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后危机背景下先导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后危机背景下先导产业发展路径探析【原文出处】中国软科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911【原刊页号】19~24【分类号】F3【分类名】产业经济【复印期号】201004【英文标题】AnAnalysisoftheDevelopmentPathofAdvancedIndustriesundertheBackgroundofPostFinancialCrisis【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软科学:构筑中国先导产业示范区——滨海新区产业蛙跳支撑平台战略研究(编号:2007GXS3B063)及国务院委托课题: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经济政策研究(编号:1760900020)部分成果。【作者】许正中/高常水【作者简介】许正中(1967-),男,河南孟州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体组首席管理专家,研究方向:经济风险、新技术产业化,天津300072;高常水,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北京100089【内容提要】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引领新一轮经济的产业——先导产业是将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就业危机等诸多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有机结合点,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最佳路径。中国政府应该从以往汲取教训,着力发展先导产业,打造以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就业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模式,构筑先导产业示范区,培育和激励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传统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转型。【摘要题】产业发展【英文摘要】Astheworldentersthepost-financial-crisisera,theadvancedindustriesthatguidetheNewEconomywillbethebondingpointwhichtransformsthepressuressuchasFinancialCrisis,EconomicTransitionandEmploymentCrisisintothedrivingforceforeconomicgrowth,anditisalsothebestwayforsolvingthecurrentpredicament.TheChineseGovernmentshoulddrawthelessonsfromthepreviousmistakes,focusondevelopingtheadvancedindustries,createtheindustrialmodebasedontheEcologicalEconomy,KnowledgeeconomyandEmploymentEconomy,establishthedemonstrationzonesforadvancedindustries,cultivateandstimulatetheneweconomicgrowthpointandlatelyleadthetransitionfromtraditionaleconomicpatterntoneweconomy.【关键词】先导产业/经济增长/先导产业示范区advancedindustries/economicgrowth/advancedindustrialdistrict【正文】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9)11-0019-06一、概述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认为,技术创新带动了世界经济从一个周期的衰落走向下一周期的繁荣;而从金融工业化阶段的世界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同时酝酿着一次新的技术创新的浪潮,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形成一批新兴产业[1]。经济危机往往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的“助推器”,这被证明是一个历史规律。1857年爆发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之后第一次带有世界意义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在美、英及欧洲大陆引发此起彼伏的破产浪潮,但在之后10余年,产生以电气为主导产业的经济跃升。日本二战后抓住了产业立国的机遇,充分利用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低迷之时,美国以网络和IT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带动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让世界经济走出了滞胀,进入了繁荣[2-3]。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进入知识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期。由此可知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我们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才能真正走出危机。另一方面,就业经济以创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成为比传统经济更优越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小创业型企业日益取代大企业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源。Audretsch对OECD国家的统计分析表明:那些拥有较少中小企业和创业活动较少的国家具有较低的增长率和较高的失业率[4];Davis,Haltiwanger,andSchuh的研究发现,尽管大企业创造了53%的新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也消减了56%的就业岗位[5]。Baldwin和Picot通过对加拿大的新创企业和小企业的研究,通过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创新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又能提供高薪,拉动消费[6]。Robson和Gallagher的研究表明,1971-1981年,英国约1/3的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于20多名员工的企业[7]。BaljeandWaasdorp的研究显示,荷兰新创立企业和高速增长公司创造了1994-1998年间80%的新工作[8]。这些研究都一致表明创新创业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源动力。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型创业型企业,探索以创新、创业为内生源动力的就业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成功转型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产业变革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六十多年来依托传统能源发展,造成世界气候逐渐恶化,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多。环境问题成为对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严重挑战。如果沿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气候进一步恶化。与一般的环境污染物不同,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强的越界污染性,任何国家都无法借用以往转移生产的方式来自我局部解决[9]。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硬约束,调整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向社会和谐、生态平衡要求的先导产业转型势在必行[10]。世界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这些计划不约而同地大力发展先导产业。