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省地市(县)学校名称所属学段小学校长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中小学二级微信号管理团队成员姓名职务(职称)《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中的责任分工校长围绕“三提升,一全面”目标,全面负责信息化2.0项目进校的总体规划(含发展方向目标愿景与任务部署),建立考评体系与奖励机制,组织与协同项目组全体成员保障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并在过程中负责监督、量化与指导。教学主任对本校师生信息化程度做全面诊断,对该项目做精细分解,预估困难、形成阶段性发展计划书,落实混合式校本研修,制定教师研修计划、打造本校教研特色,落实信息化辅助和应用于教学的问题,纳入教学常规绩效考核等管理团队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当中并形成方案、规划、细则等。教育主任协同教导处、电教部门等组建学校资源库(含教学设计、精品课件、优课实录、复习资料等)行政主管进行信息化工作的资料、数据的收集与记录,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宣传,加强学校与校外其他部门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交流与沟通电教主管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与流程,分工部署相关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操作技能指导及后期设备排障等服务。2团队各学科骨干教师以学科为单位,组建融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等综合能力为一体的团队,推动信息技术化教学的发展,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诊断(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教师数量、年龄、职称分布等基础数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等,可用SWOT分析法阐述)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基础数据及现状分析(S)优势我校属于混合式学习环境。目前我们已基本满足学校的教学硬件需求,教育信息化1.0在我校已基本落地。我校30个教学班、3个音乐教室和1个书法教室已运用一体化教学设备进行日常教学工作;3个美术教室、2个科学教室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进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此外还有1个计算机教室。我校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50岁以上的1人,35岁以下的教师为50人,占教师的比例为68%。教师整体年轻化,对信息化的接受能力较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高。(W)劣势发展信息技术化所需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需逐步投入;技术培训方面还需要上级部门大力支持。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普遍仅限于教学PPT的使用,所有的教师可以用计算机和网络搜索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基本资源,但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很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此外教师全员信息化所需周期和学校组织培训及课堂教学相关要求有时间上的冲突。(O)机遇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国家政策的方向性引领,有教育部协同奥鹏等专家组指导,有省厅领导重视和组织培训学习等方面。从小的方面来说我校已拥有行政办公、教师备课的网络环境辅助课堂教学和开展同步课堂的多媒体专用设备;年轻教3师学习能力强,可以带动和帮助年长者学习相关技术。(T)挑战老师可以熟练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助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研特色的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和年度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总目标以学校信息化规划制定为主线,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力度,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2.0的落实实施,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总目标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将学校发展为智慧环境,做到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年度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第一年文件政策解读+现状分析诊断+信息化团队打造+各部门熟悉业务+与教学教研结合,制定规划制度激励机制等+宣传动员与组织培训+现有基础上加大信息化设备网络等投资→校本资源库、校本式混合研修初具规模第二年各部门较为熟练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资源库完善+混合式校本研修质量提升,尝试与其他软件或系统协同办公,共用平台。第三年在完成好前两年任务的前提下,逐级进行数字化、智慧化校园的打造和建设,并力争实现打造建设的目标。实现《规划》的问题解决和保障措施(《规划》实施会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措施?如何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制度机制体系?如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制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研修制度、信息化教与学考评制度等)常见问题:经费保障问题,习得信息化技术周期问题,分工协作问题,师生接受度问题,设备维护排障问题,资源平台建设问题采取方法和措施:1.针对经费问题,由学校领导出面与公司沟通进行解决;2.针对习得信息化技术周期问题,采取前期动员与培训,中期监督与指导,后期量化与奖评;3.针对分工协作问题,各部门树立全局意识加大彼此时时联系与合作;4.针对设备维护与排障4问题,由电教部门负责不定时维护与排障;5.资源平台建设问题,教导处、电教部门等多部门联动保障其有序进行。6.有关教师信息化能力提高的思路说明:先让教师们体会信息化教学中的优势和亮点,从易到难,由生活到工作,逐步体会信息化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的便利,从而让教师产生自动学习信息化教学的内驱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以教导处为引导,进行分层分组培训;以电教部门为依托,分组组织老师进行指导和运用;将一些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一些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制度机制体系:从教师层面来讲,为推动信息化2.0工程的落实进程,计划采用校长统筹,教导处制定并落实信息化技术运用的考核细则、监管制度与激励机制,并将此纳入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常规量化评比、绩效考核等多项现行体制内,使信息化与现行学校各项制度完美结合;从学生层面来讲,将信息化设备的课间管理与维护纳入班级量化评比体制中;将信息化宣传与应用能力纳入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目标之中。综合来讲,将师生有关信息化技术评比赛事纳入教研活动行事历表之中,并积极组织实施。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预期成果(包括“三种教学环境”、“四个维度”教师运用比例递进的具体体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使用率;网络扶智具体指向与成效;基于信息化学段学科优质课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作品案例、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的体现等)基于我校目前为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混合学习环境相结合的现状,陈述如下:我校70%的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技术扶持的学情分析,如使用word,excel进行柱状和折线图分析;100%的教师可以使用ppt进行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利用微信进行家校交流与合作;80%的教师可以进行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及讲授。我校需要在开展校本研修的同时加大借用外界资源的力度,通过借力发力,提高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使用率,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多途径宣传,增强教师的职业危机、更新其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观念;增强学生奋斗学习的意识和感知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充分利用“希沃助手”、”希沃白板”等软件辅助课堂教学,积极组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和学生的“信息化设计大赛”,5深度挖掘与整合媒体资源,组建学校资源库,将各项活动过程录制分享,请相关专家指导,不断提升相关素养与能力。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拟创新点(归纳、例举)1、鼓励教师尝试跨学科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整合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在开展校本课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修活动中,大力推广名师课堂,翻转课堂等,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体系。备注(要说明的问题或补充事项)具体措施(一)成立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二)做好前期师生思想动员工作和信息化相关具体操作技能培训(三)优化校园信息化环境(四)教导处负责保障信息化辅助于适应学科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制定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和相关制度、量化考核测评体系和信息化平台的打造等(五)电教部负责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服务(六)后勤部做好一切相关保障(七)加强区域间技术交流与合作6
本文标题: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7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