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青蓝工程”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田雪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一知识、某一事情感兴趣,他才有可能学好它、做好它。读书学习也不例外。汉语虽然是我们的母语,但由于语文学习见效慢,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劳动,所以一些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我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因此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绝对不是只是谈大的道理,空洞的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培养阅读兴趣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学为乐,从而感到快乐与满足。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总是特别感兴趣。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不断地更新、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励学生更充分的参与到新的课堂活动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果老师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那就会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在课堂上重复使用,让它程序化,也会让学生觉得缺乏新意,慢慢失去好奇心与求知欲。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体裁课文的教学、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单元、每篇文章、每节课的阅读都有新意,让学生有新鲜感,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主要的是要有新的阅读角度和新的阅读体验。比如同样是指导学生的小说阅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小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可以从分析小说的情节入手,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可以从分析环境描写入手。切入点不一样,阅读的角度不一样,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抓住了小说的三要素。只要能出新意,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阅读中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是古人和外国人的作品,距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很遥远,即使是一些现代作品,与学生仍然有距离,因此,我们老师要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使学生获得一些真实的阅读体验,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让课堂充满趣味。如果课堂充满趣味性,就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语文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我们总可以找到其趣味所在。当然文学作品更容易教出趣味来,而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教学就不太容易做到。但只要我们教师抓住祖国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仔细咀嚼、推敲,体会文章里的“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样能感觉到趣味盎然。知识本身就有趣味,它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了解了学生在阅读方面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的内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学生的头脑,他们就会被吸引,沉浸在求知的乐趣中。比如阅读说明文,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怎样预防非典、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什么是绿色消费、什么是网络平台、为什么涂改液对人体有害、怎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等等,学生很乐意读这样的文章,因为他们懂得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还可以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他们乐在其中。一堂课的导入语就像一篇文章的开头,应做到“先入为主”,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课中要注意一张一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的结尾力求余音缭绕,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我们还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如体验型、自主型、探究型、讨论型、积累型、合作型等)和各种阅读方法(如直观演示、抓点拎线、再现意境、激发感情、形成悬念、讨论答辩等),也可以充分调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终达到入耳、入目、入心的目的。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最好能做到鲜明、生动、形象、幽默。如果老师的语言干瘪、苍白,就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另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饶有趣味,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三、让学生带着情感阅读。一篇好的文章,能让学生觉得常读常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类名篇佳作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能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教学时,我们老师要充分注意和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讲、读、想,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的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于我之口、如出于我之心。教师自己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让自己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和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或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丰富和充实作品中的形象,真正地把作者寄予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就变得有血有肉,不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记叙的人和事、所描写的景和物、所倾注的情和意,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文字”是文章表面呈现的,“情”是文章内在蕴涵的,学生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刻领悟。要让学生动情,首先老师自己要真正动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如果老师能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学生就会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就会觉得煞有趣味。当然,这样的课并不是经常性的会上,而要因教材而异,主要是一些抒情性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总之,来不得半点勉强。四、让学生带着思维阅读。学生智力活动的本身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尽的源泉。”的确,随着中学生大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他们接触事物的日趋广泛,他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他们思维的锻炼和发展。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认读文字开始,进入到思想内容的理解,片刻离不开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使他们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比如阅读议论文,学生可以学到有关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尊重学生的个性,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他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强调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阅读有兴趣,才会入迷、才会钻进去,才会学有所得。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本文标题:青蓝工程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6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