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时间偏好理论的范式转换:从指数贴现到双曲线贴现(1)
时间偏好理论的范式转换:从指数贴现到双曲线贴现叶德珠(中山大学行为金融与金融经济学研究所)摘要:指数贴现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分别研究时间维度和风险维度下的偏好选择,是新古典标准范式的两大支柱偏好选择理论。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用这两种效用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目前,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已逐渐为人们接受,国内介绍也比较细致;而在同样取得重大突破的时间偏好领域,其研究分析框架的转换则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从范式转换的角度,对时间偏好理论的发展作一全面回顾,着重介绍8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在该领域的突破――双曲线贴现模型,希望以此推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关键词:时间偏好,范式转换,时间偏好不一致,双曲线贴现,行为经济学JEL分类:D900,D910一、引言跨期昀优化决策着重要解决两个技术问题,一是如何计算未来各期带有不确定性的收入流的效用;二是如何将这些效用换算到当期进行比较。第一个问题涉及行为主体的风险偏好,在跨期模型中表现为对效用函数的设定;第二个问题涉及行为主体的时间偏好,在跨期模型中表现为对贴现函数的设定。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在行为主体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对风险偏好的技术表达是期望效用函数;对时间偏好的技术表达是指数贴现函数。行为经济学对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进行了修正,从而在跨期决策领域带来两个后果:在风险偏好领域出现了行为金融学对新古典标准金融学的范式替代,表现为前景理论对期望效用理论的覆盖,这一点已随着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而得到显性的张扬;在时间偏好领域,指数贴现函数也正面临被范式替换的命运,这一点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成为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时间偏好是指对于相同的消费束,行为主体总是偏好现在甚于将来,时间偏好率就等于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的边际替代率(Bohm-Bawerk,1889)。其理论核心内容是人们存在时间偏好的原因及时间偏好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作为跨期决策昀重要的变量之一,时间偏好广泛涉及消费、储蓄、投资、增长等领域。以对行为主体的描述与假设为轴线,时间偏好理论分析框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形成于19世纪。此阶段学者们从情绪、动机与认知特征等心理学方面解释了人们时间偏好的多样性,但大多囿于定性分析,没有形成规范的数理模型。第二阶段是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其标志是Samuelson(1937)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指数贴现效用模型。通过固定贴现率假定,Samuelson得到时间偏好严格一致的结论,与新古典一般均衡相一致,成为研究跨期决策的标准框架。但近年来,贴现率递减、量值效应和符号效应等许多市场“异常”的发现使该模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则重拾古典学派的心理学传统,放松理性经济人假设,代之以有认知偏差的经济人假设,对贴现模型进行了拓展,得出时间偏好不一致之结果,并用它成功地解释了诸多市场“异常”,完成了分析框架的转换,这一理论突破构成了时间偏好理论的第三阶段。其中双曲线贴现,作为指数贴现的替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此时间偏好理论研究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本文前三节依次评述古典、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及后者遇到的挑战,第五节对行为经济学在解释市场异常上的突破作了重点阐述,第六节进一步介绍双曲线贴现的广泛应用及尚存在的缺陷,昀后进行了小结。二、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心理学传统将时间偏好作为一个明确的主题,是Rae于1834年在“Thesociologicaltheoryofcapital”中首次提出来的。与Smith一样,Rae着力寻求各国财富差异背后的原因。Smith提出国家财富由各国分配在劳动上的资本品所决定,但Rae则认为这个说法不完全,因为Smith没有说清楚这种资本分配本身是如何决定的。Rae认为,遗漏的解释变量就是时间偏好——“有效积累欲望”,该欲望越强,人们越愿意在未来消费,则社会储蓄和投资水平越高。正是这种心理效应的不同,导致了各国财富的差异。Bohm-Bawerk(1889)将时间偏好原因归结为人们对将来的认知能力的不足,表现为不同时期消费满意度的替代,并正式提出时间偏好率就等于各期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这个定义随即成为标准广为接受。Fisher(1930)在继承并系统化了Rae的“欲望”、Bohm-Bawerk的“远见”等思想之外,还发展了技术分析技巧。他将跨期消费选择问题画成一个两商品无差异曲线图,横坐标为当年消费,纵坐标为来年消费,纯时间偏好可直观地被解释为无差异消费曲线的斜率。但Fisher理论体系的矛盾在于,他的心理学的深入论述与图形的形象分析无法融合在一起。以致后来这两个方面的贡献分别形成他的名著“thetheoryofinterest”(1930)的两个独立的章节,互不关联。Fisher体系的这种割裂也成为整个时间偏好理论史上的分叉点。此后,时间偏好理论进入新古典框架。在该阶段,Fisher的心理学精华因不合时宜而湮灭,他的分析技术却为指数效用贴现理论铺平了道路。三、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完全理性与指数贴现模型20世纪上半叶,时间偏好理论进入新古典框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对心理学内容的剔除和对定量分析的推崇。