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风险感知与风险治理-基于雷恩-风险感知-理论的论述与解读
27特别策划SpecialReport聚焦风险感知与风险治理方曼|文——基于雷恩“风险感知”理论的论述与解读对于风险社会的治理而言,重要的莫过于了解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状况。我国的应急管理行政体系日臻成熟与完备,现阶段主要着力于深化机制调整与面向公众的精细化管理设计与执行。本文基于奥尔特温·雷恩的“风险感知”理论,从不同层面对风险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揭示风险社会背景下,社会与政府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问题的核心将围绕“人们如何感知风险”展开,主要探讨3个问题:一是风险的定义;二是需要关注风险感知的原因;三是基于风险感知的风险治理途径——风险沟通。风险感知——主客观交互的理性视角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论述,现今的社会逐渐由“福利分配”向“风险分担”方面转型。由此,人类社会学家提出,风险治理的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多安全才足够安全”,而是“多安全才足够公平”。至此,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将不仅仅限于“安全”或者“不安全”,而是“怎样的安全水平能为人们所接受”。雷恩的“风险感知”理论阐述了“风险”定义的逐步演变,以及风险相关的一系列重要概念。每个理论学派都尝试定义“风险”,同时,每个理论学派都试图说服其他学派采纳自身对于风险的界定。事实上,风险的定义已经不重要了。这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风险”的基本特征有3种: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矛盾性。实际上,基于“风险”的特性,最早的研究要追溯到英国心理学家伊萨克M·马尔克斯与美国心理学家兰多夫M·奈斯,他们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发展中4种相对稳定的面对风险情境的行为模式,并将其归纳为4个基本方面:逃离、战斗、装死或实验。随着历史的演进与人类文明的发展,4种基于动物性本能的风险应对方式已经较难概括近代人们面对“风险”的行为模式。人们如何评价风险,并根据这种自身的评价再做出行为反映,已渐渐与风险本身的特性无特别的关联。比如,虽然人们清楚自己的居住地可能发生地震或者洪水,但是他们在灾难发生之后,仍然会回到原地居住等。与此相对的是,人们对于风险的长期效应、不公正与不公平现象、个人的控制力等因素则格外敏感。如“邻避效应”中人们对于化工厂或核电站建设的态度,一方面,尽管大家都能理解建设项目对于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但不希望自己是承担负面效应的主体;另一方面,公众对此类项目的危险性缺乏了解,因此个体很难对可能的危机情境做充分准备,导致个人控制力的不足甚至丧失,都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此类风险的感知。公众会根据自身对于“风险”的构建和想象来认识风险,而围绕风险的各利益主体也会出于自身的利益点、经验对待风险。因此,常见的现象是:在专家尝试对风险进行最客观有效的评估与控制时,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与反应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人们的行为不是根据“事实”或者由科学家提供的相关“风险知识”驱动的,而是其自身的“感知”。科学家的统计分析数据并不构成最具说服力的依据。由此,心理学家们展开了对“风险”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研究,称为“风险感知”(RiskPerception)。“感28知”的概念源于认知心理学,指的是人们通过感官接受、处理与传递环境(包括生理与社会交往)信息的心理过程。最早,美国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克、B·费希霍夫等提出了一种“定性评估特征”的概念,描述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2种风险感知模式:风险相关模式(RiskRelatedPatterns),该模式下,个体感知到的“恐惧”并不因与风险相关的客观事实改变而发生变化。以交通类的风险感知为例,即使知道机动车事故死亡率远高于飞机坠毁死亡率,如果某人认为驾车遇到车祸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那么飞机失事,人们很难幸免于难。情境相关模式(SituationRelatedPatterns),主要与风险所处的背景相关,在“日常饮食”情境之下,人们觉得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够轻易地控制自己不吃危害健康的食物,比如甜食,饮酒等;而对于转基因、化学合成这类食品,有着高度的敏感性,这主要在于人们觉得这类食品处于公共机构缺乏监管的“失控”状态。对于同样的风险后果,人们的关注度可能完全不一样。为了理解人们面对风险的不同感知模式,结合上述的研究成果,雷恩将风险分为以下5类:即时威胁型、听天由命型、挑战自我型、机会游戏型与潜伏危害型,见表1。依照表1的简要概述可知,雷恩对风险的分类并未遵循传统的风险来源或者影响后果的分类法,而是一方面参考风险的本质特性,另一方面最大化地表现了公众在面对风险时的不同感知特征。这一创新对于风险管理者在真实面对风险管理时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对于“风险治理”而言,其管理的最终客体是“风险”本身,其难点在于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不确定性和丰富内涵的“人”,而所有的管理手段、技术方法也都需要通过人来实现。因此,该分类模型思想价值在于其试图找到可以叠加客观“风险”与主观“感知”两个纬度的分类法,在风险治理的相关问题探讨时,管理者能够更加直接地找寻到针对特定群体的风险治理方式。风险沟通——从风险感知到风险治理雷恩的分类法将不同类型的“风险感知”人群进行了分类,同时也将这些特定的“风险感知”人群与某些具体的“风险”事件相连接,形成“风险沟通”。基于公众对于不同类型风险的感知,科学家们能迅速地发展出卓有成效的风险类别典型示例专家观点公众感知即时威胁型核电站、危化品存放点、液化天然气罐等技术型事故1.