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质量和密度-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第1页共14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质量和密度专项练习题知识点一:液体密度的测量1.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A.3.0×103kg/m310gB.1.7×103kg/m310gC.1.4×103kg/m320gD.1.0×103kg/m320g2.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3.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你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4.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容器的质量是g。第2页共14页5.李刚同学在配制盐水时,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左、右).天平调平后,其它操作都是正确的,称盐的质量时,使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b所示,然后将盐倒入量筒中,待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知盐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m3,盐水的体积是cm3,配制盐水的密度是kg/m3。6.小明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1)实验时应把天平放在台面上。(2)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3)经改进后,小明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明把下表填写完整。第3页共14页7.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天平、量筒、烧杯测量盐水的密度,其方法和操作过程完全正确。(1)小明已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150g,如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其他相关数据。请你帮小明把实验记录表格填写完整。(2)小红仔细观察量筒内壁,认为小明测量的密度值偏大,原因是。知识点二:固体密度的测量1.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3.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g/cm3。(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第4页共14页4.鼓浪屿郑成功雕像高15.7m,由多块花岗岩精雕组合而成,给你一个郑成功雕像模型,可放入量筒内,同时还给你一小块花岗岩样品,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1)用器材测小花岗岩的质量;(2)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小花岗岩的;(3)求出花岗岩的密度为ρ=;(4)用器材测郑成功雕像模型的高为15.7cm;(5)用量筒和适量水测出郑成功雕像模型的体积为100cm3;(6)则求出郑成功雕像的质量M=t。5.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g。6.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测量原理是。(2)图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填字母)。(3)由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g。(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kg/m3。(5)一只5.79g的纯金戒指,用图示量筒(选填“能”、“不能”)测量出这只戒指的体积。原因是:(ρ金=19.3g/cm3)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第5页共14页(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3)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叫做。第6页共14页参考答案知识点一:液体密度的测量1.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A.3.0×103kg/m310gB.1.7×103kg/m310gC.1.4×103kg/m320gD.1.0×103kg/m320g【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V1=1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30g;当液体体积V2=3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50g;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则:m总1=m1+m杯,30g=ρV1+m杯,﹣﹣﹣①m总2=m2+m杯,50g=ρV2+m杯,﹣﹣﹣②②﹣①得:ρV2﹣ρV1=50g﹣30g=20g,ρ(V2﹣V1)=20g,ρ(30cm3﹣10cm3)=20g,解得ρ=1g/cm3=1.0×103kg/m3,代入①得:30g=1g/cm3×10cm3+m杯,解得:m杯=20g。2.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第7页共14页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答案】B。【解析】小明的这个实验中,空烧杯的质量为14g,而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62g,故油的质量应为62g﹣14g=48g,故A选项错误。这个实验设计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故两者质量之差即油的质量。之后再把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量油的体积,这个过程中,由于油从烧杯中倒出时会有一定的残留,故量筒测出的油的体积会比原来烧杯中油的体积要少,故根据公式ρ=可知,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测出的密度就比真实值大了。3.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你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答案】D。【解析】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质量是不合适的,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很容易掉下来摔碎。4.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容器的质量是g。第8页共14页【答案】0.8;55。【解析】由题意得ρV1+m容=m1(1),ρV3+m容=m3(2)二式联立可得m3﹣m1=ρV3﹣ρV1,所以液体密度为,代入(1)式可得m容=m1﹣ρV1=67g﹣0.8g/cm3×15cm3=55g。5.李刚同学在配制盐水时,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左、右).天平调平后,其它操作都是正确的,称盐的质量时,使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b所示,然后将盐倒入量筒中,待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知盐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m3,盐水的体积是cm3,配制盐水的密度是kg/m3。【答案】右;19;60;70;1.1×103。【解析】由题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横梁向左倾斜,所以要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根据图a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可以知道盐的质量为:10g+5g+4g=19g,由图知量程的分度值为10mL,由图b知水面在量筒中的位置,可以确定水的体积为60mL=60cm3;将盐倒入量筒中,待盐完全溶解后,盐水的体积为V=70mL=70cm3,盐水的质量等于盐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60cm3=60g,从而得到盐水的质量为:m=19g+60g=79g,盐水的密度为:ρ==≈1.1×103kg/m3。6.小明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1)实验时应把天平放在台面上。第9页共14页(2)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3)经改进后,小明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明把下表填写完整。【答案】(1)水平;(2);小;(3)64.5;48;60;0.8。【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煤油的质量:m=m总﹣m0,煤油的密度:ρ==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量筒中的煤油不能全部倒入烧杯,量筒上有残留,导致质量测量偏小,密度偏小。(3)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ml=50g+10g+4.5g=64.5g,量筒中油的质量:m2=112.5g﹣64.5g=48g量筒中油的体积:V=60ml=60cm3油的密度ρ===0.8g/cm37.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天平、量筒、烧杯测量盐水的密度,其方法和操作过程完全正确。第10页共14页(1)小明已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150g,如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其他相关数据。请你帮小明把实验记录表格填写完整。(2)小红仔细观察量筒内壁,认为小明测量的密度值偏大,原因是。【答案】量筒壁上沾有水珠,所测盐水的体积偏小。【解析】(1)由图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1=125g+3g=128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2=150g﹣128g=22g由图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20ml=20cm3。盐水的密度为:ρ===1.1g/cm3。(2)从图上可以看出,在量筒的内壁上有一些小水滴,所以所测盐水的体积偏小,根据公式ρ=,计算得出的密度偏大。知识点二:固体密度的测量1.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答案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质量和密度-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2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