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前言热电偶是一种广泛用于温度测量的简单元件。本文简单概述了热电偶,介绍了利用热电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常见的挑战,并提出两种信号调理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将参考接合点补偿和信号调理集成在一个模拟IC内,使用更简便;第二种方案将参考接合点补偿和信号调理独立开来,使数字输出温度感应更灵活、更精确。调理电路设计冷端补偿电路设计结果仿真任务分析一、基本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广泛用于温度测量的简单元件。图1热电偶一)热电偶原理如图1所示,热电偶由在一头相连的两根不同金属线组成,相连端称为测量(“热”)接合点。金属线不相连的另一头接到信号调理电路走线,它一般由铜制成。在热电偶金属和铜走线之间的这一个接合点叫做参考(“冷”)接合点。*在参考接合点处产生的电压取决于测量接合点和参考接合点两处的温度。由于热电偶是一种差分器件而不是绝对式温度测量器件,必须知道参考接合点温度以获得精确的绝对温度读数。这一过程被称为参考接合点温度补偿(冷接合点补偿)。热电偶已成为在合理精度内高性价比测量宽温度范围的工业标准方法。它们应用于高达约+2500°C的各种场合,如锅炉、热水器、烤箱和风机引擎等。K型是最受欢迎的热电偶,测量范围是–200°C至+1250°C。热电偶优缺点优点、温度范围广:从低温到喷气引擎废气,热电偶适用于大多数实际的温度范围。热电偶测量温度范围在–200°C至+2500°C之间,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金属线。、坚固耐用:热电偶属于耐用器件,抗冲击振动性好,适合于危险恶劣的环境。、响应快:因为它们体积小,热容量低,热电偶对温度变化响应快,尤其在感应接合点裸露时。它们可在数百毫秒内对温度变化作出响应。、无自发热:由于热电偶不需要激励电源,因此不易自发热,其本身是安全的。缺点、信号调理复杂:将热电偶电压转换成可用的温度读数必需进行大量的信号调理。一直以来,信号调理耗费大量设计时间,处理不当就会引入误差,导致精度降低。、精度低:除了由于金属特性导致的热电偶内部固有不精确性外,热电偶测量精度只能达到参考接合点温度的测量精度,一般在1°C至2°C内。、易受腐蚀:因为热电偶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所组成,在一些工况下随时间而腐蚀可能会降低精度。因此,它们可能需要保护;且保养维必不可少。、抗噪性差:当测量毫伏级信号变化时,杂散电场和磁场产生的噪声可能会引起问题。绞合的热电偶线对可能大幅降低磁场耦合。使用屏蔽电缆或在金属导管内走线和防护可降低电场耦合。测量器件应当提供硬件或软件方式的信号过滤,有力抑制工频频率(50Hz/60Hz)及其谐波。二)热电偶测量的难点1.滤波与放大将热电偶产生的电压变换成精确的温度读数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型的灵敏度。__原因很多:电压信号太弱,温度电压关系呈非线性,需要参考接合点补偿,且热电偶可能引起接地问题。让我们逐一分析这些问题。电压信号太弱:最常见的热电偶类型有J、K和T型。在室温下,其电压变化幅度分别为52μV/°C、41μV/°C和41μV/°C。其它较少见的类型温度电压变化幅度甚至更小。这种微弱的信号在模数转换前需要较高的增益级。表1比较了各种热电偶类表1.25°C时各种热电偶类型的电压变化和温度升高关系(塞贝克系数)因为电压信号微弱,信号调理电路一般需要约100左右的增益,这是相当简单的信号调理。更棘手的事情是如何识别实际信号和热电偶引线上的拾取噪声。热电偶引线较长,经常穿过电气噪声密集环境。引线上的噪声可轻松淹没微小的热电偶信号。一般结合两种方案来从噪声中提取信号。第一种方案使用差分输入放大器(如仪表放大器)来放大信号。因为大多数噪声同时出现在两根线上(共模),差分测量可将其消除。第二种方案是低通滤波,消除带外噪声。低通滤波器应同时消除可能引起放大器整流的射频干扰(1MHz以上)和50Hz/60Hz(电源)的工频干扰。在放大器前面放置一个射频干扰滤波器(或使用带滤波输入的放大器)十分重要。2.参考接合点补偿要获得精确的绝对温度读数,必须知道热电偶参考接合点的温度。当第一次使用热电偶时,这一步骤通过将参考接合点放在冰池内来完成。这种方法用来详尽描述各种热电偶类型的特点,因此几乎所有的热电偶表都使用0°C作为参考温度。但对于大多数测量系统而言,将热电偶的参考接合点保持在冰池内不切实际。大多数系统改用一种称为参考接合点补偿(又称为冷接合点补偿)的技术。参考接合点温度使用另一种温度敏感器件来测量—一般为IC、热敏电阻、二极管或RTD(电阻温度测量器)。然后对热电偶电压读数进行补偿以反映参考接合点温度。必须尽可能精确地读取参考接合点—将精确温度传感器保持在与参考接合点同的温度。任何读取参考接合点温度的误差都会直接反映在最终热电偶读数中。可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测量参考接合点温度:1、热敏电阻:响应快、封装小;但要求线性,精度有限,尤其在宽温度范围内。要求激励电流,会产生自发热,引起漂移。结合信号调理功能后的整体系统精度差。