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学的考试重点的知识点
实用标准文档精彩文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复习范围】第一讲宏观经济学绪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方法:总量分析。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GDP(或GNP)的含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境原则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原则【2.GDP(或GNP)的三种核算方法和GDP折算系数;】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获得,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按支出法计算GDP,包括以下几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出口X—进口M)GDP=C+I+G+NX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GDP等于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折算系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及其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消费+(净投资+重置投资)+净出口(2)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NDP=GDP-折旧额(3)国民收入(NI)------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注: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4)个人收入(PI)------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PI=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4.国民收入核算中恒等式。】(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Y):用Y来表示国民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从支出角度,把企业库存的变动看作存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Y)等于消费(C)加投资(I),即:Y=C+I从收入的角度,把利润看作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国内生产总值实用标准文档精彩文案Y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C,另一部分当作储蓄S,即:Y=C+S由于:C+I=Y=C+S,就得到C+I=C+SIS这就是两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注入量漏出量(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的主体构成:企业、家庭和政府政府的经济活动是: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向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和转移支付)。税收(T0)政府购买支出(G)转移支付(Tr)净税收(T):T=T0-Tr支出角度:Y=C+I+G收入角度:Y=C+S+T(3)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的主体构成:企业、家庭、政府和对外经济关系。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是对外贸易:进口(M)和出口(X)净出口=出口(X)-进口(M)支出角度:Y=C+I+G+(X-M)收入角度:Y=C+S+T+K第三讲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消费函数分析法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y=c+ic=a+βyI=i(自发投资)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只要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得出均衡的国民收入。(二)储蓄函数分析法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i=s(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s=y-c=-a+(1-β)y解方程组得:均衡的国民收入:【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三部门经济主体:居民、企业和政府。从总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即:Y=c+i+g从总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则包括消费、储蓄和净纳税额(总税收-政府转移支付)Y=c+s+t因此,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c+i+g=c+s+t削去两边的c,得:i+g=s+t--此式即是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的条件。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定量税:即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用t来表示;另一种是比例所得税:即随着收入量增加而增加的税收量,用ty来表示。为简便起见,凯恩斯只讨论定量税的情况。【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及其几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存在着一条基本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c=c(y)消费曲线或c=a+βy线性函数储蓄函数: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储蓄函数的推导:设消费函数c=a+ßy实用标准文档精彩文案因为s=y-cs=y-a-ßy所以s=-a+(1-ß)y(线性储蓄函数)其中,(1-ß)代表边际储蓄倾向。储蓄随收入增加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C)同可支配收入总量(Y)的比值。APC=C/Y因β是MPC,a和y都是正数,因此,a/y0,所以APCMPC。随着收入增加,a/y之值越来越小,说明APC逐渐趋近于MPC.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c)同可支配收入增量(y)的比值。(0β1)MPC=c/y=β若收入增量y和消费增量c均为极小时,上述公式可写成:MPC=dc/dy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值。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值。APS=s/y=(y-c)/y=1-APC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MPS=s/y=(y-c)/y=1-c/y=1-MPC=1-ß【4.乘数理论: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计算公式】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用k表示投资乘数:ki=y/i因ye=(a+i)/1-β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增加到(i+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dy/di=1/1-β即:y/i=1/1-β投资乘数:ki=y/i=1/1-β=1/1-MPC=1/MPS可见: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大,或边际储蓄倾向小,则乘数就越大;反之,则乘数就小.政府购买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以Δ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Δy表示国民收入变动,K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则Kg=y/g=1/1-β(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相等)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有了政府转移支付后,yd=y-t+tr)税收乘数:Kt税收乘数,税收乘数为負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的减少而增加。计算公式: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用Δy代表政府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则:平衡预算乘数kb等于1比较以上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可以看到第四讲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1.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含义、分类;投资函数】投资含义:生活中投资:不仅包括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和住宅建设投资,还包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APC=cyyyy-1ktr/////,///ktrkgktkg实用标准文档精彩文案经济学中所指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及新住宅的建筑等。而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只是资产权的转移,不是资本的增加。下面所讲的投资:就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即实际资本的增加。投资分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投资和存货投资。投资函数:I=I(r)=e-dr式中,e为自主投资,-dr即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投资需求曲线(称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投资与利率的函数关系用平面图表示,即为投资需求曲线或称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2.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含义、IS曲线斜率和位置的决定;】IS曲线的含义: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I=S),一条用来反映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是从投资与利率(投资函数)、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储蓄函数)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储蓄等于投资)中推导出来的。如下图所示:IS曲线的斜率:由上可知,如果知道了一个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从而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就可以求得IS曲线。IS曲线的斜率取决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这从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可以看出。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上式可化为:此式为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y前面的系数dr/dy=-就是IS曲线的斜率,它取决于β和d。【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凯恩斯陷阱】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谨慎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变动有负向关系)。凯恩斯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再去购买有价证券,都要留在手中,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限大;这时候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3.LM曲线的推导和经济含义;】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定义及代数表达式货币市场要达到均衡,必须使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即:m=L=L1(y)+L2(r)=ky-hr从上式中可知,当m为一定时,L1增加时,L2必须减少,否则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L1是货币交易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L2是货币的投机需求,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国民收入增加使L1增加,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相应下降,从而货币投机需求增加,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当m给定时,m=ky-hr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由于货币市场均衡时,m=ky-hr因此:这两个公式都可以表示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4.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收入和利率的计算;】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s(y)IS曲线:或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L(y)+L(r)LM曲线:d1-hm-hkyrkmkhry或hm-hkyrkmkhry或实用标准文档精彩文案【5.宏观经济的非均衡状态的调整】只要投资、储蓄、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给的关系不变,任何失衡情况的出现也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趋向均衡。IS曲线和LM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区域:I、II、III、IV,在这四个区域中都存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如区域I中的任何一点,一方面在IS曲线的右上方,因此有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另一方面又在LM曲线的左上方,因此有货币需求小于供给的非均衡。其余三个也都是非均衡的。各个区域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组合的IS和LM非均衡状态,会得到调整.IS不均衡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的考试重点的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4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