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1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经纬线特点。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记住这些数据: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0O纬线叫赤道)—90ON/S0O(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O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W,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OW和160OE分东、西半球中低高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2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7、利用经纬网定位。[重点]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3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21前后6.22前后9.23前后12.22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3、地球上的五带(课本: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第三节地图(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能判断大小)方向、(指向标、经纬网、习惯上)图例(课本P14图1.24)。2、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重点: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4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亚洲和大洋洲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西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北半球]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③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补充第一章内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两大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两大山系:(1)、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2)、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三章天气和气候必背知识点整理:李保胜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2)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5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是阴雨区,无云表示晴天。3、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大。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对人体健康越有害,影响越严重。4、人类活动对大气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为此,人类应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一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1)纬度分布: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4、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4、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受气压带风带影响: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安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3)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部地区降水少;(4)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⑥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第四节、世界气候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规律:类型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描述要素常用的有:气温、降水、风、云、雾等一般只用:气温、降水例词阴晴、风、雨、冷、热、雪、雹、雾、扬尘、沙尘暴终年炎热多雨、全年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特点时间短时间长时期变化常变化少变化联系均指大气状况: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6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2、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少,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3、寒带气候:(1)、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4、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和人种1.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不同。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现在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2.人口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增长快?原因是二战以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教育逐渐提高,国际环境相对稳定。所以人口增长快。4、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现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地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5、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欧洲人口以及北美洲东部的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6、哪些地方人口少?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7.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1)短时间内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均水资源减少,用地面积增加,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气候环境,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水资源危机。(2)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际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8.各国是如何协调人口问题的:中国计划生育;印度经济奖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法国是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鼓7励生育。9.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10.人种主要分布图:白种人:非洲北部,欧洲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7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