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第三章-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
第三章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高变丽2017.3小刚的故事小刚,13岁,某市城乡结合部外来打工子弟学校四年级的插班学生,家在云南省一个非常偏僻的贫困乡村。读了两年小学,后因成绩不好,也就不上了。随父母打工到城市后,父母把他送到该校插班就读。据班主任反映,小刚的学习明显跟不上其他同学,也不懂拼音,不善表达;虽然能与其他同学和平相处,但比较方被别人;善于计算,很有经济头脑。他每天都会在课余时间外出捡废品旧瓶子卖。由于年纪偏大和自卑心理,小刚在班上朋友很少,越来越少说话,成绩也跟不上其他同学,成为班主任心中的难题。(根据华南农业大学社工专业学生实习案例改写)(1)个人层面。帮他联系老师个别辅导,尽量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差距;通过个案辅导,培养他健康的心智,积极向上的品质。(2)学校层面。尽量避免小刚的角色功能在现有教学体制下可能遭遇的困扰,如担心小刚的成绩影响班级的平均成绩而将其“标签化”或另眼相待,加重其自卑心理。(3)家庭层面。关注和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加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4)社会层面。呼吁社会关注外来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并与所在社区的有关组织、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及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一起,从不同角度给予小刚及其家庭以帮助,创造一个有利于小刚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01020304社会互动模式传统临床模式认为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学生、学校、家长和社区的关系是封闭的,但是却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框架(一)心理分析理论动力的观点看待人的本质,认为在个体的人格内部存在能量转换和交换。以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三个概念解释人的本质,把性本能作为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的基本动力,用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成分的失衡来解释心理疾病的发生机制。(二)自我心理学。安娜,海因兹·哈特曼,埃里克森1、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三个发展阶段:创伤式、內驱力范式、自我范式2、安娜。更加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本我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作用,主张自我约束自我。3、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建立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自我不一定要在本我和超我中成长。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技能可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4、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问题归因学生情绪与心理问题的来源是其家庭,尤其是亲子间的互动问题。焦点不注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区问题,认为学生必须配合和适应学校的条件。(困扰的来源亲子之间与家人之间关系不恰当,产生困扰。)工作焦点社会关系、社会能力失调,情绪失调、情绪困扰的学生。改变或促进个人的学习能力,使其有能力可以控制管理环境中所产生的压力,进而适应环境。目标通过个案工作,使其适应学校生活,发挥社会功能工作者的职责,对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个案服务,与教师和其他学校人员建立专业之间的关系,与社区中的社会机构一起工作,向社区解释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案。帮助学生能有较佳的社会功能和情绪管理,工作者角色倡导者、辩护人、赋权者、教育者、咨询者又称机构变迁模式或社会变迁模式。因应社会急剧的变迁,仅仅将焦点集中于服务对象自身,不能完全有效的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在学校层面有所介入。理论框架两个层面:一是关于学生困扰产生原因的理论,二是关于学校社会工作者介入方法的理论(一)偏差理论。两种解释:1、机会理论的解释。偏差行为的产生是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机会不均等。2、标签理论的解释偏差行为有初级、次级两个阶段。初级——任何直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通常是情景式的,受瞬间刺激时间所激发,一般人都曾犯过。次级——初级偏差行为者被社会赋予某种标签,开始一种自我实现预言式的恶性循环。(二)增权理论。增权的四个层次是个人层次、人际层次、微观的环境及组织层次和宏观的环境或社会政治层次。三个面向包括弱势社群本身。弱势社群所处的社会权力关系、整体社会以及弱势社群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归因此模式认为问题的根源在学校本身负功能的规范与情况,其工作的焦点是学校的环境本身,特别是学校的规范、规定与情况。学校不当的情况造成学生学习不利、行为偏差与学校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目标目标是要改变学校不适当与负功能的规范与情况,因为学校不当的情况是造成学生学习不利、行为偏差与学校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所以其目标体系是整个学校。工作内容努力:第一,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第二,协助有困扰的学生去除被学校教职工强加的标签。第三,倾听学生需求,发现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学校负责人谈判,促进改革,维护学生利益。工作者角色倡导者、辩护人、赋权者、教育者、咨询者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美国,社会工作领域开始广泛采各种理论、方法和技术,行为社会学理论的出现推动了学校社会工作目标和方法的改变,学校社会工作也从临床模式向其他方式转变。理论框架(一)社区工作理论。设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关键是促成对社区的了解和发动社区成员对学校教育以及学生成长事宜的充分参与。五个工作步骤:准备工作(社区分析),建立关系(社区机构、社区重要人士、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社区评估(发现资源、问题,明确服务方向),发展计划(拟定工作方案,划分工作步骤),社区活动(二)沟通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人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社工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完成。问题归因社区与学校未能密切配合,社区居民不了解学校政策,学校人员也不清楚学生所处社会背景。学生所处的社区的经济条件匮乏,社区组织松散,设区功能欠佳,以及学生和学校人员发生冲突。