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功能障碍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功能障碍研究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学号2006417008姓名李艳菊指导教师范宁装订线2010年5月1日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功能障碍研究摘要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社会刺激,也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工具和具有适用价值的情绪调节工具。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一些特殊的损伤,他们在面部表情识别上存在着障碍。国内已有关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功能障碍的研究,但还没有补充女性被试。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功能特征及与其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识别面部表情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都要差于正常组女性;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识别面部表情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与临床症状无关;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识别不同性质的表情时不存在差异;另外,其识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与病程无关,而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相信本研究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研究及社会心理康复治疗方案提供行为学研究依据。关键词:面部表情识别;精神分裂症;女性AstudyofdiscernmentdysfunctioninfacialexpressioninfemaleschizophreniaABSRTACTFacialexpressionisakindofimportantsocialstimulusinhumaninteractions,itisalsooneparticularcommunicationwayandemotion-regulationwaywithadaptivevalue.Duetosomespecialinjury,Schizophreniahasobstaclesinfacialexpressionrecognition.ThereareseveralstudiesofdiscernmentdysfunctioninfacialexpressioninmaleschizophreniainChina,lackoffemale.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characteristicsofdiscernmentfunctioninfacialexpressionandclinicalsymptomsinfemaleschizophrenia.Theresultsofthisstudyshow:thefemaleschizophreniahadaprolongedresponsetimeindiscriminatingvariousfacialexpressionsdegree;tofemaleschizophrenia,themaineffectsofclinicalsymptomsandEmotiontypearenotsignificant;andtheirabilitiestorecognizefacialexpression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yearsofeducation,didnotshowassociationwithdurationofillness.Ibelievethisresearchwillhaveagreathelptostudycognitiveimpairmentandpsychosocialrehabilitation.Keywords:discernmentfunctioninfacialexpression;schizophrenia;female目录一引言自古以来,面部表情一直是神话、小说、艺术和宗教描绘的重要内容,面具是人们对于面部表情的的古老表达,是一种横遍全球纵观古今的重要文化现象,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为学术界所重视。面部表情也是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对象。对于面部表情的研究始于19世纪,达尔文最先在他的著名论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TheExpressionofEmotionsinAnimalsandMen,1872)》中从进化论的角度对面部表情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此后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面部表情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此起彼伏、异彩纷呈。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和研究手段的改进,人们对于面部表情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近些年来,研究者的目光渐渐移到一些特殊人群对于表情的识别上,比如,自闭症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等精神疾病人群。由于他们存在社会认知方面的缺陷,使得他们在识别面部表情上出现了障碍,这引起了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关注和研究。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它的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都很高。同时,由于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明显变化,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和物理方法迅速更新,但对于患者来说,消除临床症状是很重要的,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快的融入正常社会生活同样不可忽视。面部表情是人际互动中重要的社会刺激,也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工具和具有适应价值的情绪调节工具。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理解他人所要传递的信息才能给予适当的反馈,才能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因此,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二文献综述1面部表情1.1面部表情的研究历史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是由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而构成的活动模式,借助它,个体可以产生各种面部表情。人的面部有80块肌肉,这些肌肉的组合,可构成不同的表情模式。面部表情的研究始于19世纪,达尔文最先指出,人类表情和动物表情有着一定的连续性,它们是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具有适应性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汤姆金斯(Tomkins)和伊扎德(Izard)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关于表情的学说。从情绪的分化观出发,十分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人类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而且先天的面部表情参与到情绪发生的整个机制之中,面部运动的感觉反馈激活情绪体验。