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专题19文明与家园2019年中考真题道德与法治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19文明与家园考点1守望精神家园1.(2019·北京)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园以“四合院”为核心景观,让全世界从一个“小院落”品味“大北京”。这是因为北京“四合院”①承载着老北京的民俗民风②展示了北京的开放与包容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④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北京“四合院”是中国民俗民风的代表,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全世界从一个“小院落”品味“大北京”,是在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①④观点正确;在和外国文化交流时我们要保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但题文中没有体现中外文化交流,②③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B。2.(2019·北京)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的入选家庭,有的爱书惜书,藏书万卷;有的经济不宽裕,但是酷爱读书,努力改变人生;有的几代同堂共同读书,美名远扬;有的热心阅读推广,举办阅读活动,传播阅读理念。可见,“书香之家”评选活动的目的是A.推广精品阅读,实现全民参与B.重视他人评价,不断完善自我C.鼓励在家阅读,减少外出学习D.展示书香魅力,传承读书家风【答案】D【解析】从题文中可以看出,“书香之家”评选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书香魅力,传承读书家风,而不是为了推广精品阅读,A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我们正确认识自己,重视他人评价,不断完善自我,B观点正确,不合题意;“书香之家”评选活动是鼓励阅读的表现,让人们有阅读的好习惯,但不是为了减少外出学习,C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D。3.(2019·河北)从心底生发的每一点善意都有温度,这样的温度可以化成暖流,让社会少些冷漠,让心灵感受阳光。能对此进行诠释的是①暴雨中,年轻人主动请环卫工人上车避雨②退休老人用蹬三轮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③一些网店为吸引买家雇人刷好评④雨雪天,700多名杭州消费者在点外卖的同时为外卖小哥下单暖心食品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题文中的关键信息“从心底生发的每一点善意都有温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要求,①②④都是帮助他人,与人为善的表现,②雇人刷好评的做法违背了诚信的要求,是不道德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筷子不仅是一种进食工具,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回答下面4~6题。4.(2019·河北)发明于中国的筷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反映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最朴素最基本的看法: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①源远流长②简单明了③一成不变④充满智慧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题文中对中国筷子的解读以及中国筷子寓意,表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充满智慧,①④观点正确;②④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5.(2019·河北)团聚时,父亲及时拦住孩子焦急的筷子示意长辈优先来“明礼”;回到家,母亲不停地用筷子给子女夹菜来表达“关爱”;过春节,把邻居家的孤单老人请到自家餐桌递上一双筷子来“睦邻”……这些场景反映出①筷子是最好的进食工具②筷子传承着优良家风③教育决定着民族未来④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题文中家长在餐桌上用筷子教育孩子学会“明礼、关爱和睦邻等”,表明筷子传承优良家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等,②④观点正确;①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③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D。6.(2019·河北)时代演进到今天,筷子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在一些国家,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练习使用筷子,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这表明①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消失③中国正在融入世界④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文明交流的认识,题文中世界各地学习中餐礼仪,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表明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正在融入世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等,①③④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不会消除,所以正确答案选D。7.(2019·北京)在《长征》主题汇演中,来自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的300余名学生,重温红色经典,用自己的方式向先辈致敬。不少学生看完汇演后表示,通过这次观演感受到歌剧的魅力,接受了思想的洗礼。如果给这段材料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A.兴趣培养很更要,舞台表演要多样B.人人学会把歌唱,你方唱罢我登场C.以美育人结硕果,红色基因植后代D.群众表演要专业,歌剧舞台展魅力【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重温红色经典,用自己的方式向先辈致敬”弘扬了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C观点正确,A、B、D观点没有体现出对前辈的致敬以及思想上的转变和洗礼,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C。8.(2019·北京)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图中的“发明创造”表明①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②亚洲各国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③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彩④文化的交流不利于产生特色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从图中亚洲的“发明创造”中可以看出,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彩,①③观点正确;题文中没有体现亚洲各国相互依存,②观点错误;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相互借鉴,产生特色文化,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B。9.(2019·福建)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①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富强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①敬人者,人恒敬之,表明我们只有尊敬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与敬业无关,观点错误;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明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体现了友善的要求,观点正确;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表明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强调了践行的重要性,与富强的要求无关,观点错误;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明我们要积极承担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体现了爱国的要求,观点正确,所以排除①③,正确答案选D。10.(2019·广东广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段论述说明①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②中华文明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③用先进文明改造其他文明是各国共同繁荣的必经阶段④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知识。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积极吸收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呈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而且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文明之间是需要交流互鉴的,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任何文明都不能改造其他文明,所以排除;答案选C。11.(2019·湖南长沙)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总书记的讲话温暖了每一位思政教师,同时也引领广大思政教师①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②更加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③更加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④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在引领广大思政教师更加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①②说法正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关系不大,也没有体现出学习方法的指导,③④说法错误;故选A。12.(2019·湖北武汉)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综艺节目,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呈现经典,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①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来自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③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④要在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中增强,在摒弃外来文化影响中坚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如何继承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教材所学,分析题文,《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综艺节目,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这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④错误,要在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中增强,在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坚定,故选①③,选B。13.(2019·连云港)2019年4月连云港“在海一方”公园举行《我和我的祖国》广场活动,活泼的民族舞,深情的二胡演奏,身穿汉服的孩子,用歌声、舞蹈和画笔描绘心中的祖国,吸引了众多市民自发参与到活动中。这一活动有利于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尊重外来文化,正确学习和借鉴④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开展文化活动的意义。题干表述了群众自发的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参与进来。①是正确的,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是正确的,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是错误的,题干表述的内容与外来文化无关,排除。④是正确的,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①②④是正确的,故本题选B。14.(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下列古诗词能体现这一规范的是①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②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③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根据所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①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不符合题意;②意思是看重钱财,轻视父母,不能算是个子女,强调了对父母要孝敬;③意思是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不符合题意;④寓意为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所以排除①③,正确答案选C。15.(2019·江苏淮安)近年来,淮安市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持续发力、聚焦打造淮安“运河之都”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质,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淮安市打造“运河之都”城市名片①有利于市民增强对运河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和发扬运河文化②应该挖掘和萃取运河文化的精华,实现运河文化的创新发展③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适当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古迹保护④有利于展示独特的运河文化魅力,提升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题文中强调淮安市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这体现了市民对运河文化的认同以及传承,所以①是正确的。我们不仅要挖掘运河文化的精华,还需要在创新中发展,所以②是正确的;淮安市打造“运河之都”城市名片可以展示独特的运河文化魅力,提升淮安的知名度,所以④是正确的;③说法错误,要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而不是只重视经济效益,所以排除③,答案选B。16.(2019·北京)某校开展“模拟人大”实践活动,有同学提出下列议案。关于设立“
本文标题:专题19文明与家园2019年中考真题道德与法治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9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