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3)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崩溃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4、发展: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5、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6、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激化了各国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7、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失败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18课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积极:(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局限:未能完全彻底的消除经济危机5、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新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变化)②福利国家的发展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实质: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特点:国家干预盛行:二战结束到20C70s作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战结束到20C70s,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滞胀: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解决滞胀办法:(西方国家普遍抛弃“凯恩斯主义”但不是完全抛弃,而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福利国家的发展目的: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缓和贫富差距,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根本)作用:1、积极作用:稳定社会2、消极作用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②道德危机(“养懒人”的消极作用)三、第三产业的兴起概念:第三产业又被称服务业,是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总称。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四、新经济的出现概况:20C90s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作用:美国90s出现了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内忧外患(1918~1920三年内战)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4.评价:历史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失误: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2.标志:《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3.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③贸易:恢复自由贸易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4.新经济政策“新”含义:一定程度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5.作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指明道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苏联成立和列宁逝世2.表现: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农业:农业集体化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3.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上高度集控4.评价:A、功绩: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也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B、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措施:农业领域(改革重点)(玉米运动);工业领域结果:收效甚微(失败)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失败原因二、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重点放在工业上(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结果:前期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后期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沉重,1975年后经济停滞失败原因: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失败原因);军备竞赛影响经济发展三、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内容1985年首先经济改革(重点: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改变单一公有制1988年转向政治改革(实行多党制,多元化,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结果:导致了苏联的解体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1、含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背景:西欧国家实力削弱;国经济实力膨胀(重要原因)3、基础:美国的怀特计划4、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世界银行(宗旨:前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期全球性发展)5、特征: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6、作用:积极: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恢复和发展了经济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二、国际贸易体系1、特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2、建立:关贸总协定3、概况: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正式机构。4、宗旨: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5、作用:创造了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美国向外扩展经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①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②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作用:标志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欧盟:(1)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3)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同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见课本P1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1)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2)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A、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B、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2、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3、世贸组织的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时间:2001年12月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10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本文标题: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2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