2、电阻温度测量器(RTD):RTD更精确、稳定且呈合理线性,但封装尺寸和成本限制其应用于过程控制应用。3、远程热二极管:二极管用来感应热耦连接器附近的温度。调节芯片将和温度成正比的二极管电压转换成模拟或数字输出。其精度限于约±1°C。4、集成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局部感应温度的独立IC,应小心地靠近参考接合点安装,并可组合参考接合点补偿和信号调理。可获得远低于1°C的精度。3.电压信号非线性热电偶响应曲线的斜率随温度而变化。例如,在0°C时,T型热电偶输出按39μV/C变化,但在100°C时斜率增加至47μV/C。有三种常见的方法来对热电偶的非线性进行补偿。第一种方案是选择曲线相对较平缓的一部分并在此区域内将斜率近似为线性,这是一种特别适合于有限温度范围内测量的方案,这种方案不需要复杂的计算。K和J型热电偶比较受欢迎的诸多原因之一是它们同时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灵敏度的递增斜率(塞贝克系数)保持相当恒定(参见图3)。图3.热电偶灵敏度随温度而变化注意,从0°C至1000°C,K型塞贝克系数大致恒定在约41μV/C。另一个方案是将查找表存储在内存中,查找表中每一组热电偶电压与其对应的温度相匹配。然后,使用表中两个最近点间的线性插值来获得其它温度值。第三种方案使用高阶等式来对热电偶的特性进行建模。这种方法虽然最精确,但计算量也最大。每种热电偶有两组等式。一组将温度转换为热电偶电压(适用于参考接合点补偿)。另一组将热电偶电压转换成温度。两种简单、精确、灵活的热电偶温度测量方法三、电路参数设计一)、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设计:在各种以热电偶为传感器的测量仪表中,热电偶冷锻温度补偿电路优劣对仪表精度的影响很大。当研制0.2级以上的仪表时,冷锻温度补偿电路的质量往往成为障碍。时至今日,有关冷端温度补偿电路设计的文章,为数不多,我们试图对这一问题作较深入的讨论。1、桥式补偿电路桥式补偿电路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补偿方式,在许多仪表中得到应用,如图1所示,电桥的四臂电阻中有三个位固定阻值(其值不随温度被动儿变化),即R1,R2,R3有一个臂的电阻喂铜线绕制的电阻Rt,其阻值与温度或线性关系,如(1)式所示0(1at)TTRR(1)式中0TR——温度为0℃时的铜电阻值a——铜电阻温度系数,,一般情况下a=0.0044t——铜电阻所处的环境温度,亦即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分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量图一桥式补偿电路图一电路,若R1=R2=R3=Rt0,则桥路的输出电压12V;012041TTRTTRRVVRR(2)当t=0℃时,tR=0,120V;当t0℃时,120V;当t0℃时,120V。当0TTRR,(2)式可变成:1204TRTRVVR(3)由(3)式可见,12V与TR成正比;而当不满足0TTRR条件,由(2)式可知,12V与TR呈现非线性关系,即单臂电桥的输出,严格来说是与桥臂变化量成非线性关系。电桥电压12V的温度系数为:1204TRTRVVTTR4RaV(4)设温度0~50℃范围,热电偶电势温度系数为常数,记为K。欲实现冷端温度补偿,应使K与(4)式相等,即:4RaVK(5)上式可见,桥路供电电源是与热电偶的分度号和铜电阻的规格有关,RV应为:4RkVa(6)当0,TRRV的负载电阻为0TR,如0TR中电流选为I值,于是可定出0TR值:02RTVRI(7)上述两个式子即为桥式补偿电路的基本公式。I的选择,一方面希望它小,以减少RV的供给和0TR,的发热,另一方面I太小会使得桥路的输出电阻增大,也是不适合的。取K=0.041mV/℃,a=0.0044,I=10mA,则RV=61Mv,0TR=3桥式补偿电路的优点是:线路简单,成本低,但也有很多缺点:(1)在补偿0~50℃范围内,0at0.0044500.22TTRR,补偿电压与TR成非线性关系,影响补偿精度;(2)图一电路中,当点4接地时,点2不能再接地,只能构成双端输出电路;如欲构成单端输出电路,点2接地,RV电源只能浮地,又怕引入干扰;(3)铜电阻0TR的绕制工作比较麻烦。2、双电源补偿电路图2示出了补偿元件仍为电阻的具有正负电源的补偿电路,其中I为电流源图二双电源补偿电路当t=0℃时,02TCCIRV(8)当t0℃或t0℃时,TRI值作为补偿电压,欲实现补偿应使得:TRIKT(9)可得:0TRaIK,于是又可得02aTCCKRIV(10)上式是设计图二电路的基本公式,由K,a定出负电源2CCV值,选定一I值又可定出0TR值;电流源I的位置用置入一大电阻R(即去掉电流源I),仍以1中的补偿电路为例,算得2CCV=9.32mV,取I=1mA,0TR=9.32,16vCCV,R=6k。双电源补偿电路的优点是:(1)电路并不复杂,成本低;(2)单端输出,易与单端输入的放大电路相连;(3)线性输出。缺点与1中补偿电路相似,但是比桥式电路有所前进。四、调理电路及参数设计及计算
本文标题:热电偶传感器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2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