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舞蹈教学课教案课题:民族民间舞教学(哈尼族舞蹈组合)教学目标:1、了解哈尼族的栖息地;2、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原生态舞蹈;3、了解哈尼族舞蹈的特点;4、教会学生一段哈尼族舞蹈组合;5、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哈尼族舞蹈的步伐与动态变化练习;并能让学生配合音乐独立完成哈尼族舞蹈组合,找出一些舞蹈动作的由来。教学准备1、课前教案准备;2、对哈尼族舞蹈特点做到熟知;3、准备一套哈尼族舞蹈组合;4、准备舞蹈组合音乐。教学内容:1、介绍哈尼族的栖息地;2、介绍原生态舞蹈的定义;3、介绍哈尼族舞蹈特点;4、教学生一套哈尼族舞蹈组合;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述法并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教材分析哈尼族主要聚居住在云南南部的红河州、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等地。原生态舞蹈艺术是民族舞蹈的根和源,没有原生态,就谈不上民族舞蹈传承、发展、创新,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中蕴蓄的大量民族民间风俗内涵。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动律可概括为“上稳下活,沉而不松,上而不浮,刚柔相济”的特点。所谓“下稳”就是指舞蹈时主力腿的屈伸稳当,稳而不僵。这个“稳”,凝结着哈尼族长期以来农耕生产劳动的功力。“上活”是指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自如灵活。“沉而不松,上而不浮”是指在动作上、下的过程中不散架。“刚柔相济”是指动作有刚有柔,相互结合。在跳哈尼族原生态舞蹈时拧身摆臂、臀、膝上下起伏、左右摆扭的动作过程中,必须掌握“上稳下活,沉而不松,上而不浮,刚柔相济”的功法及动作的连贯性和重拍向下的特点,才能完整地体现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的风格,也是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传统舞蹈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1、向学生介绍哈尼族的栖息地;2、介绍原生态舞蹈的定义(在阐述的过程中可融入此次课堂教学内容来帮助阐述)3、向学生介绍哈尼族舞蹈特点“上稳下活,沉而不松,上而不浮,刚柔相济”;4、哈尼族舞蹈组合教学:①让学生在舞蹈教室3点的位置排成横排,面对3点方向;②告诉学生舞蹈节奏为2/4拍;③由我先示范教学动作,并让学生模仿,在教学过程中不时提示学生步伐,体态和细节的变化。④让学生在模仿后独立完成舞蹈动作,然后在我的进一步指点中完善舞蹈体态。⑤在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舞蹈动作后由我带着学生一起进行第一次音乐与舞蹈的合成。⑥让学生独立完成配乐舞蹈组合。教学小结:回顾哈尼族的栖息地和舞蹈特点,并能让学生了解所学哈尼族舞蹈中部分动作的由来。课后作业:1、课后多练习哈尼族舞蹈组合;2、课后查阅资料,再学习一些其他民族原生态舞蹈的简单动作,并能说出该舞蹈动作的由来。
本文标题:哈尼族舞蹈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7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