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作者:任志祥班级:2011级历史一班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山西运城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时中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此时立志编纂《通志》。•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王安石行新政,司马光竭力反对,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后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赐名《资治通鉴》。•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哲宗元年(1086年)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世”,英宗赐名。•王船山解释“资治通鉴”:曰‘资治’者,非知治知乱而已也,所以为力行求治之资也。”虽扼穷独处,而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荣,故曰‘通’也。‘鉴’者,能别人之所妍媸者,而整衣冠,尊瞻视者,可就正焉。鉴之者明,通之也广,资之也深,人自取之,而治身治世、肆应而不穷。抑岂曰此所论者立一成之侀,而终古不易也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目录•一、修书过程•二、历史价值•三、局限与不足•四、通鉴学一、修书过程•修书原因•资料来源•编纂方式•编纂分工1.先世史书繁多,阅读不便•“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司马光《进书表》•“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毕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刘恕《通鉴外纪》2.望主取是舍非,以史为戒•“人主日里万机,无暇观取于史书,乃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司马光《进书表》•“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以清闻之宴,时赐省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司马光《进书表》3.报明主知遇之恩•“伏遇英宗皇帝,资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历览古事,用恢张大猷,爰诏下臣,俾之编集”。——司马光《进书表》•“赐以御府笔墨缯帛及御前钱以供果饵,以内臣为承受,眷遇之荣,近臣莫及”。——司马光《进书表》奉敕修史•“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臣光言:“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司马光《进书表》司马光为何单选编年体,而非纪传体?•一是史籍猥多,未易卒览。司马光认为,“纪传之体,文字繁多,虽以衡门专学之士,往往读之不能周全。”“诸生历年莫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二是当年也确实存在不读史书的风气。“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而近代士颇知《唐书》。自三国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识。承平日久,人愈怠惰。庄子文简而易明,玄言虚诞而近理,功省易为,陋儒莫不尚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自序》•自身之原因:司马光,平生好学,七岁时闻讲《左传》,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故“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司马光《进通志表》•“《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魏赵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刘恕《资治通鉴外纪·自序》•古代文人都所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德是指人格方面,功是事业,言即学术思想。•为帝王编史是立功,流传于后世即是立言。•古代中国人致力于缔造和认可一种传统的历史观,在这种历史观中有很多事先限定了基调的概念,并且日益严格的条条框框在其中不断增加。•古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是如此积极的投身于此,以至于他们在陈述这漫长的历史中,自己就成为了他们种族最优良传统的卫道士。资料来源•“温公偏阅旧史,旁采小说,抉择幽隐,荟萃为书,劳矣”。——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臣既无它事,得以研精极虑。躬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偏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渊海,抉择幽隐,校计毫厘”。——司马光《进书表》•“道员五代长编,若不费功,计不日即成。若与将沈约、萧子显、魏收三志,依隋志篇目,删次补葺,别为一书,与南北史、隋志并行,则虽正是遗逸,不足患矣”。——司马光《与刘道原书》•“温公居洛十五年,故能成此书。今学者观《通鉴》,往往以为编年之法,然一事用三四处出处纂成,自其为功大矣。不观正史精熟,未易决《通鉴》之功绩也。《通鉴》采正史之外,其用杂史诸书,凡二百二十二家。”——高似孙《纬略》•清朝胡元常《通鉴全书》的《新校资治通鉴叙录》卷中《通鉴引用书目考》,可称得上是近代以来真正就《通鉴考异》引书情况进行统计的第一人,统计总数为272种,而文集不计在内。•今以通鉴考异所见书名为主,分九类以究温公探索所至,兼明去取之由,曰正史,曰编年,曰别史,曰杂史,曰霸史,曰传记,曰奏议,曰地理,曰小说,曰诸子。——张须《通鉴学》•以上只是从考异中得知的数目,还有很多没有异议的没有提到。•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诸阁:秘阁、天章阁、龙图阁。•颍邸旧书•私人藏书李淑、宋敏求、钱勰、晁说之等。编纂方式•编年之书,首要的工作就是判定年月,所谓“年经月纬”。司马光起用了同时期人所编的很好的一部历书,来一统1362年的历史。•此书就是北宋著名的天文历法专家刘羲叟的《长历》。•按照年、时、月、日的次序,年、月以数序,日以干支,时书春夏秋冬。