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案用纸学科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2-2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2-2-2外径千分尺时间2012.02.14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方法启发、引导、赏识教育法、竞赛激励法教具多媒体教室、外径千分尺50套、测量记录表、自评表及互评表各50份授课时间2012.2.14授课班级11级高数车工班、教学目的掌握知识:①熟练应用外径千分尺对各类工件进行检测;②掌握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训练能力:学生通过对外径千分尺的学习与理解,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扩展思维:采用启发、引导、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围绕所学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能团结互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1、外径千分尺的的结构和用途;2、各种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难点: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和读数方法。解决措施:演示、讲解、练习、启发、引导、讨论。授课过程第一节:组织教学:1分钟复习提问:4分钟讲授新课:40分钟第二节:实训提高:41分钟总结课程:3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备注:参考资料:[1]陈于萍、高晓康编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业基础系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李晓沛,张琳娜,赵凤霞.简明公差标准应用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韩进宏.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廖念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授课前分析:学生:针对现在技校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基础较差,对机加工十分陌生的特点,在授课时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求;在概念的基础上去分析、理解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多利用多媒体、教具、实物,采用讲、练结合,多启发、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进而更准确地理解理论、利用理论,使学有所用。教材:本次课内容主要讲述了外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读数方法以及它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的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生产成本,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知识点。★原教材的内容结构:外径千分尺的结构-→读数原理-→读数方法-→使用注意事项★调整后的内容结构:外径千分尺的结构-→读数原理-→读数方法-→使用注意事项-→读数练习-→实测练习-→实训练习1教案用纸一、教学准备:1、第一堂课安排在多媒体课室进行,以赏识教育法、情境教学法和讲授法为主。因此要确保多媒体课室的功能正常;准备好黑板、粉笔;凸凹体加工件配合图人手一份,凸凹体加工件配合检测表、自评表和互评表人手一份;发给每生一套千分尺(0~25mm、25~50mm各一把)。第二堂课安排在实习车间进行,提前与实习班级约定好,在上课前由实习班级学生加工好工件;做好在实习车间检测的一切准备。二、教学流程设计由学生情况、授课内容及性质入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掌握技能的方法,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教学过程安排如下:序号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调动学生激情调节课堂气氛1分钟45分钟二复习提问启发、引导4分钟三讲授新课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法悬念激励法5分钟提出目标启发式教学法2分钟外径千分尺结构演示法5分钟引导教学法千分尺读数原理赏识教育法7分钟引导教学法千分尺读数方法演示引导教学法18分钟读数练习尝试法、发现法实测练习赏识教育法千分尺使用注意事项引导教学法3分钟四实训提高技能训练角色扮演法巡回指导法15分钟45分钟分组竞赛竞赛激励法巡回指导法18分钟评定激励竞赛激励法巡回指导法赏识教育法8分钟五总结课程引导教学法赏识教育法3分钟六布置作业1分钟2教案用纸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及目的组织教学(1分钟)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师生互相问候。调动学生激情,调节课堂气氛。师生互相问候调整情绪提起精神准备上课复习提问(4分钟)1、复习相关知识:(1)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是什么?(2)怎样读取游标卡尺的刻度?(3)游标卡尺的类型有哪些?(4)如何判别已加工好的零件是否合格?2、导入新课:告知学生一般精度的零件可以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但是测量比较精密的零件,我们就要换用精度更高的量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利用千分尺来检测零件吧!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积极响应启发式教学巩固已学知识,使学生在掌握旧知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加强对旧知的应用,并由旧知导入新课,给学生设置悬念,明确新学知识的作用。讲授新课(40分钟)一、创设情境(5分钟)1、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录像:工人车削零件的加工、检测过程,以及不严格检测致使产品质量低劣而导致的严重后果。2、提问学生:我们所看到的被加工轴由哪几部分组成?要加工好这一轴,做了哪些测量检验工作?用到何种量具?分别用到量具的哪一部位?如何测量?观看MV进行一分钟的讨论:如果自己是一名车间生产工,应该如何按照工件的结构及加工要求选择量具?如何测量?如何判断工件是否合格?情境教学法由生动具体的片段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情感共鸣,使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悬念激励法二、提出目标(2分钟)显然,该工件是阶梯轴零件,各部位的尺寸要求都在0.001mm内,为什么不用游标卡尺而用千分尺测量这些尺寸呢?。[回答]精度要求较高,因此要用千分尺检测。