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从党风建设角度看陈云的民生思想
从党风建设角度看陈云的民生思想陈云的民生思想,是与他的党风建设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陈云既做过党的工作,也做过经济工作,对党风建设和民生问题都有过长期而深入的思考,阐述过大量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党风建设思想和民生思想。他的民生思想既是他经济思想的一部分,也是他党风建设思想在经济工作中的鲜明体现。陈云的党风建设思想十分丰富,而其中围绕的一个主要问题或核心问题,就是党如何做到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时时处处关心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深刻理解他的民生思想,弄懂其中的真谛,需要同他的党风建设思想结合起来学习和研究。1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看待民生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民生问题主要是指关系人民群众当前利益、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党无论领导革命还是建设,当然都是从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出发的,但如果不考虑人民的当前利益、切身利益,即忽略民生问题,革命和建设也是搞不好的。早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党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在延安时期他又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陈云十分赞成毛泽东的这些论断和认识,他在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说:“当权的党容易只是向群众要东西,而忘记也要给群众很多的东西。”“我们要注意群众的切身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是发动群众的关键。”“不仅要帮助群众解决大的问题,也要帮助群众解决小的问题。”“我们帮助了群众,群众就会积极、热情地来帮助党和政府的工作。”不难看出,毛泽东和陈云所讲的要关心群众的痛痒,要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要注意群众的切身问题,要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小问题,都是事关人民当前和切身利益的问题,也即民生问题。陈云主持财经工作后总是强调民生的重要性,始终要求把民生问题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固然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但更深层的考虑,还在于党执政后如何做到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并时时处处关心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1956年,陈云兼任商业部长,提出做好商业工作一定要加强政治观点和群众观点。他说,即便是卖鸡、卖蛋也有政治意义,“商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六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广大的城乡人民对我们是否满意”。1957年,他在13个省、市蔬菜会议上又指出:“保证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是城市人民的普遍要求。购买力愈低的人,对这个问题就愈关心。”“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其意义绝不在建设工厂之下,应该放在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村政策出现“左”的偏差,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1961年,陈云通过在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的调查,提出我国的集体耕地占全部耕地的90%以上,再增加一点自留地比重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他说:“在当前农民口粮不足的情况下,农民最关心的不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而是‘吃饭还是吃粥’。多分一点自留地,可以使农民多得一点口粮,对巩固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好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我国工业化建设是在经济尤其是农业十分落后的条件下起步的,带有很大的突击性,因此农业生产特别是商品粮供应,长期跟不上工业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前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要说民生,这是最大的民生。对此,陈云始终高度关注,提出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库存锐减,许多地方出现浮肿病、非正常死亡和人口外流等现象。他顶着被扣上修正主义帽子的风险,向中央提出从西方国家紧急进口粮食的建议,并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为了尽快摆脱粮食供应的被动局面,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他又顶着风险,直接向毛泽东提议,在部分困难地区暂时实行包产到户、分田到户的主张。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面对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一些群众尚不能满足温饱的情况,他直率地建议今后三五年每年进口2000万吨粮食。他说:“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陆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政策,加上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大规模进口粮食和化肥,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焕发,粮食连续4年增产。但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下降,加上农村和农业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误以为粮食问题已经过关,提出农民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政府不必再管的主张,结果出现上下都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针对这个问题,陈云反复提醒大家绝不能因为发展经济作物而挤掉粮食生产,并在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警醒地提出,要注意农民对种粮不感兴趣的问题。他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片面强调“无工不富”,忘记了“无农不稳”。全国10亿人口要吃饭穿衣,既是很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很大的政治问题。正所谓“无粮则乱”,千万不能低估粮食问题。就在他讲话的当年,粮食总量减产,而且连减4年,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粮食价格的上涨,导致一系列生活必需品价格跟着上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事实深刻说明,民生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我国社会大局稳定。2处理好基本建设与民生的关系社会主义的重工业建设,特别是其中的基本建设(也即基础建设),不可能马上解决人民的当前利益、切身利益问题,但它关系到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如果不搞,人民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然而,凡事皆有度,如果基建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势必损害人民的当前利益、切身利益,影响民生。