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考点集训(六)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对应学生用书p251一、选择题2018年1月1日,印尼巴厘岛火山和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在新年伊始同时喷发。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2题。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B)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对应的是②圈层。2.火山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C)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D.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解析]火山景观的形成,先是岩浆喷出形成火山口,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湖,其形成把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联系起来,所以C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莫霍面等深线(从地面到莫霍面的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示意图(单位:千米),甲为省会城市。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B)A.西浅东深B.西深东浅C.中间深、东西浅D.中间高、南北低[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西部数值大,东部数值小,从西往东莫霍面等深线越来越小,也就是西深东浅,说明由西往东莫霍面的深度越来越浅,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从西往东地壳越来越薄,地势越来越低。所以B对,A、C、D错。故选B。4.34°N附近等深线向东凸出,能够体现(D)A.谷地的分布B.河流流向C.高原的分布D.山地的延伸[解析]依据图示可知,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低值凸出,依据等值线图的判读原则“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说明34°N纬线处等深线的数值较南北两侧要高,可判断此处莫霍面较深,可能原因为此处是山地,地壳厚度较厚,莫霍面较深入,故D正确;河流处和谷地,莫霍面应较浅,等深线数值应较小,故A、B错;若是高原,等深线应比较稀疏,而图示等深线比较密集,且弯曲度大,故判断为山地,故C错。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下左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左图中砂砾岩属于右图中的(D)A.甲B.丙C.丁D.戊[解析]风化物形成沉积岩,图中戊是沉积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D正确;沉积岩可形成变质岩,丁是变质岩,变质岩可形成岩浆,丙是岩浆;岩浆可形成岩浆岩,甲、乙是岩浆岩。6.由左图可知(B)A.地质事件发生过程是: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①②两处岩石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C.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因此不可能寻找到化石D.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解析]图中花岗岩出现了断层,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说明先有岩浆入侵后发生断裂,A错误;①是页岩,变质形成板岩,②是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大理岩,B正确;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但是沉积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C错误;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000米长的“巨人之路”。“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右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据此完成7~9题。7.“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C)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解析]由材料“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以推断,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收缩凝固形成。故选C。8.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D)A.变质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喷出岩[解析]由上题可知,“巨人之路”石柱是由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故选D。9.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往往具有(B)A.层理构造B.气孔构造C.片理构造D.板状构造[解析]喷出岩尤其是玄武岩往往具有气孔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和板状构造。故选B。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读图完成10~11题。10.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B)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③→②→①[解析]根据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的规律。据图可知,岩石③所在岩层在岩石①、②所在岩层的下面,所以岩石③最早形成;岩石①为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但又被岩石②所在岩层覆盖,所以岩石①的形成早于岩石②。综上分析可知,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③→①→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D)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解析]据图可知,②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12.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__C层表示所处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__(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地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__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__(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__H、I、J、K地层缺失。__(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__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__(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内力作用表现:__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__。外力作用表现:__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__。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沙漠玫瑰石又称“戈壁石”“风砺石”,由多片板状结晶交叉形成的一种燕尾双晶复方晶体构,是方解石(石灰岩类矿物)和沙粒的共生体,外形似玫瑰。沙漠玫瑰石多产生在沙漠与盐湖的交界地带,由于不断经历着有水和无水环境的交替,有水时富含碳酸钙的溶液在岩体表面结晶,形成方解石,无水时沙粒沉积在岩石表面,包在方解石中,两个过程交替进行,经历万年凝结形成通体呈层状交替的构造。沙漠玫瑰石按其生长形态可分单体、联体、枝状、丛状。单体直径一般在1.5~10米,联体在10~50厘米或更大,硬度极低,只有2度,质地容易损坏,它是天然石头中为数不多的像花矿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沙漠玫瑰石开采时需从地下深处挖出,所以,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受广大民众热衷追捧。(1)说出形成沙漠玫瑰石的主要外力作用。__流水作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__(2)试推测在一般情况下,形成沙漠玫瑰石所需要的地势条件,并说明判断理由。__需在地势低洼处。理由:沙漠玫瑰石多产生在沙漠与盐湖的交界地带,该地地势低洼;其形成需要不断经历着有水和无水环境的交替影响,只有在地势低洼处才会有有水环境。__(3)沙漠玫瑰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地位,是石头中的高贵品种,请分析其原因。__沙漠玫瑰石形成的地理条件特殊,产量稀少;开采困难,成本高;是为数不多的像花矿物,千姿百态;外形酷似玫瑰,永不凋谢,象征恒久爱情;具有极高的观赏、研究和收藏价值。__(4)一块极其普通的沙漠玫瑰石能卖一、二百元,稍稍好一点的,即可达数千元,分析形成其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__沙漠玫瑰石生长形态、大小、纹理不同;沙漠玫瑰石硬度极低,质地容易损坏,花卉特征的完整展现程度不同;观赏、研究和收藏价值不同,从而影响价格。_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六第一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4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