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十一章--总集与别集(杜泽逊版)
第十一章总集与别集一、总集总集,指多位作家诗文词曲之汇集。总集可单收一种文体,如《全汉赋》、《全宋词》。亦可兼收多种文体,如《昭明文选》。可以一朝一代之作为限,如《金文最》。亦可兼收历代,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或以一地、一家为准,如《昆山杂咏》、《窦氏联珠集》。或以某一流派文体为界,如《瀛奎律髓》。其文人雅集唱和之作,如《西昆酬唱集》,书画古迹题咏之辞,如康熙敕辑《历代题画诗类》,亦在此列。总集之存于今者以《诗经》为最早,再下《楚辞》,再下《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唐宋以下存者渐多,至今层出不穷。自编辑方法而论,则可分选集、全集两大类。(一)选集举要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诸子兴于战国,文集盛于二汉,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其美者足以叙情志、敦风俗。其弊者只以烦简牍、疲后生。往者既积,来者未已,翘足志学,白首不遍。或昔之所重今反轻,今之所重古之所贱。嗟我后生、博达之士,有能品藻异同,删整芜秽,使卷无瑕玷,览无遗功,可谓学矣。”《隋书·经籍志》总集类小序云:“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擿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以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文章流别集》)。”1、《文选》三十卷,梁昭明太子萧统编。又名《昭明文选》。唐李善注本每卷析为二,共六十卷。共选录东周至梁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另有少数佚名者)的诗文752篇。其中诗歌434,辞赋99,杂文219。全书分38类: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选录标准,萧统在序中归纳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唐朝李善《文选注》最受重视,引书1689种,另引用旧注29种,除对《文选》的阅读理解起到很大作用外,也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唐代另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注,称“五臣注”。宋人与李善注合刻,成为“六臣注”本。2、《玉台新咏》十卷,南朝陈徐陵编。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三:“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好作艳诗,境内化之,浸以成俗,谓之宫体。晚年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撰《玉台集》以大其体。”卷一至八是汉至梁五言诗,卷九为歌行,卷十为五言二韵诗,即古绝句。宋刻本一种有690首(内二首佚),另一种769首。清吴兆宜笺注本869首,比较通行。3、《文苑英华》一千卷,宋太平兴国七年李昉等奉敕编。雍熙四年书成。为宋四大书之一。《昭明文选》止于梁初,此集则起于梁末,是接续《文选》之作,但唐人诗文占十之九。分为55类,较《文选》38类更细。全书录梁末至晚唐五代2200余家诗文近2万篇。4、《乐府诗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编。是集收汉魏至隋唐乐府诗,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分十二大类,各类又分若干小类。“其解题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四库提要》)。是研究汉魏六朝隋唐乐府文学的最基本的文献。5、《古文辞类纂》七十五卷,清姚鼐编。录战国至清初文章700篇,分十三类: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各类前有论说,探讨文体流变,评论得失。体现了桐城派古文主张。有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6、其他《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编。书分16类,沿《文选》分体之例。一向被认为是唐文选本中的善本。《宋文鉴》一百五十卷,南宋吕祖谦奉敕编。收北宋诗文,分六十一类。《宋诗钞》,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管庭芬、蒋光煦补。《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金元好问编。《元文类》七十卷,元苏天爵编。《元诗选》,清顾嗣立编。《元曲选》,明臧懋循编。共收元杂剧十集100种。《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清黄宗羲编。《列朝诗集》八十一卷,清钱谦益编。《明诗综》一百卷,清朱彝尊编。《词综》三十六卷,朱彝尊、汪森编。《晚晴簃诗汇》二百卷,民国徐世昌辑。《全清词钞》四十卷,叶恭绰编。(二)全集举要全集,旨在网罗一代诗文之全,零句残篇,蒐剔不遗余力。供学者研究查检之用。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七百四十六卷,清严可均编。此集收上古至隋朝文3400多家,依时代分为十五集,作者依时代先后排列,各系小传,所有文章均注出处,间有考证校订按语。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百三十五卷,逯钦立辑。本集收入上古至隋朝的歌诗谣谚,每人系小传,每诗注出处,并校出异文,考订真伪,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唐以前诗歌总集。此前,明代冯惟讷辑有《诗纪》,网罗虽富,而鉴别未精。近人丁福保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不收先秦歌谣,而且各诗不注出处,非完备之作。3、《全唐诗》九百卷,清康熙敕编。此集据季振宜《全唐诗》、胡震亨《唐音统签》重编增辑而成。由曹寅任校阅刊刻官,彭定求等十人任校对。全书收唐五代诗人2200余人,诗作48900多首,附有唐五代词。每人有小传,但诗作不注出处。清乾隆中日本学者上毛河世宁辑《全唐诗逸》三卷,补120多家诗。近人王重民有《补全唐诗》、孙望有《全唐诗补逸》、童养年有《全唐诗续补遗》,共得诗近2000首,中华书局于1982年编为《全唐诗外编》二册出版。后陈尚君又对《外编》进行校订,并续辑《全唐诗续拾》六十卷,得4300余首。