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建筑史--陵墓建筑
中国建筑史---中国陵墓建筑组员:陆大为魏方舟班级:20091021商朝陵墓商朝陵墓大都集中于殷墟附近洹水北岸侯家庄一带以及西北岗、武官村、后岗一带。现已发现20余处,墓的形状有“亚”字形和接近正方形两种。武官村大墓1950年进行了科学发掘,这是一座“中”字形墓,南北各有一条墓道,南墓道长15.6、宽5.7~6.3米,中间作“品”字形排列3个长条形马坑,各埋马4匹,此外还有1个跪葬人。此墓道长15米、宽5.2米,也呈“品”字形排列3个马坑。共杀埋了16匹马,在靠近西南侧马坑旁,还有1坑,埋了2个人。墓室为平面长方形,上口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自口至底深7.2米。墓室正中是椁室,棺椁和墓主人尸骨早已不存,椁室四周二层台上排列有大批殉葬人,东侧为17人,多为男性,西侧为24人,多为女性。她们都是全躯,有的还有木棺和随葬品,可能是墓主人的亲信、侍从和姬妾等人。椁室底部中央有一个长1米、宽0.8米的腰坑,坑内埋1名持铜戈的人,以上共计45人殉葬。在墓室上的填土中发现34个人头,总起来武官村大墓中殉葬人有79名之多。武官村大墓图片妇好墓•左图为妇好墓剖面,右图为其地面享堂复原想像河北平山县的中山国王墓群河北平山县的中山国王墓群,形制与商朝陵墓相仿。其中最大南北墓道通长110m,其上封土高大,封土半腰有回廊柱基和壁柱的遗迹,还有卵石散水及瓦件多种,说明其上原有建筑存在,性质则用于祭祀。墓中仅存遗物为一件铜板“兆域图”,面积98m×48m,厚1cm,其上刻有国王、王后陵墓所在地区---兆域的平面图,且依据一定的比例绘制,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陵园规划图兆域图从兆域图上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战国墓有着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且庄严肃穆,很符合陵墓群的气氛,高居的享堂如金字塔一般,很有纪念性,并且享堂建筑的体量,体现了等级的差别。台东西长达310m,高约5m,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中山国兆域复原想像图中山王陵中山王陵虽有围墙,但墙内的高台建筑耸出于上,四向凌空。封土台提高了整群建筑的高度,使得从很远就能看到,很适合旷野的环境,有很强的纪念性格,是一件优秀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战国时期这种把高台与享堂相结合的方法,对秦、汉两朝的陵墓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秦汉魏晋南北朝陵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建筑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西汉时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墓,它以黄肠题凑为墓室,较少使用砖石。自东汉起,墓室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结构,早期砖石墓为梁柱结构,稍晚则为砖石穹隆、拱券结构。秦、汉皆时兴厚葬,地面陵园形式相似,均在墓室地面上起巨大的夯土台作为陵台,陵台外围以数重围墙。三国时期战乱纷扰,很多陵墓均因葬有大量财宝而遭盗掘。于是在曹操提倡下,薄葬之风由东汉末年一直贯穿至南北朝,因此南朝帝陵的规模只与汉代太守墓相仿。黄肠题凑“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级别墓室的建筑方法。“黄肠”指柏木(其树心为黄色),“黄肠题凑”就是用柏木段一层层垒起木墙。砖墓由于木材不利于长期保存,更由于砖石技术的发展,所以逐渐发展了石墓室和砖墓室。战国末年,河南一代开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作墓室壁体。右图是比较典型的空心砖墓河南洛阳西汉空心砖墓内部画像石(砖)到了东汉,墓砖渐渐多为实心。表面亦雕刻风格独特的花纹和装饰图案,人们称之为“画像石(砖)”。其图案生活气息浓厚,造型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古代陵墓的宏伟作品,是中国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陵墓。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发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南朝陵墓特点:一、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二、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原因所致。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陵前标志南朝帝王陵今仅存一些陵前标志,如神道入口的神道柱(右图)、石兽、石碑等石刻。江苏南京梁萧景墓石柱唐永泰公主墓室遗址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下图是永泰公主墓的剖面,右图为其前室。明朝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长陵中国建筑发展历程朝代年代建筑特点建筑技术代表建筑或遗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1.干栏式建筑2.木骨泥墙隼卯技术出现1.浙江余姚河姆渡2.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迄今发现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最早的庭院式建筑长方形土台长面超前殷虚,晚商都城遗址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周制三朝五门中国第一四合院陕西岐山凤雏村春秋公元前776年~公元前476年高台榭、美宫室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581年含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城市规模扩大木工已有很高水平河北平山县的一块铜板错金银的“兆域图”秦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都城与宫殿均不遵周礼,采用“东西堂”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包括王莽新朝)都城与宫殿均不遵周礼,采用“东西堂”有温室、冰室,建筑技术进步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河北临章县邺城,有中轴线,有明确的分区两晋、南北朝公元265年~公元581年宁寺塔,是一座方形平面的九层木塔现存的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公元523年,是一座15层的密檐式塔,是我国地面之上真正的建筑遗存中最早的一座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有规划地建城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就是新建一座都城——大兴城遗存至今最著名的建筑是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是一座敞肩拱桥。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屋顶平缓、出檐深远造型庄重美观木构用料已具模数、斗拱功能分明,尤其是脊之下只用大叉手而不施侏儒柱。1.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2.长安县的兴教寺玄奘墓塔,此两座属楼阁式塔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60年苏州虎丘的云岩寺塔,原9层,现存7层,是八角形平面,双层塔壁的砖塔。南京栖霞山舍利塔也是此时期的遗物。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城市的里坊制被突破,拆除坊墙,临街设肆,沿街建房,形成开放城市。是中国城市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风格趋于精致绮丽,屋顶形式丰富多样,装修细巧,门窗、勾阑等棂格花样很多木构殿堂现存: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1102年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1025年现存最高砖塔: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木构有斜撑构件,结构合乎力学原理,水平已达相当之高。遗留至今的两处最著名的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公元984年),木塔。现存最大的木构楼阁的精品。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公元1056年),俗名应县木塔。现存年代最早且是独一无二的楼阁式木塔。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在中都兴建的宫殿被成为“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开中国建筑用色强烈之始。减柱造、移柱造之风盛行,被认为“制度不经”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内柱仅留两根,是减柱造的极端之例北京西郊的卢沟桥,长265m,是一座联拱石桥,桥栏望柱头上石狮子极多,以数不胜数著称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此阶段包括元、明、清元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元大都基本符合《周礼考工记》中所述的“王城之制”,布局上基本符合“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矩元大都规划周密,街道平直,市政工程完备,郭守敬引西山和昌平水源解决漕运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就是新建一座都城——大都城,多用工字殿,此乃继承宋代传统,多使用多彩琉璃、高级木料紫檀、金色红色装饰、壁上挂丝毛制品的帐幕等。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在用砖甃砌元大都的土城时,去掉北边不发达的五里,向南扩展一里北京有一条长7.5Km的中轴线,通过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址上建设北京城。紫禁城宫殿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是院落式建筑的最高典范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清代为团结蒙、藏民族,在西藏、青海、甘肃、蒙古等地修建了若干喇嘛庙。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改宋式的以“材”、“契”为模数的方法为以“斗口”为模数,简化了计算,标准化程度提高。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修建的“外八庙”结合山坡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建筑,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使中国建筑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清代在建筑上的最突出成就表现在皇家苑囿上。北京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园和在承德所建的避暑山庄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拉萨修建的布达拉宫、在呼和浩特修建的席力图召,都是汉藏混合式建筑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陵墓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7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