像最大;烛焰在___________点,屏上的像最小;烛焰在_____点,屏上得不到像。(4)小明将实验得到的结论填入下表,请你改正他的错误之处并补充完整。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性质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u2F放大FU2F照相机虚像9.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后,小明为了更进一步地证明其正确性,他和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焦更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5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们保持烛焰的位置不变,在原位置上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1)请设计表格记录此二次实验.(2)请回答凸透镜A的焦距___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对两个实验进行了分析后,小红高兴地说:“我又明白了﹣个道理,原来凸透镜成何种性质的像是由凸透镜的焦距决定啊!”你认为此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0.某学校一位老师站在同一位置,用焦距可改变的照相机对着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观察照片后同学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太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1)同学们先后选用三个焦距分别为l5cm、lO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老师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们这样做的理由.11.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来到实验室,选用的器材如下图:(1)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2)器材调好后,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凸透镜焦距f=l0cm物体到凸透镜距离u/cm6030201512像的高度h/cm0.4l2410文莉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林哲同学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近。像就越大.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点评.12.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刻度尺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是他们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请你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10市模题得找答案(问题一):一位同学点燃蜡烛后,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移动烛焰和光屏,光屏上却找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问题二):另—位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测得了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该组的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问题三):由同学们的实验记录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时候光屏上能承接到的烛焰的像,有的时候光屏上承接不到烛焰的像。请你从能量的角度去解释该现象,并用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或讲述你的实验经历来证明你的观点)。13.如图甲所示是晓彤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1)装置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导致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晓彤调整好装置后,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成像性质”),这种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有(请举出一例)(2)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想观察到像,请在图中画出眼镜的位置及成像的情况。14.11市模有答案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后,小明为了更进一步地证明其正确性,他和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焦更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5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们保持烛焰的位置不变,在原位置上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1)请设计表格记录此二次实验.(2)请回答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对两个实验进行了分析后,小红高兴地说:“我又明白了—个道理,原来凸透镜成何种性质的像是由凸透镜的焦距决定啊!”你认为此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5.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l)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1、解:(问题
本文标题:凸透镜成像实验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0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