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一章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干预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心理健康第一节危机干预第二节第一节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1、健康定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生理+心理+社会适应(1948年)健康=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良好+道德(1989年)病理状态心理状态:(5-10%)压健康状态健康状态(10-15%)2、心理健康定义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健康: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情绪管理和谐人际关系悦纳自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人格完整、意志坚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心理健康状况1)心理健康2)一般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学业、就业、情感、适应……3)心理障碍:各类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贪食症等)、各类人格障碍(表演型、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等)、精神分裂症等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遗传脑外伤或化学中毒前额叶、海马、杏仁核----控制情绪左半球----语言优势;右半球----图形优势;生理技能障碍甲状腺----暴躁、敏感、波动肾上腺素过多----躁狂症太少-----抑郁症5-羟色胺----神经兴奋性递质2、心理因素认知情绪人格(人格类型、内控观和外控观、乐观和悲观)•A型人格,易患冠心病的人格类型:个性急躁、求成心切、善进取、好争胜•B型人格:休闲自得、不爱紧张、无时间紧迫感,不喜欢争强好胜,有耐心、能容忍•C型人格:癌症倾向性格:难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谨言慎行、常自责、怕失败;患病不求医,对人有戒心,无密切的人际关系;认命、生活无意义、无价值;和家人有很深的隔膜,有心事不向人倾诉。3、社会文化因素大众传媒、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中庸”,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自然”、“无为”,佛家的“缘”、“报应”和“命定”现代文化: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改革开放家庭环境父母的期望、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或应对压力的方式、经济状况等等学校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文化底蕴、人才培养方式、班级和寝室特点等等大学是什么?它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有着一切,我们前途什么也没有;我们正在直升天堂,我们也正在直坠地狱。----狄更斯(CharlesDichens,1812-1870)《双城记》第二节心理危机干预一、心理危机概念1、心理危机的定义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2、心理失衡状态:•1.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害怕、脆弱无助、难以接受、内疚、愤怒。•2.认知方面:注意力难以集中;不由自主的念头,如“都是我不好,我很没用”“人生好无常,迟早也会轮到我,我也逃不出同样的命运”;绝望“没有人能够帮到我”;严重的有时出现幻听,妄想,画面不段闪现。•3.行为改变: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或者拼命做事;回避他人;喝酒抽烟;发呆;发生对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4.躯体方面:有失眠、噩梦、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常见诱发事件a、情感问题b、学业问题c、就业问题d、家庭问题困扰,如父母离婚、病重、失去至亲等;e、受到校规校纪处罚,如因旷课、作弊、打架、偷窃等受到校规校纪处罚。f、灾难性事件:如:地震、火灾、水灾等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起火,四名女生跳楼身亡。缓解危机事件加重干预的自我支持技术:•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积极调整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现实,正式危机•暂时避免作重大决定干预的社会支持技术:•单位、学校或相关机构•朋友、亲戚•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或机构3、心理危机的干预•2002年12月,全国第一条专业的自杀干预热线开通。已经有近4000例高自杀风险的来电,经过有效干预成功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据研究,70%想要自杀的人会向亲友提及自杀想法。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但不能绝对预防•抑郁程度重(自杀的人80%有抑郁症状)•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自杀的危险因素•渴望结束痛苦•无助感•无望感•孤独感•矛盾情绪在任何时候,你实际能得到的资源都要比你想象的多得多!自杀想法的特征A、言语方面直接地反复地说:(可能以开玩笑的语气)我希望我已经死去!我再也不想活了!我该怎样死才能最好看?自杀前的预警信息间接、不分场合地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帮助我了!没有我,你们会生活得更好!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我再也无法忍受了!B、行为方面以前有过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的行为,或者他们认识的人中出现过自杀想着或者讨论自杀,收集与自杀有关的方式并与人探讨流露出绝望无助,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的内容出现与情绪有关的躯体特征: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等突然将自己的东西如日记本、珍爱的物品等送给他人,无缘无故向别人道谢、告别突然发生性格的转变。变得不安、焦躁、常常哭泣、行为怪异。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如,鲁莽驾车)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疏远。对兴趣,爱好,运动,工作等丧失了兴趣。对自己的身体,着装打扮丧失了兴趣。以上的危险征兆越多,自杀的可能性越大。避免陷入的误区•谈论自杀的人不会去自杀•自杀者非常想死•让一个人谈论他自杀的想法,会有可能引起他自杀避免陷入的误区•自杀危机的改善意味着自杀危险的结束•自杀是遗传或命中注定的•所有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有精神疾病2008年高校共发生社会安全类事件45起,涉及学生47人,造成36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居首位的是自杀事件,共23起,造成19人死亡,4人未遂;上海市教委昨天发布2009年度本市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起,造成24人死亡,其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占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2010-03-1907:55:00来源:文汇报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照镜子心理咨询师=拐杖个别心理咨询(面谈咨询)服务,周一至周五都有咨询接待,本校学生免费提供短期团体心理训练提供个别心理测试服务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组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服务简介:咨询师为来访者保守秘密;来访者如不愿暴露本人身份,可以匿名或以假名代替。来访者可以预约,预约时间确定后应准时到达。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6:30地址:后勤楼314电话:67703561邮箱:xlzxsift@163.com中心网页: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介:小组活动:主题:相互认识
本文标题:第一章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