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雷官斌2016.12.28《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玄鸟生秦一飞冲天秦公一号大墓(凤翔、秦景公)墓内186具人殉“黄肠题凑”葬式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史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求贤令》秦公嬴渠梁告天下之士: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厉公、燥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涵关易手。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即位,尝思国耻,悲痛于心。今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探究问题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变法的原因有哪些?1、外因:(1)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2)诸侯轻秦分秦2、内因:(1)秦国长期不振,穷且乱(2)孝公恢复霸业欲望——变法背景——公孙鞅(前390—前338)/卫鞅/商鞅早年为魏宰相公叔痤家臣,痤知其贤,未及进。病重对魏惠王说:鞅少有奇才,可任为相。王既不用,必杀之,勿令出境。前361年,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两次变法(-356、-350),执政约20年,秦国大治,为秦统一六国奠基。商鞅到秦国后,很快得到接见。一见,说“帝道”空话,孝公“时时睡,弗听”。二见,说“王道”大话,不中孝公之意。三见,言“霸道”实话,终感“可与语矣”“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变法强秦,生死相扶粉身碎骨,永不相负《强秦九论》燃起秦国崛起图霸的熊熊烈火其一《田论》,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其二《赋税论》,弃无定旧制,农按亩、工按坊、商按交易纳税。其三《农爵论》,力本业,复其身、获爵;事末利,举以为孥。其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首级数目赐爵。其五《郡县论》,取缔旧封地,设郡县,治权一统。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十户一甲,十户连坐。其七《度量衡论》,长度、重量、容器统一,国府标准校正。其八《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治权,杜绝政出私门。其九《齐俗论》,取缔愚蛮风习、举家同眠、妻妾人殉。探究问题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材料?并概括变法措施。——变法内容——1、经济:2、军事:3、政治:4、文化:5、习俗: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什伍制。郡县制;连坐制。燔诗书明法令。分户析居。军功爵制: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有爵之人,犯法抵罪;宗室贵戚无军功无爵。好战、重战、乐战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若死,我死”。民之见战,如饿狼见肉;闻战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书》山东之士被甲胄以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左携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兵力战于阵,农力耕于田,妇力织于室,人人畏法,个个尊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史记》肯定商鞅之功,此司马迁之罪也。——苏轼探究问题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前338年,商鞅被车裂,结束其惊涛骇浪的一生。积贫积弱合议分秦谈秦色变六国卑秦一代霸主危难国邦如日中天扬眉吐气——变法评价——《诗经·秦风·无衣》10年强国,看经济制度;30年强国,靠社会制度;100年强国,唯有也只有—文化。习近平: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孙皓晖:曾任西大教授,2008年,历时16年《大秦帝国》,河南文艺出版社,6部11卷。
本文标题: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2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