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眼外肌的解剖结构及神经支配主讲人:xxx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眼外肌前面观(左眼)眼外肌侧面观(右眼)眼外肌上面观(右眼)眼外肌的解剖生理特点眼外肌(extraocularmuscles)是附着于眼球外部的肌肉,是司眼球运动的横纹肌,每眼各有6条。按其走行方向分:直肌——4条即上、下、内、外直肌斜肌——2条即上斜肌和下斜肌人的每个眼球有三对眼外肌一对水平肌:内直肌、外直肌一对垂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一对斜肌:上斜肌、下斜肌眼外肌--直肌(1)内直肌内直肌是眼外肌中最强的一条,起自总腱环鼻侧和视神经鞘略低处,内直肌由眶尖开始在眶内侧壁与眼球之间水平向前走行,附着在角膜缘后5.5mm处,肌肉全长41mm。附着点处肌腱长3.7mm,宽10mm,与眼球的接触弧为6mm。内直肌由第Ⅲ脑神经下枝分配,血液供应来自眼动脉内肌支。内直肌的作用:在第一眼位时,内直肌收缩产生内转,当视轴高于水平线时,内直肌收缩协助眼球上转,当视轴低于水平线时,协助眼球下转。内直肌——内转(medialrectus)(2)外直肌始于总腱环外侧较低处,跨越眶上裂,肌肉在眶外侧壁与眼球间水平向前走行,横贯下斜肌附着点后附着在角膜缘后6.9mm的巩膜上,外直肌肌腱长8.8mm,宽9.2mm,除上斜肌外,外直肌肌腱在眼外肌中最长,外直肌接触弧为12mm,由第Ⅵ颅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为眼动脉外肌枝,外直肌作用:第一眼位时,外直肌收缩单纯外转,当视轴高于或低于水平线时,外直肌收缩可协助眼球上转或下转。外直肌——外转(lateralrectus)(3)上直肌起源于视神经孔和视神经鞘上方的总腱环,上直肌长41.8mm为四条直肌中最长者。它由起点紧靠提上睑肌下面向前、上、外走行,附着在角膜缘后7.7mm的巩膜上,肌腱长5.8mm,宽10.6mm,与眼球接触弧为6.5mm。上直肌肌肉平面与视轴夹角为23o,上直肌由第Ⅲ颅神经上支支配。血液供应为眼动脉外肌支和泪动脉分支。上直肌的作用:第一眼位时,上直肌肌肉平面与视轴成23o角,在该位置上上直肌收缩的主要作用是上拉,次要作用为内转和内旋。上直肌——上转,内旋,内转(4)下直肌起自视神经孔下方的总腱环,在眼球与眶下壁之间向前、下、外走行,附着于角膜缘后6.5mm处巩膜上。在第一眼位,下直肌肉平面与视轴成23o角。其附着线为斜行,颞侧端较鼻侧端距角膜缘远,肌肉全长40mm。下直肌与眼球的接触弧为6.5mm。下直肌由第Ⅲ脑神经下支支配。血液供应来源于眼动脉内肌支和眶下动脉分支。下直肌作用:当眼球处于第一眼位时,下直肌肌肉平面与视轴呈23o角,下直肌收缩主要作用是下转,次要作用是内转和外旋。下直肌——下转,外旋,内转(5)上斜肌上斜肌起自视神经孔上方的总腱环,亦位于内直肌起点的内上方。上斜肌平行于眶内侧壁上方向前走行抵达眶上壁与眶内侧壁夹角处的滑车,位于滑车窝内的滑车宽4长6mm,呈U型纤维软骨板。上斜肌起点至滑车长40mm,滑车背面的上斜肌变为肌腱,长约10mm,上斜肌反折部分也为肌腱,反折腱经上直肌腹面向后、外走行,扇形散开附着在眼球上方赤道后颞侧的巩膜上。上斜肌受第Ⅳ颅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为眼动脉外肌支。上斜肌的作用:在第一眼位,上斜肌肌肉平面与视轴呈51o角,在该位置上斜肌收缩主要产生内旋,次要作用为下转、外转。上斜肌——内旋,下转,外转(6)下斜肌下斜肌长约37mm,为最短的眼外肌。它起始于上颌骨鼻泪管开口外侧的浅窝,部分下斜肌纤维可能起自泪筋膜,它是6条眼外肌中唯一起自眼眶前部的肌肉。下斜肌自起点向后、上、外方向,在眶下壁与下直肌间走行,该肌肉与眼球之接触弧为15mm,为所有眼外肌中最长者,下斜肌肌肉平面与视轴呈51o角,下斜肌受第Ⅲ颅神经下枝支配,血液供应为眼动脉内肌支和眶下动脉分支。下斜肌的作用:在第一眼位时,下斜肌肌肉平面与视轴呈51o角,其收缩的主要作用为外旋,次要作用为上转和外转。下斜肌——外旋,上转,外转第一眼位时眼外肌作用表各条眼外肌的作用方向水平、垂直直肌:与肌肉名称同方向垂直肌:直肌内转,斜肌外转上方肌内旋,下方肌外旋六个诊断眼位协同肌和拮抗肌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还有其它眼外肌来协助完成,起协助作用的眼外肌,称协同肌。如垂直注视时,上直肌和下斜肌是使眼球向上运动的协同肌。眼外肌的运动尚需相互制约,以免超出所需要的运动范围,相互制约的眼外肌称为拮抗肌。如同一眼内转或外转时,内直肌和外直肌相互制约,即为拮抗肌。配偶肌:双眼向同一方向共同运动时,使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称为配偶肌。6个主要诊断眼位和6对配偶肌。支配眼外肌的神经1.动眼神经:支配的眼肌有上直、下直、内直、下斜肌及提上睑肌五条眼外肌和两个眼内肌,即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2.滑车神经:支配对侧的上斜肌。3.外展神经:支配同侧外直肌的运动。谢谢2014.02
本文标题:眼外肌-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4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