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牙列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义齿修复一、教学要求(考试占10-15分)(一)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作用、设计要求、设计过程中的稳定与固位、Kennedy牙列缺损的分类。(二)熟悉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症、特点类型、支持形式、临床操作步骤、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三)了解牙列缺损的其他分类方法、可摘局部义齿各部分的制作及修理。二、教学内容(一)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优缺点、类型及支持方式(1.牙支持式、2.粘膜支持式、3.混合支持式)、与固定义齿修复的特点比较。(二)牙列缺损及可摘义齿的分类,包括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Cummer分类、王征寿六类分类、Kratochvi1分类。(三)可摘局部义齿的模型(诊断模型、工作模型)观测。(四)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1.支托的作用及要求(位置、大小、材料、与基牙关系、厚度)。2.固位体的功能、要求、种类及各类直接固位体的组成、作用和要求。3.连接体,包括大连接体(腭杆、板、舌杆、舌板、唇杆、颊杆)及小连接体。4.基托的功能、类型、制作要求伸展范围、厚度、与基牙及邻牙的关系、与粘膜的关系、形态和美学要求)。5.人工牙的作用、选择原则、种类。(五)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1.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基本要求(适应恢复咀嚼功能、保护口腔硬软组织健康、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舒适、美观、坚固、耐用、容易摘戴)。2.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组成、影响因素、调节固位力的具体措施与稳定)及不稳定的原因、临床表现、转动性不稳定的消除方法、临床处理。3.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包括生物学与生物力学原则、固位设计的原则、稳定设计的原则、咬合设计的原则、连接设计的原则、加强设计的原则、牙合学的原则、美学的原则。4.固定-可摘联合修复。(六)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修复前准备、印模、确定颌位关系和上颌架、模型设计和模型预备)。(七)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铸造支架的制作、弯制法制作支架和卡环、排牙、完成)。(八)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注意事项、检查和处理、戴牙须知。(九)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疼痛、固位不良、义齿咀嚼功能差、义齿摘戴困难、食物嵌塞、发音不清晰、咬颊粘膜、咬舌、恶心和唾液增多、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十)可摘局部义齿基托折裂、卡环及颌支托折断、人工牙折断或脱落或增添、义齿颌面磨耗或咬合过低的修理,重衬,余留牙拔除后增添人工牙、卡环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RPD)是利用天然牙、基托下黏膜和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来固位,用人工牙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用基托材料恢复缺损的牙槽嵴、颌骨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形态,患者能够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和优缺点(一)适应证可摘局部义齿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从个别牙缺失到上颌或下颌仅余留单个牙的大范围缺损,甚至同时伴有软硬组织缺损时均可采用。其适应证如下:1.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牙者。2.