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遭受战争重创的日本在短短的30年的时间里经济迅速恢复,完成了英美等国花了上百年才得以完成的工业化进程;亚州“四小龙”在国内经济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比尔·盖茨、戴尔从个人手工装配PC起家,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连老牌行业劲旅IBM也难以望其项背的PC业巨头⋯⋯2人力时间物质3双因素理论(TwoFactor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203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1、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2、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4传统观点满意不满意满意没有满意不满意没有不满意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赫兹伯格观点保健因素(环境)激励因素(工作本身)•薪金•监督、管理方式•地位•安全•工作环境•政策与行政管理•人际关系•工作本身•赏识•进步•成长的可能•责任•成就5自我实现自尊社交安全生理6工作的挑战性成长成就责任激励因素晋升地位褒奖人际关系管理公司政策公司的素质保健因素上司的素质工作安全工作环境薪金个人生活样本数量少、条件好,很难代表一般情况问卷方法和题目有缺陷错误认为满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必然的联系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不同经济主体有不同的激励因素7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满足各种需要引起的效果和激励深度不同注重多种激励方式的综合运用,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起来8双因素理论是在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与我国的国情不尽相同,因而,在企业管理中,哪些是保健因素,哪些应属于激励因素也不一样的。9例如:双因素理论诞生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美国,工资和奖金是作为保健因素的。而在当前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企业里,工资和奖金并不仅仅是保健因素,如果运用得当,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关键在于?10生存需要(Existence)联系需要(Relatedness)发展需要(Growth)1112相同点: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会引出更高层次需要的愿望不同点:需求是非刚性结构;“受挫——回归”思想马: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台阶式上升系列结构,即在更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充分的满足ERG: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13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存发展联系ERG理论马:当某一层次需要没有满足,人会停留在这一需要层次上直到获得满足为止ERG: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压抑的话,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求会变得更加强烈14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存联系发展ERG理论增强需要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需要,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与活力可言了,反之,一个人只要有需要,就表示存在着激励因素。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仅要掌握充满活力的需要理论,还要善于将满足员工需要所设置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应特别注重下属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以防止“受挫——回归”现象的发生。1516退出内在激励(来自工作本身)——激励深刻,持续时间较长•上级的赏识•荣誉感•成就感的满足外在激励(工作外部条件)——缺乏深度,持续时间短暂•工资•奖金福利•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的改善17
本文标题: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8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