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甘肃省秦安一中A.h.m教学目标1、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2.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歌的意境。3.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内容主旨(思想内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欣赏的一种通常方式:意象意境思想情感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则指客观事物(景象)。“意象”--浸染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美人神女灵修•杜鹃磁针•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青鸟鸿雁雁足尺素•白雪玉壶冰心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国君坚贞思乡音信、书信高洁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一系列意象的叠加组合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画面。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常见意境举例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鉴赏意境关键点“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事艰难、忧国忧民登高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不是从某事物引起的,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玫瑰——爱情康乃馨——母亲牡丹——富贵明月——思乡柳枝——离别鸽子——和平绿色——生命,希望阿Q新传与李白(屈原、项羽)对话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龟兔第N次赛跑狐假虎威之后…….续写故事。•①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联想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如:•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如:•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没有见过此景,须想象。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缘景明情①对篇幅短小、意象常见,且整篇基调一致、意境浑成的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如: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上联是静景,下联是动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②全诗意象之间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这样的作品就要或根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或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用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如: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问:此诗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③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应重点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如:上山唐伯虎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此诗哪一句妙,妙在哪里?④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味意境和诗味。如: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诗人以景语作结,揣摩其蕴含的诗意?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又如: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析】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吟诵意象(抓特点)联想与想象意境明情“缘景明情”的答题技巧①描绘自然图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②追溯诗人感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③想象诗人形象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④综合表述本诗的意境概括+具体描绘(采用总分结构)end旅夜书怀(唐)杜甫所谓“旅夜书怀”,就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试题解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唐多令(邓剡Shàn)•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问题:•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3句诗,写一段鉴赏文字。解答示例:•南飞的许多大雁,在秋天清冷的月色下,宿于白茫茫的芦花中(景),作者用了冷色调的意象,渲染(烘托)了凄清、冷寂的氛围(境),寓(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法),抒发了朝代更替,国家破亡的愁苦与无奈之情(情)。•(解说诗句、分析意境、确认手法、情感各1分)•描景——析境——论法(术语)——表情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食。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迹,这是一幅萧索而凄清的图景,诗人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之情及路径难辨,欲行无路,无以对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怅;表现了诗人自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练习•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练习: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一要重点关照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二要关注修饰语•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再见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第一部分:(1-16)春江花月图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第一部分:⑴-(16)春江花月图1.找出开头八句所写的意象2.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依题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①紧扣题目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②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展开。画面清丽,色泽柔和,意境恬静幽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3.这样的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从描写景色转向关照人生,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具有哲理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
本文标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7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