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小学美术教师专题讲座22
小学美术教师专题讲座—探讨小学美术的教学法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在市教育局安排下,自2019年1月份起到4月份这段时间里,我多次到**进行教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学习。在这两个阶段培训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也收获了很多知识,愈发觉得自己以前是井底之蛙,以后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太多了。我到**市**区展览路小学挂职培训学习,走进展小课堂,听名师讲课,并且很荣幸的同本校老师一起参与了备课、上课、听课、教研等活动。同样身为一名老师,我深感差距很大。这所学校之所以能成为当地的名校,肯定有一批很优秀很专业的教师队伍。现就回到本校岗位上后,结合名师专家的经验借鉴和自身实际,谈谈我在本岗位上对小学美术教学法学习研究体会,并跟大家分享一下:1、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小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使小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者不是孤立分割的,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统一整体。2、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绘画——写生(速写)、临摹、记忆画、想象画和创作教学,工艺——图案(包括图案基础和初步的设计应用技能)、手工(以纸工、泥工为主),欣赏——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美术),三个教学部分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三、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科目,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辅助思想品德教育等具有多方面教育功能的学科。其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让美术教育就像游戏一样,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汲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和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在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我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和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我刚到***小学时,上了四年级一个班的美术课。四年级美术课的第一节课是欣赏课,当时也有大半的学生能跟着我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我们沉浸在想象的画面中,这时一位男孩子站了起来:“老师,今天怎么还不开始画画?”接着就有几个胆大的对美术课比较“感冒”的男孩子开始响应:“是呀,到底画什么呢?”“原来的老师都是画在黑板上,我们照着画的。”我接着他们的话茬儿说:“刚才我们很多同学都谈了春天的景象,这节课我们要画的就是春天,请同学们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春天的美用我们的画笔表现出来。”学生的话让我意识到以往的美术教学法,割裂了美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形态,使学生的感官缺乏相应的文化支撑而无法得到很好的建立,更谈不上什么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现在的许多小学没有美术专职教师,一般都是兼职教师,又有多少精力来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呢?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可使过去教材中以范画为载体传授技法为主,而变为教师创造情境,强化学生形象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融于动手实践中的形式。过去重教学结果,如今重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新的时代,给美术课程改革赋予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必然。1、必须注重体验性,激发兴趣开拓思维。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自我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并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我们是县级学校,可是我们的学生们上课多数是不带工具的,甚至连基本的颜色笔都没有,不管你提出来什么要求,有的是因为家长不重视,有的是一些学生没有意识而不去买,上好他们的美术课很不容易的。这让我们的美术课上的很被动,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学生在美术课上的体验感了。可是当我在听展小美术的时候,走进课堂,记得是老师上的是《变形的魅力》一课,这节课是绘画和手工结合的课程,学生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上这节课所需的绘画工具和彩色的卡纸,如此的课堂环境,老师和同学们很快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创作。这堂课上的很有气氛,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们强化这种意识,才能让他们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另外我们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猜谜等方式将静态的画面“还原”为真实可感的美丽“情境”,由外到内地给学生以情绪感染,学生则会兴趣渐浓,积极地参与审美活动,并恰当地运用各种媒体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录像、光盘、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在浓郁的兴趣中学会学习。喜爱做游戏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例如:我在上四年级《形形色色的人》一课时,先让学生对自己外貌特征、大体比例画在一张纸上,然后让学生自我介绍,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当时有一两位学生完成图片时,我随机地安排了一个即兴游戏;让学生在班里自由地寻找与自己相仿的学生,并相互介绍。这游戏在时间的安排上,我把握时机,突破以往一般安排在课堂导入时或结课时的常规。在内容的安排上,紧扣促进交流这一教学目标。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找朋友,找和自己相貌异同的人,这样促进了交流,使教学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也为最后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游戏教学既然称其为教学法,就应该是规范的、严肃的,而不能随心所欲,没有章法;即使游戏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要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在游戏中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均衡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应正确理解课标的精神,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寓教于乐”的美术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2、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导向,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乌申斯基说的好:“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学习,将智力、道德与情感相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在教学时,我们才能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情感。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趣,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但美术学科不是考试科目,有许多老师又是兼职教师,上美术课时又不能够很好地投入,我们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忘却自己的烦恼,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沟通。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并得到指导和建议。然而,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也能动情。有位法国哲人说的好:“人是有感情的芦苇。”那种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师只会使学生陷入爱的误区。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动情呢?对于美术教师,由于课时少,和学生接触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情感交流仅局限在课堂上,要通过课堂或课余时间与他们多交流,多谈心,做知心朋友,爱他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维护他们的自尊、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得到爱的呵护。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是冰冻了的情感也会消融。”何况他们只是一些几岁的孩子呢?特别是对那些以美术不感兴趣,或在美术课堂上常违纪的学生,教师要时时关心他们,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多表扬、鼓励,增加其信心。由此可见:情感投入的核心就是关心人、体贴人,对学生满腔热忱是情感投入的
本文标题:小学美术教师专题讲座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6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