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研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狮子九年制学校樊中平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教材知识整合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研说流程说建议一、说课标课标对九上的具体要求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课程目标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用方程和函数进行描述;掌握圆和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会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能用方程、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在探索圆的性质、图形的旋转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大胆推断和猜想。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人教版九数上(二)、内容标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与代数21.一元二次方程: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检验结果是否合理。22.二次函数:根据具体问题情境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会用描点法画出图像。会根据公式确定图像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与几何23.旋转:通过实例认识旋转;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的性质。能作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24.圆: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会计算弧长及扇形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全面积。25.统计与概率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利用概率能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与综合应用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二、说教材编写特点改进方式体现转变承上启下注重联系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能力(一)、编写特点教材的编写呈阶梯状递进,注重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如:1、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在联系。2、二次函数与前面一次函数以及后面反比例函数的联系。3、旋转与平移,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联系和区别。七年级上册(62)第1章有理数(19)第2章整式的加减(8)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19)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16)七年级下册(62)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4)第6章实数(8)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八年级上册(62)第11章三角形(8)第12章全等三角形(11)第13章轴对称(14)第14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4)第15章分式(15)八年级下册(62)第16章二次根式(9)第17章勾股定理(9)第18章四边形(15)第19章一次函数(17)第20章数据的分析(12)九年级上册(62)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3)第22章二次函数(12)第23章旋转(9)第24章圆(16)第25章概率初步(12)九年级下册(48)第26章反比例函数(8)第27章相似(14)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12)第29章投影与视图(10)7—9年级所有章节统一编号(人教版新教材)概率的学习统计的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3章整式及其加减第4章基本平面图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第6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七年级下册第1章整式的乘除(16)第2章相交线和平行线(8)第3章三角形(12)第4章变量之间的关系(5)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7)第6章频率和概率(8)八年级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第2章实数第3章位置的确定第4章一次函数第5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6章数据的分析第7章证明(一)八年级下册第1章证明(二)第2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3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第4章因式分解第5章分式第6章平行四边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3章相似图形第4章视图和投影第5章反比例函数第6章对概率的进一步研究九年级下册第1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2章二次函数第3章圆第4章统计与概率7—9年级所有章节分年级编号(北师大版教材)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统计与概率进一步认识统计与概率的综合编写特点改进方式体现转变承上启下注重联系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能力(一)、编写特点本册书自始至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概念的产生,从实际需要出发,内容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并注意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编写特点改进方式体现转变承上启下注重联系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能力(一)、编写特点教材在编写上将以前的直接呈现内容改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得出结论后教材予以归纳。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编写特点改进方式体现转变承上启下注重联系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能力(一)、编写特点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经验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一个是消元、一个是降次;体现了化归和转化思想。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既体现了方程思想也体现了建模思想。函数及其图像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九年级上册(二)、教材编写体例章首图与引言主课题单元小结和复习题习题栏目正文正文边白利用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感知单元知识各栏目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技能知识要点和精华,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复习题分类练习,综合应用。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有助于理解正文的问题(三)、内容结构九年级上册内容结构21一元二次方程22二次函数24圆23旋转25概率初步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定义)0(02acbxax直接开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的形式或化成022ppnmxpx042400222acbaacbbxacbxax的求根公式是一元二次方程acxxabxx2121提公因式十字相乘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增长率问题、利润问题、图形面积问题、加速减速问题内容结构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与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定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根据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飞行问题、利润问题、面积问题、桥洞问题等内容结构解析式及图像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增减性、最值旋转图形的旋转中心对称课题学习特征中心对称图形关于中心对称内容结构要素旋转1800后与其自身重合(一个图形)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基本图形坐标关于原点对称对称中心是对称点连线的中点两图形全等旋转1800后与另一图形重合(两个图形)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图案设计圆概念和性质位置关系弧长与扇形面积内容结构垂径定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定理基本概念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圆外圆上圆内相切相交相离切线长定理切线的性质.判定外切内切外离内含相离相切相交等分圆周正多边形计算中心角、边心距、半径(解直角三角形)圆锥侧面积与全面积180nRl2360nRslRs21)lrrSrlS(ππ全母侧概率初步随机事件与概率列举法求概率内容结构三种事件在大量重复的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nm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需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树状图(三步以上)列表法(两步)简单列举(四)、知识整合数与代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反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转化消元降次定义解法应用概念图像性质应用函数方程根的情况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两个△0两个一个△=0一个无△0无(x,y)平移后(x±a,y±b)中心对称旋转知识整合九年级上册轴对称定义定义对称轴对称中心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点P(x,y)关于x轴对称点P1(x,-y)点P(x,y)关于y轴对称点P2(-x,y)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点P,(-x,-y)七平移九旋转平移前后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点坐标的变化规律一条直线对称点连线的中点旋转前后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圆的知识整合三角形多边形综合应用1、内切圆和外接圆2、直角三角形3、全等与相似1、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2、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周长1、垂径定理与赵州桥、水位问题2、直线与圆的位置(触礁问题)3、与二次函数综合应用(数形结合)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内心外心证明圆切线见直径:想直角见切线见切线、连半径、得垂直有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没有公共点:作垂直、证半径垂径定理弧、弦中点:与圆心相连等弧等弦等角三个量关系定理有内心:想角平分线切线性质九年级上册圆思维方法整合三、说建议尊重差异满足多样化需要注重联系经历知识的形成渗透思想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发挥现代科技教学功能先学后教重视探究(一)、教学建议作为教师一定要坚持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通过课题学习的内容,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类比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对于学困生多鼓励表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拓展题,发展数学才能。教学中要适当使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图形的转化、数形的结合以及更好地体会事件发生概率的意义。评价建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实施与反馈二、评价建议遵循课程标准,关注三个维度。保证评价标准具体清晰、有针对性。注意点如下:关注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恰当评价学生的推理水平。评价建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实施与反馈二、评价建议知识技能:1、作业批改2、课堂表现3、纸笔测验情感态度:1、自我评价2、小组评价3、老师评价过程方法:1、课堂表现2、活动表现3、责任意识评价建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实施与反馈二、评价建议评价实施与反馈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要真挚而诚恳。让学生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2、评价要尊重学生,我们可将批评有效融入表扬中,在表扬中警示学生。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注意抓住评价的时机,该及时鼓励的就毫不迟疑,不宜立即评判的就不能过早定论。教师自身特长教学反思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外自制教具模型图书馆以及家庭教育教材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兴趣小组现代科技查阅资料多媒体教学探究、思考等辅助栏目选学栏目和数学活动以上是我对本册书课标、教材、及教学建议的一点拙见,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研课标说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8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