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与全科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班XXXX1021全文案例分析电子版
主要内容一、全科医生的几个概念二、全科医学发展与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三、医学教育改革和全科医生培养四、本省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的几个概念■(一)全科医学■(二)全科医疗■(三)全科医生(一)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学/家庭医学)(generalpractice/familymedicine)◆概念: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在国外,确定为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专科与全科的区别专科医学全科医学特点:■范围广、内容丰富、学科有交叉,应用一体化(integration);■哲学方法是有科学基础的整体论;■强调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长期负责式照顾;出现时间:国外20世纪60年代(69年);国内20世纪90年代(93年);(一)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学=3P3C3P:初级保健;以患者为中心;预防3C:综合;连续;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全科医学是以症状和健康问题为导向临床学科(二)全科医疗概念§概念: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医疗卫生保健的医学专科,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和行为科学等多个专业,服务对象涵盖所有年龄、性别、各种器官系统及各类疾病的实体。§特点:持续性、综合性和个体化;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防疾病与维护健康;长期负责式照顾;以社区场所为平台,协调社区内外卫生资源;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病人,亚健康状态的人,健康人)(二)全科医疗概念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主要区别全科医疗专科医疗服务人群较少而稳定大而流动性强(1:2500)(1:5万-50万)照顾范围宽(生物心理社会)窄(系统/器官/细胞)疾患类型常见问题疑难急重问题技术适宜技术,价廉高新技术,昂贵责任持续性间断性服务内容诊治防保康教一体化医疗态度健康为中心全面管理疾病为中心救死扶伤人为中心,医生为中心,病人主动参与病人被动服从(二)全科医疗概念全科医疗特点:全科医疗:不变的人群,变化的疾病;专科医疗:不变的疾病,变化的人群;固定的人群,从胎儿到坟墓的医疗照顾。(三)全科医生概念(generalpractitonger/familyphyscians)概念: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职能:(五星级医生)【首先是医生】§有效的诊疗者(基本医疗);§有效的协调者(医际、医患、医护及社会其他资源调)§有效的沟通者(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有效的管理者(团队管理、健康管理者等)§有效的理财者(守门人、健康监护人)(三)全科医生概念(generalpractitonger/familyphyscians)使全科医生不能成为“医院”医生§专科医生的特征:(以老龄妇女骨折为例)关注疾病和治疗;片段性服务(只关心院内);尽快出院;实行团队服务方式;有天之骄子优越感;(医学科学家)§全科医生的特点:疾病早期的、未分化的病症;病人的健康和完好状态;预防服务和健康社区工作;关心患者本身和所处的环境;获得的支持和资源往往比较有限;(医疗服务者)(三)全科医生概念(generalpractitonger/familyphyscians)§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执业方式上差异:临床思维全科医生:系统的整体性思维,以症状体征为导向;专科医生:求证的解析性思维,以实验证据为导向;临床技能全科医生:基本常用技能为主体专科医生:特殊诊疗技术为主体团队服务全科医生:团队服务,一肩担几家;专科医生:院内团队服务,以我为主;服务对象全科医生:抓住固定的人群;专科医生:吸引更多的病人;(三)全科医生概念(generalpractitonger/familyphyscians)§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小病能诊治,大病能识别,健康能管理(三)全科医生概念(generalpractitonger/familyphyscians)■全科医生认识上需要理清的几个误区◇全科医生是万能医生;◇全科医生是万金油医生;◇全科医生是医疗服务体系中低层次医生;◇全科医生主要是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生;全科医生有明确执业范围和专业要求,是临床医生中一个类别而不是一个层次,即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更不能妄加菲薄贬低,同时要紧紧把握全科医生是临床医生这一基本观念。全科医学发展与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全科医学发展简述■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一)全科医学发展简述■国外全科医学发展(1)§1966年第一批全科/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启动。§美国将通科改为家庭,即家庭医生、家庭医疗和家庭医学,1969年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成立了国家级家庭医学专科委员会,标志着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学科的确立,在美国家庭医学被批准为第20个医学专科;§英国等国家名称未改,但也建立了新型学科及其培训制度,香港将将“general”改译为“全”,以示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国外全科医学发展(2)(一)全科医学发展简述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学(WONCA)1972年于墨尔本成立发展趋势:-50多个国家拥有国家级全科医生学术组织和全科医师培训项目-WONCA现有正式成员组织65个,代表着世界上15万多名全科医生WHO和世界家庭医生医生组织共同指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1:1平均每2000人口应该有一个全科医生,才能满足基层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世界家庭医生学会WorldOrganizationofFamilyDoctors■国外全科医学发展(3)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医学毕业生中已有30%~40%选择全科医疗作为终生职业加拿大、英国的医学毕业生约有40%~50%选择全科医疗(全科医疗)作为终生职业(一)全科医学发展简述■我国全科医学发展(1)§1989年,首都医科大学成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进行全科医师培训试点,召开第一届北京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北京第一家GP诊所成立;§1993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全科医学分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2000年,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设在首医大;§2003年,全国医师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一)全科医学发展简述■我国全科医学发展(2)2000年-2005年2005年-2009年教育培训启动基本构架形成期教育培训推进城