于是合《外编》、《续拾》为《全唐诗补编》,199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4、《全唐文》一千卷,清董诰等奉敕编。嘉庆十三年至十九年编成。收唐五代文,共3042人18488篇,由两淮盐政刊刻。体例悉依《全唐诗》,人系小传。补遗之作有清陆心源《唐文拾遗》七十二卷,收文3000篇。《唐文续拾》十六卷,收文310篇。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亦可视为《全唐文》补编。考证之作有清劳格《读全唐文札记》、《札记续补》共130条。近人岑仲勉《读全唐文札记》310条。5、《全宋文》,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巴蜀书社。全书收作者万余人,文十万余篇。6、《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傅璇琮、孙钦善、倪其心等主编。全书72册,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齐。初步统计收作者9079人,诗247183首,残诗5983句(联),存目323首(句)。7、《全宋词》,唐圭璋编。王仲闻(学初)校订增补。8、《全辽文》十三卷,陈述撰。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收辽文800余篇。9、《金文最》一百二十卷,清张金吾编。本书收有金一代作家458人,文1800余篇。书成于道光二年,分体编次,凡42类120卷。清光绪八年粤雅堂初刻。1990年中华书局据以校点排印,附作者篇目索引。10、《全金诗》七十四卷,清郭元釪编。是集收358人5544首诗。此据元好问《中州集》增订而成,作者视旧两倍,诗作视旧三倍。11、《全元文》,李修生主编。199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开始排印出版,现已出15册。12、《全元散曲》,隋树森编。收213家,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1964年中华书局排印本。13、《全元戏曲》,王季思主编。收元代杂剧及南戏。作者有小传,剧目有说明,各剧有校勘记。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4、《全金元词》,唐圭璋辑。收金元词282家7293首。其中金词70家3572首,元词212家3721首。引书200余种。197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15、《全明散曲》,谢伯阳编。1994年齐鲁书社排印本。共收明代406家,小令10606首、套数2064篇。16、《全清散曲》,凌景埏、谢伯阳编。342家,小令3214首,套数1166篇。1985年齐鲁书社排印本。总集可分为通代与断代两大类,两类又各分为全集和选集两类,全集多为单体,如《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全唐文》、《全汉赋》,其编排体例是以作家为纲、按作家时代先后顺序排列;选集有多体(如《文选》)和单体(如《元诗选》),多体的综合性选集一般都沿《文选》体例,以文体为纲,每一文体内的作品又以作家时代先后为序;单体的选集或以作家为纲,如《元诗选》等,或以文体为纲,作家为纬,如《元文类》等。二、别集汇集一人多种文体或一种文体为一集者,称为别集。起源较总集为晚,具体时限亦有异说。《隋书·经籍志·别集类小序》云:别集之名,盖汉东京之所创也。自灵均已降,属文之士众矣,然其志向不同,风流殊别,后之君子欲观其体势而见其心灵,故别聚焉名之为集。辞人景慕,并自记载,以成书部。不包括史书、子书在内,而仅指辞赋、诗文之类的文学作品而言。《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小序继承了《隋志》的说法并更加详述其源流,认为别集草创于东汉,自制书名起于南朝宋张融,而体制备盛于齐梁。余嘉锡先生认为别集导源于先秦诸子文集,以作者自编而论,西汉末扬雄、刘向已有之。从现存别集来看,两汉人的别集基本上都是后人重辑的,如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孔融等集多是从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开始重辑而成的。魏晋南北朝人现存别集,大多数亦是明清近代人重辑的。如曹操、阮籍、钟会、傅玄、张华、傅咸、左思、张载、张协、挚虞、孙绰、何承天、颜延之、谢灵运、沈约、陶弘景、萧衍、丘迟、萧纲、萧绎、魏收、王褒等人别集,大都至宋代已亡佚(个别至元代亡佚),今存本亦为明代以后重辑,已非原貌。只有曹植、稽康、陶渊明、鲍照、庚信等少数人别集至宋尚存部分,但亦散佚不少。唐五代人别集流传至今的亦有200多种,其中最早存本属于宋人的校抄和刻本的不过40多种。多数已非唐人所编原貌,或至宋已有部分散佚而经宋人重辑,但终究存本较古。其余多数人别集至宋已佚不传,而为明清以至近现代人所重辑。宋代以后,别集流传至今更多。宋元人别集今存者较唐集为多。特别是名家别集,大抵在其本朝就已编刊,流传至今多为宋元旧刻本。至于明清人别集,则散佚相对更少。清代别集尤蔚然大观。仅据《清史稿·艺文志》载录,共有1685部,其《艺文志补编》又续收别集2890部,据有人统计,清人别集可考者多达三万多家。别集的编纂体例约有以下五种:1、汇编汇集作者几种诗文集为一书;如杨万里诗集是合《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等而成的。元虞集《道园学古录》50卷,就是汇编其《在朝稿》、《应制录》、《归田稿》、《方外稿》四集而成的。2、类编按诗文题材内容分类编排,如宋人宋敏求、曾巩等编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就是按乐府、歌吟、赠、寄、别、送、酬答、游宴、登览、行役、怀古、闲适、怀思、感遇、写怀、咏物、题咏、杂咏、闺情、哀伤等来分类编排其诗的,今传《孟东野诗集》、《韦苏州集》也是类编。3.分体编排按诗文体裁分编。如宋郭知达辑《九家集注杜诗》就是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排、五绝、七绝等体裁编排的。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亦属此类。4.按年编次以诗文写作年代为序编排,如清方扶南编《韩昌黎诗编年笺注》,近人邓广铭编《稼轩词编年笺注》等。5.丛杂除编入诗文之外,附入其它杂著,如唐陆龟蒙《笠泽丛书》,实为丛杂别集。唐人编集多不分类分体,宋人编集,最喜类编,明人刊行又喜分体,后人辑编前人别集时,往往将该集作者的有关传记序跋等资料,作为附录,编入卷末,以供读者参考。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总集与别集(杜泽逊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9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