伊扎德详细阐述了这一过程,描述了外界刺激事件引起感觉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兴奋,激活在下丘脑或杏仁核内贮存的先天情绪模式,从而在面孔上显露为一种具体情绪的表情。这一表情活动向脑内的感觉反馈引起皮层的整合活动,从而产生情绪体验。这就是表情的面部反馈功能。为了对情绪进行解释,伊扎德等人(1979,1980)提出了两个互为补充的的测量系统,即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简称MAX)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简称AFFEX)。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是为保证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微观分析系统,它以面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是用以测量区域性的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示。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是保证有效性的客观分析系统,它提供的是关于面部表情模式的总概貌。[1]艾克曼提出不同文化的面部表情都有共通性,他发现某些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的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很雷同。因此,艾克曼和他的研究伙伴较早地对脸部肌肉群的运动及其对表情的控制作用做了深入研究,开发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ActionCodingSystem,FACS)来描述面部表情。迄今为止,它是最为详尽、最为精细的面部表情测量技术。艾克曼等根据人脸的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U),并分析了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他们在人的脸上发现43种动作单元,每一种都由一块或者好几块肌肉的运动构成,各种动作单元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并给出了大量的照片说明。[2]在西方,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研究工作者也开始更多的涉足这个领域。1987年,孟昭兰教授对“为什么面部表情可以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做了详尽的论述。后来,研究人员对婴幼儿、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1.2面部表情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关于面部表情加工的神经机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Clark(1997)研究发现,面孔识别的脑区主要分布在腹侧颞叶和枕叶皮层。Ishai(2000)用fMRI研究发现,面孔加工与外侧纹状皮层的活动相关。Nakamura(2000)用PET研究则发现,面孔选择反应和右侧颞叶皮层活动有关。当前,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情绪面孔的加工是大脑皮层和皮下协同活动的结果。如AdolphsR(2002)在一篇关于加工脑结构研究的综述中指出,涉及到面孔加工的三大脑区主要集中在负责面孔移动和注视加工的脑结构STS(superiortemporalsulcus,颞上沟),负责面孔觉察和辨认的脑区FFA(FusiformFaceArea,梭状回面孔识别区),负责表情加工,尤其是害怕情绪加工的脑区杏仁核(amygdala)。具体地说,与面部表情识别更直接相关的主要脑区是STS和amygdala,STS脑区的活动影响到面孔移动的觉察、眼睛注视、语言、面部表情和意图;amygdala负责情绪学习、情绪记忆和各种社会信息:包括物体和面孔视觉输入的加工,尤其与害怕表情的识别相关,所以,有关面部表情识别的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杏仁核上。[3]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它的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都很高,根据WHO的报告,在统计了从1946-1992年全世界各国的报告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为0.07‰至0.52‰,平均为0.24‰,患病率为0.9‰至17.4‰,平均为5.8‰。若以世界人口50亿计,则全世界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达2900万。在美国精神分裂症的致残率为50%,占到了全部残疾人的10%。[4]近年来,由于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明显变化,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率已经成为世界卫生关注的焦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语言、社会交往、思维和情感各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损伤。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大脑的永久性损伤,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作为一组疾病,它的存在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久远,但它真正为人们认识并加以科学的研究只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直到19世纪前叶才开始从临床学出发对精神病进行描述,而“精神分裂症”这一概念的提出则到了1908年,这主要归功于3位精神病学家:EmilKraepelin(1856-1926),EugenBleuler(1857-1939)和KurtSchneider(1887-1967)。我国精神病学家沈渔邨在2001年主编的《精神病学(第五版)》中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目前,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为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两类,进而将精神分裂症分为Ⅰ型精神分裂症和Ⅱ型精神分裂症。Ⅰ型是阳性症状亚型,其原发症状是幻觉和妄想,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脑内生物化学机制过程的失衡,如多巴胺2受体功能的亢进;而Ⅱ型是阴性症状亚型,其原发症状是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此亚型患者的脑CT显示其有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等症候,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脑结构异常[5]。最近几十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研究已经有很大进展,但尚不能明确识别精神分裂症特异性的病因学及病变过程。目前,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假说主要有两种:一是神经发育异常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脑发育早期的损害。1997年Stefan和Murray[6],做了一个详细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海马、额叶皮层、扣带回和内嗅脑皮层有细胞结构的紊乱但不伴有胶质细胞的增生,推测是在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移行异位或分化障碍造成。破坏了皮层联络的正常模式,从而提出了该假说。LaMantia等认为精神分裂症中可能存在2个
本文标题: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功能障碍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5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