市社区推进期2010年-2015年培养制度形成城乡统筹推进期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发展历程(一)全科医学发展简述■我国全科医学发展(3)§200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定聘用办法,加强岗位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2006年,人事部、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全科医学、社区护士的教育与学科建设,对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聘用以及人才队伍稳定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一)全科医学发展简述■我国全科医学发展(4)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颁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卫人发〔2011〕15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全科医生培养从城市社区向农村社区延伸,覆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一)全科医学发展简述(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国务院于2011年7月1日颁发《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标志着全科医生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培养、使用、激励制度,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实施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执业制度(核心)(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责任落实到医生责任个人)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基础)(规范培养制度+过渡时期培养)全科医生激励与保障制度(关键)(执业报酬、补助政策、职业发展等)建立相关保障措施(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5+3”模式五年本科教育;三年规范化培训§统一规范化培养内容;§统一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标准;二种方式三个统一一个模式基层在岗转岗培训;定向生技能培养;提升基层人员学历;医院医生服务基层;四条途径■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全科医生执业方式的改革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在群众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每个团队控制在2000人左右。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以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包括诊所等)。服务关系服务方式服务平台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机制和全科医生首诊制,多点执业方式等作为该执业方式的保障。(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全科医生服务收费和相关激励措施签约人数收取服务费(医保+公卫+个人)门诊收费(非约定服务+非签约居民)服务收费劳动报酬政府举办机构人员:工资+绩效(津贴等)非政府举办机构人员:服务合同(机构)服务协议(居民)优惠政策艰困边远地区补助政策;职称晋升政策;岗位聘用特岗政策;人才流动政策(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实施进展情况2011年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召开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会议推进全科医师和卓越医师的培养卫生部组织拟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2012年2月)全国已有陕西、青海、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市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实施意见(方案)》。(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实施进展情况◇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首批9个配套文件即将出台§《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下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内容和标准》(已下发);§《全科医生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和管理办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期间人员管理办法》;§《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欠发达地区全科助理医生培养内容和标准》(已下发);§《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特岗项目实施方案》。三、医学教育改革和全科医生培养(一)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进展(二)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一)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进展1976—至今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状况1977年恢复高考;198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1995年,教育体制改革;96年《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开始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1988年,开始试办7年制;2004年开始试办8年制;初步构建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终身教育体系(一)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进展■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医学目标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与岗位需求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医学教育发展与卫生事业发展出现结构性不平衡;◇医学终身教育尚未真正融入到卫生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生涯中;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会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不恰当使用。当今
本文标题: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与全科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班XXXX1021全文案例分析电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8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