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质量和密度》导学案
课题第2、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涛审核人:时间20015、9编号006使用人:张涛常少军班级小组姓名长度可以测量,但人生的高度无法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知道体积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使用量筒测量体积。3、知道什么是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什么。重点难点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重点)。2、知道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使用量筒测量体积(难点)。导学过程学法指导学习导航我立本扎根基础:(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你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最多。2、长度单位:3、长度单位的符号:4、长度单位间换算:1km=_____________m;1dm=_______m;1cm=_______m;1mm=_______m;1μm=_____m;1nm=_______m5、光年也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它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1光年=9.46×1015m.=9.46×1013km。(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测量工具你所知道体积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吗?体积的单位:__________;单位的符号:____________;单位换算:__________________。(三)、误差(1)值与值之间的差异就是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的不够精确或测量方法的不够完善;测量人的估计。(3)减小误差的方法:;(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我成长达标应用:环节一、刻度尺的使用:观察刻度尺:零刻线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量程是多少_______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多少_________。(刻度尺使用的注意事项: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例1、小张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如下:①8.2cm、②8.21cm、③8.22cm、④8.32cm、⑤8.20cm。其中记录的数据中属于错误数据的是自主认真研读教材,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完成预习导学中的问题。组内进行积极合作,小组内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选填序号),该物体的长度是cm。例2、用刻度尺测量木箱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5.26c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环节二、学生实验:量筒的使用:(1)观察分度值,它的量程是多少。(2)练习使用量筒,并读出示数。环节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例4.同一长度的5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23mm、25.3mm、其中错误记录的有,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我创新拓展升华:误差是错误吗?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错误和误差的区别:误差不能绝对消除,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也是应该消除的。减小误差的方法:(1);(2);(3)。我自知测评反馈:1、完成下列单位变换:①.1.5×102km=__________cm②.1235mm=__________m2、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①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度:6.3×107______;②一张纸的厚度是:0.7×104______;③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103_______;3、测得某物体长度为18.41dm,其中准确值为_____,估计值为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4、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某物体的长度,三个记录结果分别为13.7厘米;13厘米;13.64厘米,正确的记录结果是__________.5、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A.体温表长度;B.乒乓球的直径;C.课桌高;D.写字台长度.6、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7、关于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B.测量过程中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即使测量工具较为精密,测量过程中也会产生误差。学教反思1、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整理知识结构)组内探讨,交流。(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体会从生活中提炼物理知识和利用物理知识生活中现象)解答提示:首先明确研究的对象是谁,与谁比较,注意相对性自主作答,分级、分层达标,限时完成。课题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涛审核人:时间2015、9编号007使用人:张涛常少军班级小组姓名自然界没有一样东西能保持永久性的。——伽利略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难点:1.密度概念的引入和建立。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导学过程学法指导学习导航我立本扎根基础自学课本第2、1节内容,试试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质量?质量在物理学中用什么字母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怎么换算?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其质量是否改变?4.举出几个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5.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他的使用方法你知道吗?我成长达标应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他们的换算关系是:1t=_____Kg,1Kg=_____g,1g=_____mg。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他的质量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他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4、根据课本插图从上到下认识天平的结构:分度盘、_______、横梁、托盘(两个)、平衡螺母、标尺、_______、底座、砝码、镊子。5、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___处。(2)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使________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盘,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依次添加砝码(左物右码),若不能平衡,则调节___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最终使天平横梁平衡。(4)读:这时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质量。M砝码+M游码=M物体(5)测量结束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整理器材,恢复原状。认真研读教材小组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组内探讨,交流。达标测评我自知测评反馈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2、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ρ铜=8.9g/cm3,ρ铝=2.7g/cm3)3、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相等,这三个球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______球。(ρ铜>ρ铁>ρ铝)4、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用该瓶装密度是0.8g/cm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g.(ρ水=1.0×103kg/m3)5、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自主作答,分级、分层达标,限时完成。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6、如图10-15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7、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密度为,乙球密度,那么它们密度之间的关系是()A.:=3:2B.:=1:2C.:=2:1D.:=2:38、如图10-13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CρBρA,且ρAρ水D.ρCρBρA,且ρAρ水学教反思1、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整理知识结构)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涛审核人:时间2015、9编号008使用人:张涛常少军班级小组姓名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丁肇中学习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导学过程学法指导学习导航我立本扎根基础自主学习教材第6、3节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1、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2、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我成长达标应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学生看课本图11.4—1和11.4—1)(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我创新拓展升华测液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认真研读教材小组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组内探讨,交流。达标测评我自知测评反馈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A.⑤④②③①⑥B.④⑤③②①⑥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l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2)因
本文标题:第二章《质量和密度》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9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