牙缺失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损者。3.拔牙创愈合过程中需制作过渡性义齿者,或青少年缺牙需维持缺牙间隙者。4.牙周病需活动夹板固定松动牙者。5.he面重度磨损或多个牙缺失等原因造成咬合垂直距离过低,需恢复垂直距离者。6.拔牙后需要制作即刻义齿或因其他特殊需要的化妆义齿者。可摘局部义齿的适用范围虽广,但也有临床注意事项,有以下情况不宜采用,如:1.因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如痴呆症、癫痫、精神病等,对可摘局部义齿不便摘戴、保管、清洁,甚至有误吞义齿危险的患者。2.对义齿材料过敏或对义齿异物感明显又无法克服者。3.严重的牙体、牙周或黏膜病变未得到有效治疗控制者。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及适用范围1.牙支持式义齿(tooth-supporteddentures)牙支持式适用于缺牙少、基牙稳固的病例,其修复效果较好。2.黏膜支持式义齿(mucosa-supporteddentures)黏膜支持式常用于缺牙多、余留基牙条件差,或咬合关系差的病例。3.混合支持式义齿(toothandmucosa-supporteddentures)适用于各类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牙病例,此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形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修复的特点比较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及义齿设计要点(掌握)第一类牙弓两侧后部牙缺失,远中无天然牙存在。第二类牙弓一侧后部牙缺失,远中无天然牙存在。第三类牙弓的一侧牙缺失,且缺隙两端均有天然牙存在。第四类牙弓前部牙连续缺失并跨过中线,天然牙在缺隙的远中。义齿设计要点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的义齿设计1.基牙固位体选择:常规采用双侧近缺隙基牙的RPI2.间接固位体设置:在支点线的对侧设置间接固位体,3.连接体设计:一般用腭杆、舌杆或基托将两侧义齿部件相连,4.游离端缺牙间隙修复:制取功能印模,基托范围尽量伸展,人工牙减径减数Kennedy第二类牙列缺损的义齿设计1.基牙固位体选择:常规采用后牙游离端的近缺隙基牙RPI或RPA型固位卡环组设计。2.间接固位体设置:跨牙弓的义齿要在支点线的对侧设置间接固位体3.游离端缺牙间隙修复:制取功能印模,基托范围尽量伸展,人工牙减径减数Kennedy第三类牙列缺损的义齿设计1.基牙固位体选择:常规选用双侧近缺隙基牙设置固位卡环,卡环的类型可根据导线的类型来确定,通常采用圆环形卡环。2.间接固位体设置牙弓一侧多个牙缺失时,义齿要在牙弓的对侧设置间接固位体,多为具有间接固位作用的间隙卡环,3.连接体设计:由于是牙支持式,义齿的基托和大连接体在保证强度、良好传力的前提下,可以设计得适当小巧,以增加舒适度和美观性等。Kennedy第四类牙列缺损的义齿设计1.基牙固位体选择:常选择双侧前磨牙设置固位间隙卡环,2.连接体设计:多采用基托将前部人工牙及卡环连接在一起。3.间接固位体设置:前部牙缺失较多时,除前磨牙设置的直接固位体外,可在磨牙上增设具有间接固位作用的卡环及he支托,通过大基板或前基板后腭杆连接起来。可摘局部义齿的王征寿六类分类第一类牙弓一侧后牙缺失,其前后都设有基牙,义齿不与牙弓对侧相连。(A)第二类牙弓一侧后牙缺失,基牙仅设在缺隙的一端,义齿不与牙弓对侧相连。(B)第三类牙弓一侧后牙缺失,无论义齿末端是否为游离端,义齿与牙弓对侧(非缺牙区)相连。(C)第四类缺牙区在牙弓两侧基牙的前方,主要为前牙缺失的义齿。第五类牙弓两侧后牙缺失,无论义齿末端是否为游离端,义齿两侧相连成一整体。第六类牙弓一侧大部分或全部牙缺失,基牙全部在牙弓另一侧,且基牙侧亦可伴有牙缺失。什么是观测线(导线)?观测线的类型与卡环的选择是何关系?观测线(surveyingline)又称导线(guideline),是分析杆与基牙颊面或舌面触点的连线。观测线he方是非倒凹区(non-undercutarea),观测线龈方是倒凹区(undercutarea)。当牙长轴与分析杆方向一致时,基牙的外形高点线与观测线完全重叠。分析杆的方向就是义齿就位的方向I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基牙上主要倒凹区在远离缺隙侧。Ⅱ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基牙上主要倒凹区在近缺隙侧。Ⅲ型导线:基牙的近、远缺隙侧均有明显倒凹或基牙向颊、舌侧倾斜时所形成的导线,导线位置靠近验面,倒凹普遍且显著。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掌握)支托(rest):1.支持义齿及传递he力、2.防止义齿龈向移位,3.防止食物嵌塞和恢复he关系固位体:固位、稳定、支持三种作用。