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2、作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3、诗的结尾四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名句,试描绘画面。选一角度(如表达手法、语言运用)赏析。画面: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绕起来,青山在村庄四周远远地横斜。赏析:(1)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两句诗运用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相互对应,十分工整。(3)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描画出村外青山又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强)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流露出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回归自然的情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的禅房。2、“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使这肃穆地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主要围绕反衬或以声衬静的写法来回答)3、作者着力描写了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淡泊)情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说说“争”和“啄”的妙处。答:“争”运用拟人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啄”描写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描绘出莺燕的动态,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说说“几处”“谁家”精妙之处。答:“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3、赏析诗句(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答:写花草,画面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马在浅草地上走的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神智迷乱。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沉醉于美景的春游的人们的感受。(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性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作者有意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4、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以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用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景象。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静静的水面上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的江天上。2、说说“阔”和“悬”的妙处。答:“阔”字表现出“潮平”,“悬”字写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风儿高悬。“阔”和“悬”传神的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3、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感情。答: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4、任选角度,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5、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大意。答: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6、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答:“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和无限的思乡之情。2、前三句描绘了九种景物,生动的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描绘这幅图画。答: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纷。带着满身的疲惫,我骑着羸弱的瘦马,独自在古道上缓行。绕过缠着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鸦雀在树梢盘旋,时时悲啼。走过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桥畔稀疏的村社里,几户人家已升起了袅袅炊烟。3、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举一例简要分析。答:(1)运用了寓景于情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悲苦之情。(2)运用了静景和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戚。(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他总是悲哀凄惨的啼叫着,暗写诗人的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以月作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远行的友人的无限关心、思念和同情。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以及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的郁闷、孤寂。2、三、四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就以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欢乐。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煞是空冷愁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或迷茫、悲凉的特点)。2、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3、谈谈最后一句中“犹”的表达效果。答:“犹”是“还”的意思。灯火通明中歌女在江岸边,还高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歌女为人作乐,哪知亡国之恨,而当权者却醉生梦死,制国家危亡于不顾。作者借古讽今,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字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作者对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心和深切忧虑。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这首词中最为人称道,又最能确切地表达词人浓重而深沉的伤春怀人之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独”字的含义。这“独”字表现了词人孤寂、失意的情怀,是他因怀念友人而抑郁伤感心情的表现。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落花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4、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在暮春对酒当歌,面对旧日景物触发了伤春感时,孤寂失意的情怀。5、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情景。答:赋一曲新词饮一杯美酒,在和去年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亭台楼阁里,感伤着物是人非。6、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千古奇偶”进行赏析。答: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让人无可奈何;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在此安巢的旧时相识吗?伤春感时的惋惜与欣慰交织,蕴含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美好的事物会同时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虚无。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雁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1、“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一句哲理深刻,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或:启迪人们面对困难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2、试分析“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一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53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