Samuelson(1937)在其五页纸论文“Anoteonmeasurementofutility”里首次提出了规范的时间偏好模型------指数贴现效用模型,模型中他将Fisher的两期分析推广至多期,并将古典学者所关心的复杂心理影响压缩成一个固定的贴现率。该模型中个体对跨期消费束(ccTt,......,)的贴现的即期效用和表达为:Ut(ccTt,......,)=∑−=tTK0)()(cktukD+,D(k)=11kρ⎛⎞⎜⎟+⎝⎠(3.1)其中)(cktu+为各期效用函数,D(k)为指数贴现函数,故称指数贴现模型。此模型一经给出就因其优美简约的形式,并与人们的复利计算实践严格吻合,而广为流传。经过不断的完善,指数贴现模型已经非常精致。人们总结出它的一些重要公理假设和一些隐含的原则。可以说,违背了这些假设与原则,也就等于是违背了指数贴现效用理论。1、消费独立性假设。即经济人在时期T的效用与其他任何时期的消费独立。此假设相当于预期效用理论中的独立性公理,是昀为关键的假设;2、效用整合原则。即个体会将新的选择项与现有消费计划整合后再进行比较;3、固定贴现函数和固定贴现率假设;4、即时消费效用函数不变假设;5、效用独立性假设;6、正时间偏好率。即假定个体更喜欢尽早实现收益,推迟了结损失。很明显,固定贴现率是以完全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对这种理想的贴现率,Samuelson(1937)自己也承认并没有任何理论根据,其设定只是为了计算的方便。但由于迎合了一般均衡理论的结论,这种严格一致的时间偏好模型便成为新古典跨期决策分析的标准框架。四、市场“异常”:时间偏好不一致80年代以来,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运用高度控制的实验来推算“纯粹”的贴现率。然而,近20年来的研究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人们的贴现率随着时间长度、消费品性质、标的物大小的不同而变化,人们的时间偏好呈现出与新古典模型广泛的不一致,即所谓的“市场异常”。1、贴现率递减异常在Thaler(1981)的实验中,参与者获得15美元奖券,他们可以立即拿到15美元,也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再领取更多的钱,Thaler要求参与者写出他们愿意为推迟获得收入而要求补偿的金额,延长的时间段分别为一个月/一年/十年,结果,参与者对应要求的金额(平均)为20/50/100美元,按复利贴现计算的贴现率分别为354%、126%和19%,如下表:现在一个月一年十年15美元20美元50美元100美元贴现率345%126%19%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们的贴现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Benzion等人1992年在一群掌握了经济学基本知识的MBA学生中重做了类似的实验,剔除了偶然因素,得到更为平滑的贴现率,其结果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在实验中,参与者赢得40美元奖券,延长的时间间隔与对应要求的补偿额及对应贴现率关系如下表:现在半年一年两年四年40美元49.8美元55.7美元65.4美元107.5美元贴现率59.8%39.3%26.3%21.9%除了上面的实验之外,许多有关时间偏好的实证研究结果也都证明了这一点(MyersonJoelandLeonardGreen1995;KirbyandNinoMarakovic1995;Kris.N.Kirby1997)。贴现率递减明显与新古典贴现理论假定的固定贴现率相矛盾,表明人们时间偏好前后不能保持一致。2、时间偏好反转异常作为贴现率递减的一种结果,人们在实际选择时会出现短期选择与长期选择不一致的行为,即时间偏好出现反转。如人们会在今天的100美元与明天的110美元之间偏好前者,而在30天后的100美元和31天后的110美元之间,偏好后者(Gideon1995;Kirby&Herrnstein1995;Millar&Navarick1984;Strotz1956)。同样的间隔期(1天),同样的金额,由于决策时间坐标的不同,人们的选择截然相反。这一结果严重违反了指数贴现模型中的假设1:消费独立性假设。自Strotz(1956)提出此异象后,它对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的颠覆相当于Allais悖论和Friedman-Savage难题等在刺激行为金融学产生过程中的作用。3、其他异常除此之外,学者们发现市场上还存在的时间偏好异常有:量值效应:人们对小数目收益的贴现率要远远高于大数目收益(Green,AstridFryandMyerson1994;HolcombandNelson1992;Kirby1997;Loewenstein1987;ShelleyandMarjorieK.1993;Thaler1981);符号效应:人们对损失的贴现率比对收益的贴现率要低(Loewenstein,1992;L.D.MacKeigan,etal1993;Mischel.W,etal,1969;RedelmeierandHeller,1993);框架效应:人们对拖延实现收入要求的贴现率高于对得到加速愿意进行的支付的贴现率(Leowenstein,1988);负时间偏好:金额相等,人们宁愿在度假之前而不是在度假之后分期支付费用(Loewenstein,1991)等。量值效应与符号效应都违反了整合原则(公理假设2),说明人们并没有把新选项放入原有计划进行综合考虑,新选项的数值和符号特征就能影响贴现结果;框架效应除了违反整合原则之外,还与假定6即效用独立性假设相悖:即使各时点消费量相等,问题提出方式(框架)的不同,结果也会迥异,即效用的评价还依赖于消费的环境;负时间偏好显然与公理7相悖。至此,指数效用贴现理论的几乎每一个核心假设都被实证研究所驳斥,过于简化的固定贴现率和不变的效用函数已不能解释行为主体广泛的时间偏好不一致。除了这些直接推翻指数贴现模型结论的实验之外,在人们的实际消费行为中,也一直存在着许多用指数贴现模型无法解释的“谜”题,如吸毒上瘾、过度消费从而储蓄不足、过度饮食导致肥胖等等。这些短期选择与长期福利不一致的贴现异常的长期、普遍的存在,是对指数贴现导致的一般均衡的严重挑战。依据Kuhn(1962)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理论,一个主流理论对于起初的经验“异常”是可以通过修补来维持的,但当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不断积累,发展成理论“危机”时,理论范式的转换便成为必需和必然,指数贴现效用理论的命运或许正是如此。五、行为经济学解释:认知偏差与双曲线贴现模型与行为金融学一样,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的颠覆也是从承认行为主体的心理偏差着手。但与只能定性描述的古典派学者不同,行为经济学家利用了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技术,从而可以通过对这些心理偏差的数理模拟,成功地建立起更富解释力的规范模型。其中尤以贴现率递减和偏好反转现象解释昀为成功,该现象的根源被认为是人们的不耐心递减心理偏差,相应的技术路线为双曲线贴现
本文标题:时间偏好理论的范式转换:从指数贴现到双曲线贴现(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