连接体:固位稳定,传递和分布he力基托:1.连接作用2.修复缺损3.传递he力4.固位和稳定人工牙:1.恢复牙弓的完整性2.恢复咬合功能3.辅助发音4.防止咬合紊乱固位体的要求是什么?1.有一定固位力,保证义齿在正常的咀嚼功能状态时不致脱位。2.非功能状态时,对基牙不应产生静压力(移位力)。3.摘戴义齿时,对基牙应无侧方压力,不损伤基牙。4.符合美观要求,尽量少显露金属,尤其前牙区。5.与基牙密合,外形圆钝光滑,不应刺激或损伤口内的软硬组织,不易存积食物,以免菌斑堆积,造成牙龋坏和牙周病变。6.制作固位体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间接固位体的具体作用是什么?1)主要是防止游离端义齿he向脱位(翘起),减少因义齿转动而造成对基牙的损伤。2)对抗侧向力,防止义齿旋转和摆动。3)分散he力,减轻基牙及基托下组织承受的力。间接固位体的设计要点是什么?一股来说,远中游离端义齿的间接固位体多放置于第一前磨牙的近中he面窝、尖牙的舌隆突或近中切端,间接固位体距支点线的距离愈远,则平衡矩愈大,对抗转动的力愈强。一般从间接固位体到支点线的垂直距离最好能等于或大于从人造牙列远端到支点线的垂直距离(图5-18)。因为,力*力臂=力矩,力臂愈长则很小的间接固位力就能起到抗衡用。卡环的结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以典型铸造三臂卡环(圆环形卡环)为例(1)卡环臂(clasparm):为卡环的游离部,富有弹性。卡环臂尖位于倒凹区,是卡环产生固位作用的主要部分。卡环臂起始部分较坚硬,放置在非倒凹区,起稳定作用,防止义齿侧向移位。(2)卡环体又称卡环肩(claspshoulder):为连接卡环臂、支托和小连接体的坚硬部分,环抱于基牙的非倒凹区,从邻面包过颊舌轴面角,可阻止义齿龈向和侧向移动,起稳定和支持义齿的作用,同时支撑卡环臂,因而要求卡环体要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变形,位于非倒凹区,且不影响咬合。(3)小连接体(minorconnector):为卡环、支托等与大连接体或基托相连的部分,主要起连接作用。连接体不能进入基牙或软组织倒凹区,以免影响就位。(4)he支托:常与卡环铸造成一个整体。所谓三臂卡环,是把he支托亦当作臂的笼统称呼。he支托的作用及要求已在前面详述。卡环的分类及各型卡环的特点是什么?(1)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分类1)铸造卡环:精度高,其固位、支持、卡抱作用都较好。但精密铸造需专用器械、材料和设备,以及相关的工艺水平。2)锻丝弯制卡环:弯制卡环弹性较大,可调改,制作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经济。(2)根据卡环臂数目分类1)单臂卡环(onearmclasp):只有一个弹性卡环臂,位于基牙颊侧,其舌侧则用高基托起对抗臂的作用,可铸造或弯制而成,多为利用连接体作跨越外展隙的间隙卡环。2)双臂卡环(twoarmsclasp):有颊、舌两臂。颊侧为固位臂、舌侧为对抗臂或两侧交互作用臂,可铸造或弯制而成,无支托。3)三臂卡环(threearmsclasp):由颊、舌两臂及支托组成。(3)根据卡环的形态结构分类圆环形卡环:三臂卡环,又称Aker卡环。特点:固位稳定作用好。适用:牙冠外形正常、健康的基牙,即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环形卡环(ringclasp):亦称圈形卡环,多用于最后孤立的磨牙上,基牙向近中舌侧(多为下颌)或近中颊侧(多为上颌)倾斜。卡环游离臂端设在颊或舌面主要倒凹区,经过基牙远中延伸至舌面或颊面非倒凹区。(图5-22)对半卡环(halfandhalfclasp):由颊、舌侧两个相对的卡环臂和近、远中两个he支托所组成,以各自的小连接体分别连接于塑料基托中或铸造支架上。主要用于前后有缺隙、孤立的前磨牙或磨牙(图5-23)。长臂卡环(longarmclasp):又称延伸卡环(extensionclasp)。用于近缺隙基牙松动或外形无倒凹无法获得足够固位力者。它是将卡环臂延伸至近缺隙基牙的相邻牙的倒凹区以获得固位,并对松动基牙有固定夹板的保护作用。该卡环任何部件不应进入近缺隙松动基牙的倒凹区(图5-24)。连续卡环(continuousclasp):多用于牙环周夹板,放置在2个以上牙上。此类卡环无游离臂端,连接体越过外展隙至舌侧,埋入基托内。由于该类卡环弹性小,不宜过多进入倒凹区以免损伤基牙,只发挥摩擦固位和固定作用。(无固位作用)(图5-25)联合卡环(combinedclasp):由位于相邻两基牙上的2个卡环通过共同的卡环体相连而成(图5-26)。此卡环需用铸造法制作。卡环体位于相邻两基牙的外展隙,并与伸向he面的he支托相连接。适用
本文标题:牙列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7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