因此,陈云一向主张,基本建设和民生问题要兼顾,兼顾还是没兼顾的衡量标准是:第一,看对民生必需品的生产是否安排在基建之前;第二,看基建规模的大小是否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1957年,他在《红旗》杂志上发表文章,题目就叫《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文章指出:“在财力物力的供应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必须先于基建,这是民生和建设的关系合理安排的问题。”对于制定“二五”计划的指导方针,他提出:“必须使人民有吃有穿”,“要从有吃有穿出发”。他说:“经济不摆在有吃有穿的基础上,我看建设是不稳固的。”在经过“大跃进”的曲折后,毛泽东对于陈云的上述主张,表示出了十分肯定的态度。他在1959年一次中央会议上说:“过去陈云同志提过:先市场,后基建,先安排好市场,再安排基建。有同志不赞成。现在看来,陈云同志的意见是对的。”1962年,中央针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决定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并恢复中央财经小组,由陈云任组长。陈云提出,为了照顾民生,要对年度计划作相当大的调整,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指标要“伤筋动骨”,再不能犹豫了。对此,周恩来表示坚决支持,还当场口占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1979年,党中央同意陈云关于用两三年时间再次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国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由于调整初期党内认识不统一,行动不得力,致使不仅没有将1979、1980两年基本建设规模压下来,而且财政收支出现严重赤字,导致货币超发,物价大幅上涨。陈云在1980年12月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指出:“这种涨价的形势如果不加制止,人民是很不满意的。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他关于“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的著名论断,就是在那次讲话中提出的。在讲话中他还指出:“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他这里所说的“左”,主要就是指经济建设上要求过高、过急,因而忽视了民生。他后来曾说过,他那段时间的很大精力用在了“砍项目”上。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过急,陈云也是不赞成的,认为这样会影响基本建设的投入,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从长远看同样不利于民生。改革开放初期,一度出现提倡高消费、滥发奖金和随意提高福利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收和企业折旧、技术改造资金的提留。针对这种偏向,他用形象的语言指出:“从全局看,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吃了之后,还有余力搞生产建设,国家才有希望。”1988年,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掌握一定的幅度,不能过高、过快。还是那两句老话: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他不同意提“人民生活现代化”的口号。他说:“当四个现代化实现的时候,人民生活水平必有提高,而且提高的程度不会小,但还不能同美、英、法、德、日等国相比,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其中大部分是农民,那样比是办不到的。现代化应以最先进的工业为标志,这毫无疑问是可以完成的。”对于他的这个思想,曾经有很多人不理解。然而,后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追根溯源,或多或少都与此有关。3处理好改革与民生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民生,虽然在本质和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但部分时间段、部分情形中也有不完全一致的一面。改革的一个目的是使经济工作尤其是金融、物价等经济手段更加符合经济规律。这当然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但金融、物价改革牵涉到千家万户,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尤其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害到群众当前利益、切身利益。因此,陈云历来主张,改革绝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为消除旧中国通货膨胀造成的后遗症,新中国一成立就考虑进行货币改革。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已根据陈云指示着手发行新币的技术准备。当时正值全面学习苏联,陈云对苏联经验一向非常重视,但他认为要结合我国实际有选择地学习。比如,在他看来,苏联1947年搞的货币改革,在新币换旧币的办法上,按照不同阶级、不同所有制,区别现款和存款,采取不同兑换比率,并限定兑换时间,损害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和边远地区居民的利益。因此,新中国的货币改革没有盲从苏联的改革方法,而是不分阶级,统一采用一万比一的兑换比例;以新币换旧币,不限时间,直到将旧币全部收回。为了做到慎之又慎,我国直到1955年3月才宣布货币改革。由于改革办法合情合理,受到各界群众热烈拥护,进展十分顺利,仅用3个月时间就在市场上完全收回了旧币。财政金融工作中的这一成功范例有力说明,改革只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设想周到,准备充分,照样可以不妨碍民生,不损害群众的当前利益和切身利益。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棉花价格节节攀升,棉布价格却始终没有提高,造成纺织企业赔本经营的问题日益严重。有鉴于此,国务院在1982年制定了纺织品价格调整方案,向陈云征求意见,并派负责同志向他作了汇报。在陈云了解到调整方案实施后,尽管棉布价格有所上涨,但化纤价格却有所下降,因而纺织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后,明确表示赞同。1984年,国务院就价格改革提出整体设想,并征求他的看法。他指出,现在确实是实施价格改革的有利时机,应该稳步推进,并可以借鉴此前棉布提价、化纤降价没有引发市场波动的成功经验。可见,陈云并不是不赞成价格改革,只是不赞成破坏物价水平总体稳定、降低人民生活、引发社会动荡的那种改革。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界提出“按经济规律办事”,陈云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但他同时指出:“在许多方面,在一定时期,国家干预是必要的”,因为“我国是低工资制,如国家不补贴,就必须大大提高工资……我看现在还是国家补贴、低工资的办法好。不补贴,大涨价,大加工资,经济上会乱套”。1981年,他审阅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稿,建议把讲“物价与价值要一致”的话删去。他说:“这个话写上去,会引起调高价格的猜测,弄得人心不安。价格与价值应当符合,但是现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不能不背离。比如,进口粮食是要贴钱的,即使按照粮食进口价卖,我们还要贴钱。然而,粮食赔了钱,市场稳定了,市民有肉吃,有菜吃,使我们有时间搞体制改革;另外,经济作物发展了。钱从那里赔了,又从这里拿回来。”“如果粮食不补贴,市场就要大波动。”他还说,假如马克思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也会赞成保持一种合理补贴的社会主义,即小的方面不合理,大的方面仍然是合理的”。现在,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价格补贴在逐步减少,但无论消费环节还是生产环节,很多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物价和弱势产业的扶持措施仍
本文标题:从党风建设角度看陈云的民生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0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