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专题04实验基础必考题教师版备战2020高考化学二轮必刷题集
2020高考化学二轮必刷题集专题四、实验基础(必考题)【初见----14~16年高考赏析】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A、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未反应的乙醇和乙酸都容易溶于水,所以分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要用分液漏斗;B、NO密度与空气接近,且与氧气反应,应用排水法收集;C、为避免铁离子水解,该操作正确;D、该过程缺乏干燥过程,得不到纯净的氯气。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答案】D【解析】A.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项错误;B.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MgCl2溶液水解产生的HCl易挥发,所以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B项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应该用稀盐酸,C项错误;D.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利用此反应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项正确;答案选D。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溅出液体产生安全事故,故A错误;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应该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易产生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C、制得的氯气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杂质,再通过浓硫酸干燥;D正确。4.【2015江苏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答案】B【解析】A、不能点在湿润pH试纸上,对醋酸有稀释,所测pH不准,故A错误;B、滴定管要用盛装反应液润洗2~3次,若不这样,对反应液有稀释作用,所测浓度有影响,故正确;C、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有机相应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加热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D错误。5.【2015四川理综化学】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视线应平视,俯视使浓度偏大;B、氯气要和饱和碳酸氢钠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D、电石产生的气体中混有H2S等杂质气体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C。6.【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肥皂水冒泡,只能说明有气体在右侧试管内产生,在初始加热时,排出的空气也会使肥皂水冒泡,故不能证明铁粉与水蒸气发生反应,证明产生氢气现象应为生成大量气泡并上浮,点燃有爆鸣声;B、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通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气体产生,能证实反应发生,故不选;C、碳酸氢钠受热,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二氧化碳,能证实反应发生,故不选;D、石蜡油主要成分是18个碳以上的烷烃,其蒸气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碎瓷片上受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含不饱和键的新物质生成,能证明发生了反应,故不选;答案为A。【相识----回归教材,考向归类】考向归类:回归教材:选修五:【相知----分点突破】考向一:实验仪器与操作陈述的正误判断1.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萃取时,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蒸馏时,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D.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取Fe(OH)3胶体【答案】B【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于碘水的萃取。2.下列实验测量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得0.100mol·L-1醋酸的pH为3.21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的氢气体积为50.28mLC.用滴定管测得中和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为20.32mLD.用托盘天平称得2.50g胆矾,充分受热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g【答案】C【解析】A、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B、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D、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答案】D【解析】A、金属钠起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因为它本身以及产物过氧化钠都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应用沙子灭火;B、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C浓硫酸溅到皮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4.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做滴定实验时,锥形瓶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必须重做C.实验室将HCl气体溶于水时,倒扣的三角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不应该相互接触D.分液操作分离出下层液体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和烧杯的内壁不应该接触【答案】B【解析】A、锥形瓶不用润洗;C、倒扣的三角漏斗可与水面稍微接触;D、分液漏斗下端关口应用尖的一端和烧杯内壁接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2-4或SO2-3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答案】B【解析】A、氯水有漂白性,无法测定pH;C、该未知溶液也可能含有银离子;D、得到氯化钠应用蒸发结晶。考向二:实验装置图与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6.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答案】C【解析】根据选项箅渣取液中的渣和液可知为过滤。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C.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答案】B【解析】A、缺少蓝色钴玻璃。B正确。C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D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会和氢氧化钠反应。8.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应平视。B、应用饱和食盐水。C吸氧腐蚀消耗氧,红墨水倒吸,正确。D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9.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玻璃棒没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没仅靠烧杯壁;B、固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下;C、应该长进短出。10.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答案】B【解析】A、灼烧应用坩埚。C、用二氧化锰制备盐酸应加热。D、尾气处理应用氢氧化钠溶液。11.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答案】B【解析】制备二氧化硫应用浓硫酸;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长进短出;D、尾气处理应用氢氧化钠溶液。12.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合理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答案】B【解析】溶解不需要用容量瓶。考向三:表格分析型实验题的正误判断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答案】D【解析】A、制备Fe(OH)3胶体应该用沸水;B、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蒸干;C、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也可以与铜反应。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B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C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D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A、碳酸钠受热不分解;B、铜与稀硝酸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D、亚铁离子被H2O2氧化,有还原性。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解释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A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含有Fe2+B用铜与稀硫酸检验溶液中的NO-3加热后,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铜反应生成NO2C将铝箔放在火焰上灼烧熔化物悬挂不滴落铝表面生成高熔点氧化铝未熔化D用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分别用甲基橙和酚酞做指示剂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标准液的用量只与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有关,与指示等剂无关【答案】C【解析】A、溶液中可能含有二价铁或者三价铁;B、稀硝酸与铜反应应得到NO,NO再被氧气氧化得到二氧化氮;D、为了精确滴定,指示剂也有使用规范。16.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现象A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B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向2mL1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FeCl3溶液C比较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用石墨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D探究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相同温度下,向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答案】C【解析】A、应依次通入无水CuSO4、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钠在于氯化镁反应时过量了,得不到结论;D、为了比较阳离子对分解速率的影响,阴离子应该要一样。17.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
本文标题:专题04实验基础必考题教师版备战2020高考化学二轮必刷题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5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