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摘要:近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我国掀起了一阵热潮,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鸣。本文主要谈及一些主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在中国的表征以及国内学界对此的主要争论。“日常生活审美化”按照时兴的说法是,“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它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最大的冲击是消解了审美、文艺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在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审美活动场所,它借助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普及化、‘民主化’了,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1】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消费主义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theaestheticizationofeverydaylife)命题引介到中国,至今已历十数载。①尽管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而发生的各种争论此起彼伏,一些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或不置可否,但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明显的消费主义文化表征和审美泛化的事实,却也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现实层面上日趋澄明,因而讨论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国内学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资源主要是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和韦尔施的《重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aestheticizationofeveryday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间隔,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一、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英国学者费瑟斯通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提出者,在其代表性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他着重从三个维度来谈论“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以“一战”以来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等艺术类亚文化为代表。这些艺术流派宣称艺术无处不在,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或审美的对象,从而试图彻底打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艺术的“灵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就是这类艺术理念的完美注脚。其次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品的谋划。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原有界限,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都努力追求风格化效果,张扬艺术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种艺术化生活方式的建构,往前可追溯至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者瓦尔特·佩特、王尔德,以及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世纪之交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等。他们都崇尚把艺术因素融入生活,喜欢即时性体验,追求新品味、新感觉的实现,努力将自我塑造成一种审美化的存在。第三是指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其使用价值,上升为商品的主导性价值;而商品符号价值的塑造,绝大多数源于广告等大众传媒所制造、宣传的极具诱惑力的影像。影像的虚拟性与仿真性极易抹平其与现实的差别,导致现实的非现实化和幻觉化。【2】“日常生活审美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指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世俗化、大众化;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将美的标准引入到日常生活领域,并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化改造。二者既相互联系,构成当代审美泛化的两个双重逆向运动过程,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后者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3】具体来说,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就是指审美活动越来越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过去面向特定阶层,在特定场合展示的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欣赏变得普及化、通行化。艺术通过文化产业如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消费品的一种。精英文化走出象牙塔,通过贸易手段融合为通俗文化,进入平常百姓家。这就是费瑟斯通所说的“击碎艺术的神圣光环,并挑战艺术作品在博物馆和学术界中受人尊敬的地位”。也是杰姆逊所说的,“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间隔正在消失,商品化进进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Featherstone,p.65-72),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精致化。【4】首都师大的陶东风先生曾说过“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日常生活正愈加审美化,如广告文案写作和流行歌曲创作中广泛引入文学的诗化语言,笔记本、纸巾等日常消费品的包装上印刷了一些精美的绘画作品,房屋、汽车等的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艺术化、品味化的审美诉求。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审美要素越来越多。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诉求愈发审美化、艺术化。在当今审美体验至上的大审美经济时代,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现在人们花钱,已不单单是购买物质生活必需品,而是越来越多的购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氛围,购买一句话,购买一个符号(名牌就是符号)。【5】鲍德里亚在探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时提出了“超美学”的概念。所谓“超美学”,指的是“美学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其自主性及非凡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中国表征及其现实基础依照费瑟斯通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蕴阐释,反观当下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现实,不难发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然不是一种西方消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至少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一些消费文化发达的中国都市已属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全面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大步跨入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商业文化逻辑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益扩张,以及经济法则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使得文化日益转变为工业产品的一种。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大众传媒的广泛介入,则使得艺术形态更趋多元并由个人手工操作转向可机械复制的批量化生产。由此,“本雅明所谓传统艺术的‘灵韵’渐趋消逝,艺术的精神膜拜价值日渐被展示价值和消费价值所取代。”在此情形下,艺术表现出大众化、世俗化和生活化趋向,尤其是达达、波普、装置、行为、偶发等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被大范围引介至中国,使得日常生活直接进入艺术的可能性与日俱增。随着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同样经历了与西方发达社会类似的审美文化世俗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愈加明显。伴随中国社会文化快速转型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资本在城市发展策略中所占比例愈来愈重。越来越多的艺术元素、时尚、设计与文化影像不仅融入商品生产与包装,而且被整合进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会所、文化主题乐园以及城市建筑。随着人们消费欲望的膨胀和审美欲求的不断扩大,审美突破了艺术的藩篱而呈现世俗化的态势,更多融入商品消费或感官享乐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近十几年来,在中国许多大城市或自发或有规划地出现了一些类似纽约SOHO区、洛杉矶伯格芒区的艺术集聚区,如北京的“798”、“宋庄”,上海的M50,深圳的大芬村、创库,成都的浓园;等等。随着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与经济资本的大量注入,正在完成由艺术中心向文化消费中心的身份转变。尤其是2011年以来,全国公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陆续免费开放,更令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独享的奢侈品,而是可以随时欣赏的大众文化消费品。更为关键的是,当下中国大城市中同样不乏费瑟斯通所谓的“新型文化媒介人”(韦尔施称为“美学人”、布迪厄称为“新型知识分子”)这一族群。他们大多供职于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或部门,如文化艺术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网络信息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娱乐业、会展业、咨询业等,并主要从事符号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他们不仅是艺术化生活的身体力行者,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媒介人,不断参与着时尚、品味、生活方式的打造和传播,扮演着公众在日常生活与身体美化方面的引导者、规范者角色。借助于这一族群的文化中介功能,有效推动了艺术的普及化、民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程。可见,当下中国确已具备催生“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新型美学现实与生活趋向的必要因素,它们构成了在当下中国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言说场域。因此,尽管中国消费文化的发展程度较之西方仍有一定差距,但这种程度差异终究不应成为人们否认日益明显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景观的充分理由。三、国内学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要争论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新题目在我国引起激烈的争论,形成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重视(并不意味着价值认同)和积极探究我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被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论者或倡导者;另一种观点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出强烈的质疑和反对。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者对西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目前状况的评定,它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适用?反对者断然否定日常生活审美适用于当下的中国,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古时候,中国的士宦之家。衣美裘,吃美食,盖屋子要有后花园,工作之余琴、棋、书、画不离手等等,这不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吗?”确实,衣美裘、住华屋是一种审美化现象。审美化要素存在于现实日常生活并非现在才有的,而是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的彩陶、骨头饰品等开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便已经有审美元素的存在。但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和此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出现的语境经历了一百多年,它不同于以往的局部的审美化,而成为覆盖整个社会文化层面的现象。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适用于中国的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和西方社会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日常生活审美化这种论断在中国没有普遍意义。此种观点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未必是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而只是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变种。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不具有普遍性。实际上,韦尔施指出的审美大勃兴的现象在我国明显地存在着。【6】琳琅满目的商品、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消费环境、娱乐环境不断地被审美化。我们应当分清富人们的消费主义倾向和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物质产品时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的区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广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更加重视商品的审美价值、符号价值,而非传统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事实上,我国的广大消费者已经受到经济审美化的影响,并且享受到经济审美化的成果。【7】结束语:总之,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它都已经客观的在我国存在着了,并且趋势还在继续加强。因而我们应当正视当代中国出现的这一新的审美文化现象,积极研究和讨论,把美学的观照对象指向更加广泛的当代文化领域,提升自身的社会化效力包括现实文化的批评功能,真正建立起美学与人的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并积极参与当代生活的美学价值建构。注释:①周宪在“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10(2001)]中认为,消费社会时代“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其显著的特征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美化,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而陶东风则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1(2002)]中强调,今天的审美活动已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范围,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文艺学必须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调整和拓宽自己的对象与方法。参考文献:【1】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第9页。【2】王德胜、李雷:《“日
本文标题: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0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