处于危机中心的先发国家正掀起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从现状看,金融业、房地产业不可能再次成为先发国家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先发国家必须寻找一个新的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围绕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就业危机、气候变化危机所形成的产业群最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繁荣的支撑点[11]。而先导产业就是解决诸多危机问题的共同钥匙。因此,先发国家要在新产业发展上重新领导世界,要通过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方式再造经济奇迹,占领未来世界经济的制高点。二、先导产业的价值取向、内涵及发展路径(一)先导产业的内涵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后危机时代的先导产业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发展低碳产业、环保产业、绿色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战略型产业,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新的经济模式与产业模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就业经济为基础,是能提供就业岗位的新型产业和商业模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高科技、新创意的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形成以创业带动大量的就业的发展模式。(二)先导产业的价值取向先导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实质是以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和就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解决经济转型、追求绿色GDP、能源与气候变化、全球就业危机等问题的路径。先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同时,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促进社会充分就业,追求人的发展与社会及自然的发展相互和谐,是社会和谐和生态平衡的结合。(三)先导产业的发展路径先导产业的发展路径是消除由于过度消耗资源和有害排放所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对立,形成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前提下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创意对传统产业实施重塑和变革,减少消耗降低排放,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本身,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解决了当前的就业危机,同时又可以实现低物质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绿色增长。从短期来看,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从长期来看,降低对于传统生产模式的依赖,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三、先发国家抢滩先导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鉴于先导产业可以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在未来先导产业将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先发国家在处理危机之际,已经启动了以先导产业为主导的跨越式、跨产业的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已将先导产业作为其经济复兴的核心。先发国家的这一轮产业变革意在重组全球战略力量,从现在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安全危机中解脱出来,将自己重新送达新的世界经济制高点;使全球其他国家自动转换到比他们低得多的全球经济的等级结构之中,形成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图1先导产业发展模式框架(一)美国大力开发新能源产业美国政府将通过投入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产业开发,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对电网改造投入110亿美元;对先进电池技术投入20亿美元;使节约的能源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进口量;对住房的季节适应性改造投入50亿美元;到2015年新增100万辆油电混合动力车;保证美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到2012年占美国发电总量的10%,到2025年占25%。促使政府和私人行业大举投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减少石油消费量;同时大量投资风能、新型沙漠太阳能阵列,将美国变为新能源发展和应用中心。应该看到,在克服经济危机的进程中,奥巴马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及其相关产品,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并形成商业价值,新能源产业将成为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美国经济将再次焕发活力,保持其全球“火车头”的地位。(二)欧盟诸国着力发展低碳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英国能源与环境变化部2009年6月发表的题为《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报告称,低碳经济对英国和全世界都有益处。在英国,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能创造超过1000亿英镑的产值,并为8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已经成为英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2009年度的财政预算中,英国政府在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中额外追加了104亿英镑以促进其发展。德国2008年6月出台了生态工业政策,成为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质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措施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比利时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生产领域的佼佼者,如Electrawinds风能发电公司、Thenergo生物燃料公司、OWS沼气公司、Enfinity太阳能公司和Waterleau水净化再生能源公司等,在2008年产值增幅从50%到500%不等。……显然,发展先导产业已经成为欧盟国家克服金融危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取向[12]。(三)日本的绿色经济和韩国的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日本政府2009年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彰显日本先导产业经济发展战略。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大力发展日本的低碳产业,尤其是能源和环境技术开发上,正是希望以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韩国政府认为扶植新兴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是克服危机的关键,提出了低碳绿色增长的战略。韩国判断,“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将成为支撑、引导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动力”,新再生能源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效果大约是传统制造业的两三倍。韩国要通过绿色增长为下一代创造10年、20年的生计。韩国出台的380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有80%的资金用于实现绿色增长,先导产业在未来四年里将为韩国创造近100万个就业机会。日本和韩国的新政策的提出和实施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权宜之计
本文标题:后危机背景下先导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