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初一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解析教师版
七上第2单元复习(新教材)(教师版)学生/课程初中语文-初一-语文年级初一学科语文授课教师选师无忧老师19日期2018-05-23时段14:22~14:52核心内容环境描写、标题含义作用、《世说新语二则》课型一对一/一对N1.基础积累与巩固;教学目标2.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标题的含义与作用;3.掌握《世说新语二则》的重点字词句和整体内容。重、难点环境描写、标题的含义与作用;《世说新语二则》重点字词句。课首沟通上讲回顾(错题管理);作业检查;询问学生学习进度等。课首小测1.[理解型默写;一般型默写][难度:★★]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咏雪》中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舍去的原因:(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客人不守信的表现:(4)《咏雪》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5)《咏雪》中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6)《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期日中,过中不至;(3)期日中,过中不至;(4)未若柳絮因风起;(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汉字的正确书写][难度:★]根据拼音写词语。1/21(1)她shìnòng的那些花都死了。()(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bié。()(3)我暗暗在那里nìxiào,却一声不响。()(4)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déqísuǒ,终不愿意。()【参考答案】(1)侍弄;(2)诀别;(3)匿笑;(4)各得其所;3.[单选题][易混成语辨析][难度:★★]下列句子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黄明的自我介绍很精彩,台下的同学们不可抗拒地鼓起掌来。B.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文学高手写稿件,拉拉队员们都是文艺活跃分子。C.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D.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俩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参考答案】A【题目解析】不可抗拒:不能抵抗并拒绝。此处应为“不由自主”。4.[单选题][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难度:★★]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飞天茅台和五粮液的标价已经比最高价的时候大约下降了30%左右。(把“大约”删掉)B.在庄严的国歌声中,2014年中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开始了帷幕。(把“开始”改为“拉开”)C.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刘不由想起三年来两人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在“共读”后面加上“的情景”)D.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把“但”改为“只要”)【参考答案】D5.[续写式仿写][难度:★★]根据例句的形式,造一个相仿的句子。夕阳像一个年迈的守财奴,正埋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天空像一个忙碌的农夫,正收起它的四处散落的棉朵;知识梳理第五课《秋天的怀念》(一)题目解说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二)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2/21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三)文学常识史铁生(1951.1.4—2010.12.31)男,北京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大影响。(四)重点字词瘫痪tānhuàn捶chuí打摔shuāi碎暴怒无常憔悴qiáocuì絮絮xù叨叨dāo诀jué别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重点内容精讲(一)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性情暴躁、脾气很坏体现在:(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2)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3)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二)面对我的暴躁,母亲是怎样做的?表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悄悄地躲出去理解、体贴偷偷的听我的动静牵挂、关切扑过来、抓住手坚定、执着忍住哭坚强好好儿活坚韧(三)抓住景物描写去体会写作情感、写作方法。(1)“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义,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那多姿多彩的菊花就象征着人生百态——或淡雅、或深沉、或热烈激情,或圣洁、崇高,但不管哪一种都应该活出一种姿态,活出自己的滋味,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价值!绽放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花!而那萧瑟的秋风不正象征着人生挫折与磨难吗?由此他也懂得了做人应该像菊花那样,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打击,都应笑对人生,珍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希望!第六课《散步》(一)文学常识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1992年6月),作品描写入情入理,且颇富人情味,可读性很强,在当代推理小说中可谓上品。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3/21本。(二)主题归纳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受生命.善待生命和生命的责任是本文所凸显的重要主题。(三)重点字词信服嫩nèn芽分歧qí取决拆chāi散委屈粼粼lín一霎shà时各得其所信服:相信并佩服。分歧:意见不一致。粼粼:形容水的明净。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第七课《散文诗二首》(一)作者介绍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他生长于一个文学艺术气氛极浓的家庭,从小受到较好熏陶。1878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法律,但致力于研究英国文学和西洋音乐。1924年曾来中国,并著书、撰文,表达对中国人人民的情谊。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散文集《寄小读者》,语言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曾被人称为“冰心体”。(二)重点字词匿nì蒂dì梗gěng摇摆沐mù浴祷dǎo告阴影姊zǐ妹繁杂烦闷徘徊páihuái遮蔽覆fù盖心绪xù荫蔽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一)文学常识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二)主题归纳《咏雪》通过记叙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次家庭聚会,赞颂了谢道蕴的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写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据理力争的故事,表现了陈纪的聪敏和深明为人之理的形象特征。导学一:课内积累与阅读拓展知识点讲解1: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环境描写的作用:4/21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心情;④衬托人物……的形象;⑤为下文做铺垫;⑥推动情节发展。例题1.[记叙文-自然环境][难度:★★]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完成题目。(10分)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2)对第5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B.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C.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D.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3)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①窗外的树叶“刷刷
本文标题:初一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解析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9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