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十章运动性疲劳
第十章运动性疲劳第一节运动性疲劳的概述一、概念运动性疲劳:机体不能将其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二、分类(一)按疲劳发生的部位分类1、中枢疲劳(脑力)2、外周疲劳(体力)(二)按身体整体和局部分类1、整体疲劳(如:马拉松运动、足球运动等)2、局部疲劳(如:十字支撑)(三)按运动方式分类1、快速疲劳(力量速度项群项目)2、耐力疲劳(体能类耐力性项群项目)三、运动疲劳的发生机理1.能源耗竭(运动时机体能量消耗过多)2.代谢产物堆积[肌肉活动时释放出来的酸性物质(如乳酸、CO2和丙酮酸等)]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体内各种物质失去平衡,造成机体水盐代谢紊乱)4.保护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因高度紧张的精神活动而造成功能下降)以上为经典的运动性疲劳的四种学说。.5.突变理论能量、力量和兴奋性等因素的三维空间关系突然发生改变。6.自由基学说长时间剧烈运动产生过多自由基使膜受体,离子通道,膜蛋白酶以及膜的液态性,流动性发生变造成对膜的通透性改变,影响肌肉,心肌和肝脏和红细胞以及其他脏器的功能,从而使整体运动能力下降。7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共同的介质(共同的生物信息语言)对他们自身的功能,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长时间剧烈运动刺激该网络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伴随身体机能的剧烈变化.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过程1、超量恢复学说2、应激学说第二节判断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对运动性疲劳程度的判断,一般应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评定:第一、自觉症状:如疲乏,头晕,心悸,恶心等。第二、客观体征:如面色,排汗量,呼吸,动作,注意力等。第三、客观指标: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肌肉力量、肌肉硬度、肌电图、心率、反应时、肌腱反射、肺活量、血压、尿蛋白等)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1、整理活动(1)慢跑和呼吸体操(2)肌肉、韧带的拉伸练习2、睡眠应严格遵守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为8~9H/D,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增加。3、积极性休息如散步,听音乐,看演出,下棋,游览等。4、营养与药物补充营养:补足热能,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口服药物:口服VitB1、C、B6、E和中药5、物理疗法按摩、温水浴,局部热敷和桑拿浴等。6、氧气和负离子吸入法吸O2(促进乳酸氧化)、吸负离子(提高N系统的兴奋性)7、心理恢复法包括心理调整,音乐疗法、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等作业:1、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消除疲劳的方法。
本文标题:体育保健学课件第十章运动性疲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5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