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二期文言文阅读
2019年各省地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第二期)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属.予作文以记之()(2)去.国怀乡()(3)宠辱偕.忘()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答案】6.(1)同“嘱”,嘱托(2)离开(3)一起7.(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8.C【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属”,通假字,同“嘱”,意为“嘱托”;“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偕”,本义即为“一起”。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1)此,这;大观,雄伟景象;备,详尽。(2)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或,或许;何,为什么。【8题详解】C.“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是错误的,应是表现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情感变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选自《资治通鉴》)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D.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11.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答案】9.C10.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11.因为马援(1)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2)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A.辞:辞别/推辞;B.之:去,到/的;C.益:更加/更加;D.从:投奔,跟从/由,自。【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中可借助句意、句子结构来断,这是三个主谓句,第一个“汝大才当晚成”,且“大才”和“当晚成”是两个连续谓语,中间应该断开;第二个是“良工不示人以朴”;第三个是“(你)且从所好”。依此分析断开即可。【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描写马援美好品质的句子分析即可。“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写他志向坚定;“‘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写他赈施钱财。这些都是隗嚣敬重马援的原因。【参考译文】: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郡一带种田放牧。马况说:“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不久又叹息说:“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得知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嚣十分敬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3)诚能如是.()(4)令心意不驰走.()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6.(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7.B8.(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9.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解析】【6题详解】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旨:味美。古今异义词,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走路”。【7题详解】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意思是: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并努力做到。故停顿为: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屏弃:抛开。弗:不。于:介词,用。【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甲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告诫外甥“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读书先静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不会理。”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乙】译文:写给外甥奉以郎师川的信:自从告别以来,没有一天不怀念你。(现在)春风熏暖,想来你在处理公事之余,一定会放下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前不久你告诉我说:“自己一定要花费十年的功夫,修养身心探寻真理”,每每念此语我都会(无比)叹服。诚然能够按照这样(的志向)去做,就足以赶得上古(圣贤)人并配得上古贤的称号,洗刷先人的惭愧。然而学习必然要有规律方法,凡是读书,其中一言一句,都必须自己探寻意思并理解含义,才能体悟到古人用心的地方,照此行就不会白白浪费功夫。进一步想要寻求明白其中道理,就必须摒弃学习以外的各种贪念,才能获得全部功效。古人说:放纵自己内心,(不加防范),就会失去一切的善事。如果能把心克制并凝神静心在一处,则没有事情是不能办成的。读书要先让室内安静并焚烧香脑,让内心意念不要快速游动四散,这样才不致于无法理解言语之外的道理。少年血气方刚,如果照这样作,(即使)花费古人一半的功夫,(也)能收获倍于古人的功效。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并努力做到。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杜祁公衍①,越州人,父早卒,遗腹生公,其祖爱之。幼时,祖父脱帽,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以自泛。公一手扶竿,一手执帽,漂流久之,救得免,而帽竟不濡。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适②河阳钱氏。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剑斫之,伤脑。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橑③上,出血数升,仅而得免。乃诣河阳,归其母。继父不之容,往来孟、洛间,贫甚,佣书④以自资。尝至济源,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举进士,殿试第四。及贵,其长兄犹存,待遇甚有恩礼。二兄及钱氏、姑氏子孙,受公荫补官者数人,仍皆为之婚嫁。(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注释】①杜祁公衍:杜行,別称祁公,北宋名臣。②适:女子出嫁。③重橑(lǎo):房屋重叠处的夹层。④佣书:受雇抄写书札。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父早卒.,遗腹生公故余虽愚,卒.获有所B.会.山水暴至闻迁客骚人,多会.于此C.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D.尝.至济源尝.贻余核舟15.结合你的感受,写一则批注,评价杜行。16.能否认为本文是杜行的传记?请运用传记的知识阐释。【答案】14.D15.示例1:杜衍命运多舛,是遗腹子,又遭遇母改嫁、祖父卒、二兄索财追杀等悲惨之事。但与生俱来的刚强、坚忍,帮助
本文标题: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二期文言文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0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