发生概率可计算;2.可通过有效技术手段降低发生概率、减轻事故后果;3.人们将技术型事故往往归因为某组织或个体“行动与决策”的后果1.发生概率即使很低,也可能随时发生;2.“概率”对于事故发生而言毫无疑义听天由命型地震、洪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与技术型事故相比较,人们对此类灾害的归因更多基于宗教信念、神话传说或其他神秘观念1.远离或逃跑;2.否认其存在挑战自我型登山、滑翔伞、攀岩等探险运动1.活动的目的并非为了获益,而在于冒险活动本身;2.某些技术系统事故与“本能的冒险渴望”相关1.证明个体的能力;2.体验战胜自然或其他风险的成就感;3.出于某种冒险的本能渴望机会游戏型博彩1.风险概率已知,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技术型灾难;2.风险活动收益与损失与个人能力无关;3.将健康或个人生活做赌注时,会造成危害1.成本收益间的极大反差与总有获益者的现象,让人们相信“自己会是下一个获益者”;2.受到某种个人系统思想的支配,如幸运数字、星座预测等潜伏危害型食品添加剂、离子辐射、农药、转基因食品等1.科学家的研究很难满足公众对于“确定答案”的需要;2.科学家的预测得不到证实;3.“可能性与后果”不再是判断和认知此类风险的主要衡量标准1.总是期待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将风险与风险源划上等号;2.对于低概率的相关事件显示出极高关注水平,如儿童癌症、某些动物大批死亡等;3.具有将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的倾向表1雷恩风险分类模型概述特别策划SpecialReport聚焦29特别策划SpecialReport聚焦沟通方式,以缓解公众与专家对于“风险”认知差异而产生的张力。对于即时威胁型风险,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之所以人们对于“概率”这种统计数字视而不见,是由于人们对于可预测的风险更容易接受。人们有一个心理预期,会有所准备,而只具有发生“概率”的事件,只能带来主观上的“未知性”,这种未知性会直接导致恐惧。例如,尽管客观上白天的事故发生率远超过夜间,但人们却认为夜晚更加危险。对于听天由命型的自然灾害风险,因其完全超出个体或者组织机构的控制能力,当事件发生频率较高时,人们倾向于选择逃离;而当事件发生频率较低时,则倾向于否认或者抑制相关想法。面对自然灾害,人们的应对姿态趋近于最原始的方式。对于挑战自我型风险,现代“安全为本”的社会应当受到特别关注。由于人们追求万无一失,而让长期处于安全状态下的某些个体更加具有“冒险”的冲动。人们开发了模拟仿真机来应对技术系统中可能由于人的主观原因导致的事故与故障。与此同时,这种仿真模拟训练的增多会建立一种“象征性的风险”意识,反而增强了大家对于实际事故后果严重性的忽视。对于机会游戏型风险,人们必须将其与技术型或自我挑战型风险相区别。一方面,此类风险下,个体只具有“象征性的参与”;另一方面,风险的收益与损失并不像自我挑战型风险一样,与能力相关。例如投机性的股民,其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期待以极其微小的投资获得回报,象征性地参与风险事件、但不为整体秩序负责任。对于潜伏危害型风险,这是一种应公众需要而生的新型风险类别。此类风险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相关:对风险源的了解程度,接受风险的主观意愿,个体对风险的控制力,风险源造成灾难的可能性,风险源的致命性,对下一代的负面影响,对危险的感官体验,对于风险损益的公平感,风险后果的可逆性,风险承担者与受益者的一致性,对于风险管控者的信任,信息源的可靠性,风险信息的明确性,对科技与自然的经验(来自个人与集体层面)。雷恩关于风险沟通的理论架构建立在其“风险分类”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这种定性的分类,人们很清晰地看到个体的“风险感知”取决于其自身对于该环境事件的“价值期待”,个体内在的期待促发和控制了其风险感知的全过程,而个体内在的期待又取决于其文化背景。由此,雷恩建立了一条个体风险感知的“内在”与“外在”通道,同时,也为“风险沟通”找寻到了一个可供依托的平台——“文化背景”。基于“风险感知”模式的理论体系让原来科学技术专家、公众、政策制定者三方主体在各自领域自说自话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并可在某一个空间之下进行对话。在雷恩与伯内德·罗尔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发现,各国确实有共同的“风险评估标准”,人们形成自身“风险感知”的相关影响因素是一致的。尽管有同样的评估标准,但是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体期待,对于“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和“观念的形成过程”则是完全迥异的。基于此,为风险管理者们提出若干建议:一是应重视针对“风险感知”系统的全面考量,它将孕育更加合理化的政策,有利于具有针对性、价值最优化的管理目标;二是风险沟通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三是风险沟通的主要功能在于风险相关的利益主体基于共同的风险知识,达成相互理解与尊重,最终建立信任关系,以此解决风险相关的各类冲突;四是风险沟通的主要目标在于为风险排序,设定优先级;五是单纯技术性的风险评估不能作为应对风险的唯一垄断性依据。以技术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是必要而务实的,但由于其常常脱离具体背景、试图抽象出普适性,同时也失去了诸多具有现实意义、合乎情理的“感知”特征,而这些感知特征恰恰对于风险管理具有关键意义。“关于风险,不存在什么专家。”贝克在其风险社会理论中有如此断言,也“宣告了风险社会中科学对理性之垄断的终结”。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驱动力将不断挑战专家的权威,也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简介:方曼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实习编辑段雅楠安
本文标题:风险感知与风险治理-基于雷恩-风险感知-理论的论述与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1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