明确目标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和引导,结合分析说明,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3教案用纸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及目的讲授新课(40分钟)卡尺的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作用?如何读数?如何使用和保养?明晰学习任务酝酿学习方法引起学生兴趣为下面的讲述打下伏笔三、外径千分尺的结构(5分钟)外径千分尺由尺架、测微装置、测力装置和锁紧装置等组成。积极听讲学生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演示FLASH课件演示法引导法在大屏幕演示的同时,注解游标卡尺的各部分名称,并用实物作进一步展示。拿出自己的千分尺,对应老师的讲解,明确千分尺的构造。四、千分尺的读数原理(7分钟)【讲解】在千分尺的固定套管上刻有轴向中线,在中线的两侧刻有两排刻线。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的外圆周上刻有50等分刻度。所以,千分尺的分度值即为:0.5/50=0.01mm。【提问】1、固定套管上的分度值是多少?量程是多少?2、微分筒上有多少格?每格的分度值是多少?积极听讲观察固定套管和微分筒两部位的刻度线的不同及存在的联系,探索读数原理。讨论回答问题在大屏幕上展示图2-11。引导法赏识教育法对讨论中不准确的地方,不直接否定,通过其他同学的补充发言予以充实和纠正。4教案用纸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及目的讲授新课(40分钟)五、千分尺的读数方法(5分钟)【重点讲解】1、先读整数——从固定套管中线上侧读出整数刻度;2再读小数——从中线下侧读出0.5mm小数,再从微分筒上读出与固定套管中线对齐的刻度;3测量值=固定套管读数(整数)+微分筒读数(小数)。掌握技能学生观看大屏幕演示,认真观察教师操作的整个过程,掌握千分尺的操作规程。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如何正确读出测量数据?播放课件在操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讲解读数方法。引导教学法读数练习(3分钟)安排学生练习,巩固读数原理,让学生对应大屏幕练习读数,在尝试中暴露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按照大屏幕所给的任意读数,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出正确的读数。【过程】集体讨论个别发言播放课件尝试法引导法赏识教育法学习误区导航:①固定套筒上整数与0.5mm读数的正确读法;②在没有看清固定套筒的情况下贸然读数。5教案用纸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及目的讲授新课(40分钟)实测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千分尺测量身边物体的外径、长度尺寸,如钢笔直径,自己头发的直径等。(巡回指导)共同讨论,提炼技巧:a、怎样快速读取数值?b、千分尺有误差吗?误差是如何产生的?实操技巧:1、将待测工件放置平稳,左手握尺身,右手旋转旋钮,直到棘轮打滑,发出响声,锁紧止动旋钮,取下物体后再读数。2、测量尺寸时,应先使两测量面的距离超过被测尺寸,将工件被测部位放到两测砧之间,再旋转微分筒,接近被测表面时,旋转微调旋钮,进行测量。3、测量时要先用目测估计被测部位尺寸大小,选用合适的、足够量程的千分尺进行测量。掌握技能(1)实际操作、动手测量,用千分尺测量身边物体的外径、长度尺寸。(2)在实测中认真摸索操作规律,深刻体验测量过程。(3)按教师所给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发现法赏识教育法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讨论,促使学生认真思索,加深印象。六、千分尺使用注意事项(3分钟)1、清洁测量面。2、检查各部件的相互作用,如微分筒转动是否灵活,紧固螺钉能否起作用。3、校对零位:两砧座贴合后,主尺零线与微分筒零线是否对齐。若不能对齐,则说明有零误差(或叫系统误差)。4、测量时,旋转微分筒的用力不要过大。5、测量结束后要把千分尺平放在盒子里。6、工作结束后,要把千分尺擦净上油,放进盒内,注意不要锈蚀或弄脏。掌握技能联系实际操作,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引导法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积累经验,加快知识升华为能力的进程。课间休息6教案用纸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及目的实训提高(41分钟)七、实训技能(15分钟)要求学生以检验员的身份对零件各部分尺寸进行测量并按表格填写相应内容,课后完成报告书并按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技能指导:1、测量尺寸时,先注意看图纸,然后选用合适量程的千分尺。2,用轻微的压力旋转测微旋钮,直到接触工件。班长及课代表分发量具、表格把各部分的尺寸按要求测量出来,并填写到零件检测记录表中。角色扮演法巡回指导通过角色扮演,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摸索技法。八、分组竞赛(18分钟)1、分组:按10人一组,分成5组,各组有一组长和副组长。2、分配工位:按组将学生分配到每个工位,产品验收场地学习。4、竞赛:认真做好检测记录,要求逐个逐项按照零件图要求进行检测,不合格产品做好标记并认真做好数据记录。检测评判1、学生分组并在组内分给各成员被测零件;2、对照零件图,将这批零件的所有尺寸进行检测,记录所有数据。竞赛激励法巡回指导活动过程中,学习气氛十分活跃,效果显著。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及目的实训提高(41分钟)九、评定激励(8分钟)1、自评:①按照规定时间宣布测量结束;②将分发给学生的所有工件收回放好;③学生对照车间自己的检测记录表和生产工的检测记录,对自己作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2、互评:①将各组的检测记录表交给组长;②各组长将检测记录表交叉分发给组员。评估绩效1、每个学生对照自评表给自己打分;2、各成员对照互评表给本组组员打分。竞赛激励法巡回指导赏识教育法自评和互评中,教师巡回指导。7总结课程(3分钟)一、应知点:1、结构和用途:外径千分尺由尺架、测微装置、测力装置和锁紧装置等组成。主要用于测量外圆柱面以及外轮廓的线性尺寸。2、读数原理及方法:先读整数,再读小数,最后得测量值=整数+小数。3、使用注意事项:(1)清洁;(2)检查各部件;(3)校对零位;二、应会点:正确读数,正确使用和合理利用游标卡尺。布置作业(1分钟)习题册P26一填空题52~61二判断题51~62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1、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断地切换图片,使用Flash动画演示充分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改进建议:部分学生对自我总结报告的书写格式还不够清楚,总结不到位,书面表达欠缺,这对他们后继发展影响较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通过多次活动和实践加以引导和教育。板书设计:§2-2-2外径千分尺一、千分尺的分类和用途二、千分尺的结构尺架、测微装置、测力装置、锁紧装置三、千分尺的读数原理0.5/50=0.01mm四
本文标题:外径千分尺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6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