时间不明者,置于年终或月末。•刘羲叟(1018-1060),字仲庚,曾参与《新唐书》的编撰工作。精于数术,并屡言屡中。•嘉祐五年(1060),刘羲叟身体健朗,却自言“吾及秋必死”,自择地于父冢旁,教妻子如何安葬,果真逝于当年七月,时年43岁。•刘羲叟亦精推步,当时历学首推其为第一,所著《长历》,不独温公,亦为同时期人所推重。•北宋易学大才邵雍,以毕生精力经营《皇极经世》,其书亦采用《长历》。•司马光还委托刘羲叟考订每年的节气、星象、朔闰等。张须说:“温公得此助手,其功实不在攽、恕、祖禹之下。”•编撰《通鉴》大抵分三步,先丛目,次长编,最后笔削定稿。•丛目:即依据《长历》,将历史事件的标题罗列于年月之下,而后再做长编。•长编:即初稿。其编写原则是“宁失于繁,毋失于略”,即编出十分详细的编年史(此部分有多人合作完成)。•笔削定稿:主要由司马光亲笔完成。•校对:此为最后工作,由司马光之子司马康等人完成。长编规则:在着手编写时,将丛目中所有史料,再全部检阅一次,选择取舍,重新组织,并在文字上作初步修饰。凡是事同文异者,择一明白详备者录之,彼此互相详略,可互为补充者,则自用文辞加以综合写成。凡遇事迹、年月有违戾不同者,则择一证据分明,情理近于事实者编入。长编正文,一律用大字书写,余者小字注于其下。以年号为例:至于年号,则“以后来者为定。假如武德元年,则从正月便为唐高祖武德元年,更不称隋义宁二年。”——司马光《与范内翰论修书帖》因事先订出规定,故编写长编可步调一致,为司马光最后定稿创造出极为方便的条件。长编分工:•“而修书分属,汉则刘攽(ban),三国汔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个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诸公所事,各有范围,自汉至隋归贡父,自梁至周归道原,唐则淳甫修之”。——张须《通鉴学》•“而所得资料,有不在本人修书范围者,亦互为录致,用相补益。故玩此一帖,则编修之事,如何著手?及助修之役,如何铨配?皆赖以明,其所关者殊不细也。——张须《通鉴学》•道原在书局,只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刘羲仲《通鉴疑问》•“唐文字尤多,托范梦得将诸书依年月编次为草卷。每四丈截为一卷,自课三日删一卷,有事故妨废,则追补。自前秋始删,到今已二百余卷,至大历末年耳。向后卷数又须倍此,共计不减六七百卷。更需三年,方可粗成编。又须细删,所存不过数十卷而已”。——司马光《与宋次道书》•“在温公属草之前,实有丛目与长编之二阶段。丛目所以比次异闻,如工厂之原料品;长编则乃稍加修辑,如工厂粗制品,此二者皆助修者之事。若温公之笔削成书,则譬如工厂之精制品也”。——张须《通鉴学》司马光等人的的著史精神•“刘恕风疾,半身偏废。每呻吟之隙,辄取书修之”。•司马光曰:“道原未死之前,未尝一日舍书不修”。•“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进书表》•《通鉴》完矣,筋骨疲惫,视力减退,神智消耗,牙齿无余。曰“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通鉴》内容•全书二百九十四卷,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止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记1326年史事。司马光《通志》八卷:周纪五卷、秦纪三卷。刘攽: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范祖禹:唐纪八十一卷。刘恕:五代纪二十九卷。二、历史价值•历史地位:《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政治意义:《资治通鉴》有很高的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史书体例:司马光对旧编年体写法亦有改进。1.写人物则按时间排入年代,遇事迹人物不能确定入于何时,则在人物初出现时一律交待籍贯、世系;写重要人物则其拜官,到官或免、卒时,述其生平事迹和道德人品,以增强人物的完整性。2.记事则多采补叙法,每述一事先用“初”、“先是”等字眼交待前因,然后叙其本事,弥补了编年体记事以年隔的短处。1.取材广泛,网罗宏富•“其书网罗宏富,体大情深,为前古之所未有”。——《四库全书总目资治通鉴提要》•近代学者章炳麟称:“通鉴部分全采《史记》《汉书》;东汉部分十之七八取自《后汉书》;魏晋至隋,采自“正史”的史料,也有十之六七;至于唐代,“正史”中的史料还不及一半”。2.自著考异,说明去取•《考异》,即《通鉴考异》。《资治通鉴》中参考大量书籍,凡有异议之取舍,皆详细记录于《考异》。•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工作,他对历史记载互相差异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研究,把他认可的材料,写在《通鉴》里面。另外,又把他对史料去取的原因,写成《考异》三十卷,这是一部系统地考察历史文献的书。——白寿彝《谈历史文献学》由此可见,《资治通鉴》在考据学和历史编纂学方面都有重大影响。《考异》原则有三:1.选用“证据分明,情理得实”之材料。2.难以决断时可两说并存。3.取材不限于官方材料,旁及稗官野史。——林嵩《通鉴胡注论纲》此上体现出司马光的“疑辨精神”。“考证贵能辨,疑而后能得其思,思而后能治其理”。——陈垣《胡注表微考证篇》修《考异》的原因:1.魏晋以来,史注、史考有了很大发展。《史记》三家注:考证文字,订正谬误。裴注《三国志》:兼采众书,增补史实。很显然,司马光受其较大影响。2.《资治通鉴》体大思精,非浅学者能懂。“名物训诂浩博奥衍,亦非浅学所能通”。——《四库全书总目资治通鉴提要》“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已欠伸思睡”。——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故又修《考异》三十卷,《目录》三十卷。3.据实直书,善恶自见•“臣之所述,只欲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通鉴》卷六十九论刘备皇帝即位•“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人君威福在已,无能制之者;若史策复不书其恶,将何所畏忌耶”?——《通鉴》卷一百四十二魏文帝对于贤君,司马光大力赞扬,但亦不会替其隐恶,如始皇、汉武,在记叙其不朽功业之时,亦批评其穷奢极侈,繁刑重敛。唐德宗贞元三年外出游猎,访农民赵光奇。“民愁怨于下而君不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民生疾苦也给予同情。4.叙事详尽,文笔简洁•“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事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9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