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历史与信息技术整合公开课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第1页共8页教学过程:教师薛明石羡级别(省、市或校级)校级(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例)班级高二(1)班开课时间2014年9月26日星期五上午第4节学科历史课题必修三专题二第1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及其发明、外传情况,能获取与解读信息、史实论证。2.分析“四大发明”传播对西欧产生的影响,史论结合。3.学会从“时代特征”角度概括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深入体验、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材料解释相关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教材分析重点“四大发明”传播对西欧产生的影响。难点从“时代特征”角度概括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教学设计简介设计思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相关内容要求为: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本课在初高中的衔接上,知识方面要变初中阶段的识记为理解;能力方面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提升;情感方面,由感受到内化、力行。至于过程与方法,初中仅仅要求举例,高中要体现探究,在探究中再现历史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丰富学习和研究方法。该节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设计如下:1、第一篇知识奠基:应用表格形式再现初中历史有关“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外传和影响的内容;2、第二篇案例探究:利用奥运开幕式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既能够把相对独立的四大发明有机联系起来,又能够让学生再次感受奥运,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师先以“造纸术”为例讲解,然后让学生利用网络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按兴趣选取一项)的发明过程探究,收集相关史料(文献记载、图片、史家评述等)制作成PPT并请学生代表演示,通过一系列学生演示、学生讨论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引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3、第三篇思维拓展: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设历史新情境、文献史料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史实论证、比较等学科能力以及探索精神。4、【课后探究】——触摸现实:通过探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和以神州系列飞船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差异性,思考其给予我们的启示。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第2页共8页【板书设计】第一篇知识奠基——回首千年辉煌第二篇案例探究——感悟先民智慧第三篇思维拓展——汲取千年精华终篇课后探究——触摸现实导入新课: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有三种发明在世界范围内将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三种发明分别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再加上造纸术,就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教学:第一篇知识奠基——回首千年辉煌应用表格形式再现初中历史有关“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外传和影响的内容,并落实到教材中。项目发明过程外传影响第二篇案例探究——感悟先民智慧一、教师以“造纸术”为例讲解:“中国纸卷”点燃奥运圣火,北京奥运会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见图1、图2),书写历史,传递文明,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图1图2图3图4创设情境一:造纸术的起源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向西:西亚、欧洲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龟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2、13C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向东:朝鲜、日本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第3页共8页通过展示图片“敦煌发现的西汉麻纸书信”(图3)及“蔡伦纪念邮票”(图4:价值千万错版邮票,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造纸术还是不是蔡伦的发明?学生答: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教师引导探索历史真相的方法——采用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1.文献记录的汉代纸“自古书籍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甲骨——竹简——缣帛——蔡侯纸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千年流传至今的造纸技术:2.考古发掘的汉代纸创设情境二:造纸术的外传1、造纸术外传示意图东汉墓葬出土的纸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第4页共8页2、中外书写材料对比图片展示纸莎草纸、羊皮纸、蔡候纸,并利用图表对比三种书写材料的原料、工艺及质量。3、“没有纸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么样。造纸术改变世界面貌。”——美国M·H·哈特思考:如果没有纸,世界会怎样?学生思考并回答: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二、学生案例探究:请学生利用网络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按兴趣选取一项)的发明过程探究,收集相关史料(文献记载、图片、史家评述等)制作成PPT并请学生代表演示。[信息技术整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三篇思维拓展——汲取千年精华创设情境三:“四大发明”的影响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三大发明进行了哪些奋斗?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的最终作用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并概括得出结论:①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②开辟新航路,形成世界市场。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使人们的思想解放。最终作用: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课堂演练]中世纪的西欧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确的是:[C]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欧洲人心灵手巧,能征善战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创设情境四:“四大发明”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第5页共8页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电的利弊》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据材料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中国社会存在着什么问题?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并概括得出结论:问题:当时中国人民愚昧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说明: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创设情境五:造纸术的“困惑”——古代科技的“困惑”材料一:材料二:1876年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赴美国费城参加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世博会机器院,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并概括得出结论:西方,向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迈进;中国,在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中徘徊。材料三:“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时代特征”角度(经济、政治、思想、对外关系四个方面)概括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教师运用图示法对比分析中国科技逐渐走向衰落,西方却不断发展的原因。图示法:世界第一台造纸机(1799年)清代引进设备建立第一个造纸厂(1882年)上海机器造纸局法国人罗勃氏创造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第6页共8页创设情境六:视频——秋雨时分:四大发明太古老了材料一:点击网址:观看节目秋雨时分:四大发明太古老了材料二:一条干涸的河道,应该老是让月光下的荒草幻想着遥远的源头。对源头的最大孝顺,是眼下滔滔不绝的水流。总有很多好心人担忧,中国面向未来就会丢弃传统,着眼创新就会背叛祖先。其实,一群失去现代活力的子孙,连祭拜祖先的台阶都爬不上去。引导学生反思: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胡锦涛【课后探究】——触摸现实★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落后)西方(先进)经济政治思想对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僵化了人们的思想闭关锁国,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经济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积极推行反封建斗争,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强调人文主义,个人价值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福建省厦门第三中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第7页共8页奥运开幕式上曼妙的舞者轻步漫舞,演绎着古代的敦煌飞天。同时也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飞天梦想。经过漫长的准备和等待,这个梦想在现代终于变成了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利用历史资源,进行一次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探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和以神州系列飞船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差异性,思考其给予我们的启示。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不仅注重学生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转变思维方式及对历史的看法,使之由原来的重史实记忆转向重历史事实的原因、结果分析,培养他们理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本设计运用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大量历史图片、名人评述、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史实论证、比较等历史学科能力;在此过程教师留给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节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在学生利用网络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探究,收集相关史料(文献记载、图片、史家评述等)制作成PPT并由学生代表演示,通过一系列学生演示、学生讨论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引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本节课教学设计利用奥运开幕式的图片,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既能够把相对独立的四大发明有机联系起来,又能够让学生再次感受奥运,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教研组教师评价:1.黄老师:今天的课很经典、难忘!收集整合的资料恰如其分的应用,很好地为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所服务,基础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本节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体现了信息技术渗透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在知识的拓展和课堂的延伸中,学生利用网络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探究,收集相关史料制作成PPT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历史与信息技术整合公开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7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