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述类文本阅读1+作文审题1(共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流派和哲学家大都推崇直觉,且对之每有议论,诸如“体”“顿悟”“禅定”“觉”“意会”等概念,都程度不同地表达了直觉的涵义,或说与直觉思维有关。这些直觉性的概念,有的是儒家提出的,有的是道家提出的,有的是释家提出的,还有的是各家通用的,这就说明,直觉在传统哲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获得了普遍性的意义。直觉思维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和创造有重大的影响。我们民族的传统的艺术创作、艺术欣赏都强调“神似”,而反对“形似”,追求“言外之旨”“象外之意”,重视含蓄、隐而不露,反对一览无余,形成了重“表现”的艺术和审美传统,这与直觉思维都有直接的关系。例如,欧阳修在评论画作时说:“古画画意不近形。”苏东坡也反对作画“形似”,而强调神韵:“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把形似之画作视为幼稚、不成熟之作。叶燮认为诗歌创作和评价原则应该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果,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严羽称诗歌欣赏的原则为“诗道在妙悟”。一些艺术评论家指出,中国的艺术以“表现为主”,不大重视“摹仿”。这一艺术和审美的基本倾向,显然是在直觉思维的指导和制约下形成的。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思维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它不是设立在科学思维的根基上,它未能从整体思维中分化出一个单纯的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不是建立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并且常把认知活动导向道德伦理领域和个体精神生命领域。这一方面导致中国人生哲学的高度发展,但另一方面,使直觉思维所获知识缺乏科学性、精确性,而往往具有模糊性、跳跃性、非系统性的局限。过度地沉湎于直觉而轻视科学的逻辑的方法,必然会对实证科学和哲学理论的系统化、条理化产生消极的影响。事实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并不完全对立,而是并行的。要实现中国传统直觉思维的更新,应该借鉴西方哲学的精确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东方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是直觉的,西方人的思维方法是理智的,人类思维发展的方法应该是二者的有机综合与统一。单就直觉思维自身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看,应该是:直觉→理智(逻辑分析)→直觉。前一个直觉是素朴的,它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后一个直觉是经历过逻辑分析这一必要环节而发展起来的直觉。可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思维依然处在第一阶段,而西方哲学的直觉则已经达到分析性的理智阶段而向第三个阶段迈进。因此,摆在中国哲学家面前的理论任务是汲取逻辑方法的长处,以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转换与更新,达到科学的直觉的高度。(摘编自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哲学史上,多家流派都推崇直觉思维,并以“体”“顿悟”等不同概念来表达“直觉”的内涵。B.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追求“言外之旨”“象外之意”,诗贵“含蓄”,画求“神似”,也是直觉思维的反映。C.直觉思维本质上是排斥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的,这导致了通过直觉思维所获得的知识有诸多局限,不够科学精确。D.中国哲学的直觉思维和西方哲学的逻辑思维有对立也有联系,人类思维发展的方法应该是二者的有机综合与统一。解析C项,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明确了“直觉思维”的概念内涵,随后从多个角度展开与直觉思维相关内容的论述。B.文章引用苏东坡、欧阳修等人关于诗画创作的评论,是为了论证直觉思维在中国古代艺术和哲学中的重要地位。C.“直觉思维”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文章将其优点和缺点作对比来论证“直觉思维”的不足和局限。D.文章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法作为参照,来论证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需要转换与更新。解析A项,文章并未明确“直觉思维”的概念内涵。B项,作者引用苏东坡、欧阳修等人的评论是为了论证直觉思维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和创造有重大的影响。C项,“直觉思维”的优点就是其缺点,未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流派如儒家、道家、释家等,在思维方式上都有相通之处。B.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创作和审美标准有重大的影响。C.重直觉轻逻辑的思维特点,导致中国的人生哲学高度发展,而欠缺实证科学和哲学理论。D.西方哲学的直觉已经达到分析性的理智阶段,在这一方面要领先于中国传统哲学。解析C项,“欠缺实证科学和哲学理论”和文中观点不符,原文是“对实证科学和哲学理论的系统化、条理化产生消极的影响”。答案C二、作文审题(10分)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审题立意。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认真审题,确定立意。我的立意:【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富于启发意义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的是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向长辈们请教如何与同学、室友相处,长辈们给出建议的事情。从整则材料来看,长辈们给出的建议非常具体,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且题中明确要求“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这位大一新生的“请教”只是为了引出这些“建议”,“请教”这一话题自然不能作为作文立意的重点,这些“建议”才应是立意的关键。这些“建议”一共有四句话,既有来自古代的以文言形式呈现的,也有源自当下的以白话形式呈现的,这样先必须准确理解这些建议的含义,然后将之提炼出立意的角度。由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角度,可以立意“应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角度,可以立意“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角度,可以立意“宽容对方,活得快乐”;从“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角度,可以立意“勇于拒绝,慎重交友”。如果立意“感恩”“真诚”,或者谈如何做人,这些都没有吃透材料的本意,显然不是好的立意角度。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教师word文档必考题型循环练No40论述类文本阅读1作文审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5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