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诫子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诫子书》一、教学内容分析《诫子书》是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必修第四单元的重点篇目16课,该单元所选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是彰显理想光辉和人格的力量。《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这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相一致。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并熟读成诵。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二)能力训练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2.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2(三)德育渗透目标汲取精神养料,体会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读准字音,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精读探究法。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预设学生和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去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一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底色。让我们感受了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先人对儿子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你们知道他是谁吗?1.学生集体回答:诸葛亮。(2分钟)迅速联系现实,把现在人人关心的十九大的精神与课文连接上,便于学生紧扣教育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进行信息筛选整合。3二.进入文本学习。(一)1、抽查3-5个学生对《三国演义》有关诸葛亮的著名故事的学习情况。2、初读课文自主先学:了解文章的有关背景《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2)注意词句停顿。3、学生自由朗读,互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二)深入文本,精读课文,疏通文意(小组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组建探究互助小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2、师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句子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①夫君子之行:②非澹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④淫慢则不能励精:⑤险躁则不能治性:⑥年与时驰:⑦遂成枯落:⑧悲守(一)1.认真看书并回答老师问题,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5分钟)2.听录音,把握生字词,注意词句停顿,体会作者的情感。(3分钟)(二)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组建探究互助小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5分钟)(明确: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生的合作意识。)2、3.老师指导,学生参与,把握、积累重点文言词语。(5分钟)(明确:老师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累文言词语)通过抽查,让学生了解有关《三国演义》有关诸葛亮的著名故事,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通过师生的合作互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特别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对重点词语的理解4穷庐:⑨非学无以广才:4、翻译句子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三、集体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4)按照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4.老师指导,学生参与,把握并理解名言警句。(3分钟)三、学生集体回答,教师补充。(2分钟)(1)学生举手发言(明确: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2)学生默读并探究思考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3分钟)(明确:淡泊、立志、惜时联系实际)(3).按照板书提示分组讨论完成,后总结再板书。((2分钟)明确:{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特别对名句的理解。立德树人,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联系现实,适度向学生渗透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5(5)问题引申: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三)拓展延伸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可结合历史故事,名人名言,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4)背诵原文(5分钟)(5)教师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周围实例及社会贪污腐败现象、“两学一做”精神,自由交流感想。(5分钟)(教师补充: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泊也是一种胸怀,锱铢必较、气量狭窄的人是无法“淡泊”的---利己思想太重的人又怎能奢谈淡泊?淡泊更是一种信仰,公而忘私的人甘于淡泊,敬业奉献的人懂得淡泊,节操高洁的人向往淡泊。淡泊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心态。有所求而亦无所求,淡泊的是最庸俗的功利目的,而追求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纷繁的社会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乐于奉献的人,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辩论,可以集思广益,自己得出结论,并把结论写纸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具体情况,以文中例子引导学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总体要求,需要我们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落到实处。联系现实,适度向学生渗透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6(四)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全文。生。最后把结论展示,老师归纳并补充。(5分钟)(明确:如出自《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是诸葛亮。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释义: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也是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诸葛亮告诫自己孩子的这封信里,留下了许多名句。纵观全篇,可见他着重强调“静”字。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养成定力,有了定力,才能明确志向,安心学习,增长才干。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在不其然间助长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就更需要淡泊名利,涵养心性。以浮躁的心态来为人处世,终将会一事无成。在关注智育目标的同时,更要落实德育领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目标。挖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实施实实在在的德育。一课一“德”,由点及面,久久为功,打牢人才的品德根基。在人的全面发展诸多因素中,德育是首要的、根本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一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底色。传统文化与时代最强音的交响。始终以文本为依托,力避架空分析或者死学课本。7八、板书设计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面)。子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面)。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九、实践反思本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短小精悍,却意蕴深刻,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听读,朗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略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谈教育,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前面几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读与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讨论,有时都没有给学生自己考虑的时间就讨论,这样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时间;3、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对十九大会议精神不了解,故联系起来理解学生有点困难。8
本文标题:诫子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7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