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数控课学年教学反思本学年我所上的数控车课程基本结束。这一学年中,我带了10级两个班级数控车课程,而且必须达到高级工的水平并要进考证,未通过者不给于毕业,所以压力相当的大。这两个班级虽然整体素质还行,但也有部分不要学的学生,对于数控专业来说,况且又安排这么少的课时要达到高级工水平,必须每步都紧紧跟上教师的节奏,并能认真完成,才有可能顺利通过高级工的考证。首先,对于课时的安排,个人认为一学年的课时不足以现在的学生能够达到高级工的水准况且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较差,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时。我在开学第一堂课,就跟学生算了一个时间帐:两个学期一共40周时间,每周7节课,也就是280节课,这些时间满打满算都用在实际操作中的话,每个班级35位同学现在现有设备10~11台的话也就意味着每台机床要有3.5个同学,每位同学能够接触机床的时间也就80个课时,而这还不包括节假日或其它原因课程冲掉以及开始的编程学习等基础课程,这样算下来每个同学最多也就70个课时也就7天时间,试问7天时间从没有任何基础到高级工,我想这个课时也是远远不足矣。其次,在这一学年数控车项目教学过程中,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还是比较顺利的。除个别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达到预期成果外,基本上都能够达到教学预期的目标,也能完成高级工的基本课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的一些问题。1、学生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大多以模仿为主,缺乏动脑思考的习惯,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项目而仅仅学习某一零件的加工,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这样”,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学到不少知识,积累不少加工经验,但没有达到最终的升华,使得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达到一个质变的结果。很多学生碰到问题后都是未经过思考后,马上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在得到答案后也没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如:在毛坯粗加工过程中,课堂上教学要求600r/min,所有的同学毫无例外的都是600转,哪怕在加个过程中更换了不一样材料的毛坯,或者出现加工过程中粗糙度差或刀具磨损厉害等情况时,也不会有一个学生去思考这一问题,又比方说在钻孔的过程中,钻头折断了或者退火,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把断钻头一扔,换个新的再加工。而不是思考一下,“钻头为什么会断折或者退火?”,“造成钻头断折或退火的原因还有哪些?”,“如何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避免等等?”。2、学生缺乏工人的基本素质,对效率观念、节约意识、文明生产等方面有欠缺。在学生整个加工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具体表现在:不会安排各零件加工的顺序,造成时间的浪费;分发下去的零件图纸、零件毛坯或已经完成的零件等应该自己保管的东西常常丢失;使用完的工具没有能按规定放回原位等。3、分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在车间教学过程中,我基本上实行一人带一组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按照机床的数量把班级人数分成几组,通过优劣分开,挑选较好的一些同学任组长进行管理和传授,而老师主要负责带会每一组的组长,然后通过组长向其余同学教授,这样不但节约时间,同时也树立组长的威信,而学生也更容易和自己的同学相处并学习。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个别组长在讲解以及分组演练的时候不到位或者说不够认真负责,导致该组的同学能力就都较差,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及时的知道每一小组的练习情况,从而从人员分配及重难点讲解的时候有些许侧重,尽量平衡班级每位同学的能力。4、老师间交流仍不够深入,特别是在生产管理,加工经验方面。生产管理方面欠缺主要表现在,部分未轮到上机的同学和少部分已经完成了零件的加工的同学没事情干,作为管理老师没有进行及时的机床安排;加工经验方面表现存在差异:不同的老师在对某一零件的加工方法上有差异,给学生不同的答案,使学生产生了疑惑。其实这是由于同一零件可以用不同的加工方法造成的,只要能给学生讲明,每一个相同的零件其实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加工,这样学生也都比较容易能够接受。最后,我想针对数控车床这一项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好的人才。1、可以开设工人上岗培训课程或者参观相关的企业,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工厂对工人的素质要求,工厂对工人在工量具、材料、易耗品的管理,以便学生能更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公养成良好的工人素质和素养。2、对于自己在平时要注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和车间管理教师相互之间配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在给学生解答疑问的时候,注重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自己找出答案。3、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细,可以制订每个零件的评分制度,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并及时公布每个学生的进度,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让学生看到目标在哪,而自己的位置又在哪。及时拉一把掉队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看到还有机会而不是从此放弃。2014-4-26
本文标题:数控车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0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