工作焦点:文化失利与被剥削的社区(学区),而该社区里的组成份子有相当多学生的家长,他们对学校不了解与不信任。目标是要发展对社区的了解(居民及社区的情况)与支持,发展学校的方案去帮助贫困与文化失利家庭的学生,因此学校工作的目标体系是社区与学校。工作内容第一,协助学生通过服务社区来促进自我成长,强调学生的自我培养和训练。第二,强化“有需求学生”的管理和引导。第三,联系家长支持学校政策。第四,组织家长参与,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第五,协调社区机构,推行社区教育。工作者角色调停者、倡导者与外展服务者社会互动模式是基于系统理论和互动理论的模式,把焦点放在个人与团体的交互影响方面,这种交互影响也包括个人和他自己的互动。理论框架社会互动模式是基于系统理论和互动理论的模式,把焦点放在个人与团体的交互影响方面,这种交互影响也包括个人和他自己的互动。符号互动论、社会角色论、参照群体论、戏剧论、社会交换论问题归因社会关系不协调,与学校之间的问题,学习环境不良以及变化引发的适应问题,性格心理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学生本身的缺陷工作焦点工作的焦点在于学生与学校间的互动,找出互动过程中的问题,发展彼此互助的系统,去除阻碍彼此互动的障碍目标一是审视与学生个人产生交互作用的领域,以及在学生与学校的互动中找出互动过程的问题,扫除阻碍“学生、家庭、学校、社区”之间互惠互动的障碍,并发展出上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助系统。二是运用专门化的理论,确定各个系统之间“共同的、共享的领域”,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共同利益,来调适学生的困扰问题及其社会化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交互关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适应及发展。工作任务主要是找出案主与其他团体发生互动关系的范围,并经由协调的过程,促使案主所在的社会体系(家庭、学校与社区)为自我满足而展开互惠互助的行动,由此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去协助有困扰的学生,或者去对抗那些影响学生顺利互动的障碍。工作者角色协调者传统临床模式以个别学生、问题学生为工作对象,重点是帮助他们化解情绪困扰,矫正问题行为,优化人际关系。这有助于使学生回归良好的学习状态,恢复社会功能。但它过多侧重于应急、矫治和干预,很少考虑生态系统和社会制度对个人发展的阻碍,而且忽略了学生具有的能力或资源。社区学校模式看到了学校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力,试图通过改变学生家庭、优化社区,改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达到对青少年的促进与帮助。但该模式侧重于外围,忽视了内因。学校变迁模式致力于促成学校生态的优化与完善,促使学校变革制度、转换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其不足在于过多强调内因,忽视了环境的力量。社会互动模式强调个体(学生)与社会互为资源关系,认为学校承担社会责任、消除互动障碍、构建互动机制、实现双向改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其不足在于很少能将整合取向和融通机制变为现实。补充:广域临床模式发轫于20世纪末的广域临床模式属于一种典型的整合融通模式。该模式关注宏观政策对学校工作的影响,主动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是对前四种模式的高度提炼、再构、整合与超越。该模式能够更好地达成微观干预(指向个体的改变)与宏观介入(学校风气与文化的改变)的平衡,因此被视为“21世纪学校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取向”。美国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变迁的启示找准社工与学校利益的结合点A发挥好“第三方”角色,推动学校工作的改进C服务于多样化需求B充分借助政府的引领作用D第四节中国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01以小组工作为介入点02以社区为介入的辅助平台03以个案作为深入的手段04以需要为本的介入取向人际连接性质A青少年对朋辈群体的渴求C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倾向B学校以行政班级为学习单位D小组一、提前策划,活动名称需要吸引儿童青少年眼球每年寒暑假服务,学校社工团队至少提前2个月通过团队例会共同商讨夏令营及冬令营的主题,形式,目标,地点;活动数量、名称及招募人数,宣传方式等,确保可以为学生及家长提供高质量的寒暑假服务。活动取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活动的取名要依据儿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吸引儿童青少年参与。儿童青少年都喜欢有趣、新颖、挑战性、刺激性的东西,因此我们活动的名称会以当下走红的动画片人物、综艺节目游戏、网络游戏等取名,活动内容及目标就依据项目服务设计。比如我们会取名“植物大战僵尸”、“真人CF”、“哆啦A梦时光机”、“都市猎奇”等,活动内容就会以儿童青少年喜欢的游戏比如撕名牌等,或者以一种幽默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语句描述活动内容,这样活动通常会较其他普通的活动吸引到很多的儿童青少年积极报名。二、“菜单预约”,全校发放回执,多方宣传招募夏令营及冬令营活动主题、内容、招募人数、年级限制等确定后,社工会将所有活动、家访及寒暑假活动注意事项,报名回执(回执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报名的活动序号、家长签名、家长联系方式)等用A4纸印刷,全校发放。学生将回执带回家后,与家长商量报名,将回执交回社工室即可。社工室以报名回执为准,实行先到先得,名满为止。同时为确保活动覆盖面足够大,社工室也会限制每个学生的报名活动数量。与此同时,社工也会通过在学校公共区域张贴海报、班主任会议、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社工室、班级Q群、社工室宣传栏等宣传寒暑假服务,扩大社工服务宣传力度。每年寒暑假夏令营服务,社工室每个活动的报名人数都会超过预期人数,一般社工的处理方式有以下:1、依据最初设定,先到先得,名额为主,告知超过预期数额的人名额已经满了;2、活动间进行调整名额,有些活动超额,有些人数不足,可以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参与其他活动;3、有些活动在社工人力、物资及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社工也会依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更多的场次;4、推荐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参与临近社区的夏令营活动。三、招募义工,整合资源,确保活动如质进行学校都是一校一社工,社工的服务力量及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寒暑假服务学校社工一般都是招募学校家长义工、社区义工及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义工协助开展夏令营及冬令营服务,提前召集义工进行开会及培训,依据义工的特长及活动的需要,安排每个活动所需的义工。每次活动开展前,社工也会与义工针对活动的流程、细节进行分工,以便更好合作,促进活动顺利开展。夏令营及冬令营儿童青少年安全最重要,夏令营及冬令营服务若是以户外活动为主,我们会为每个孩子购买短期的意外保险,要求家长接送,准备急救包及常用药品,以此保证儿童青少年安全。每次活动前一天或者两天社工会通
本文标题:第三章-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8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