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学校中向学生渗透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提高各族学生拥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各种民族分裂活动,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为此教育部在2008年12月15日发布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要求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时间,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一、民族团结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教师在美术课堂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绘画的技能、技巧,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而且还要根据教材中的不同内容渗透思想教育,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感,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晶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我所在的格尔木市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格尔木市所辖广阔地区是中国历史上西部少数民族游牧的地区之。数干年来,这一带屡经民族递嬗演变,留下了各个民族别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格尔木市的民族文化主要以蒙古族和藏族文化为主。随着柴达木资源开发,驻地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高度移民城市的特征,城市文化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我在课堂中给学生重点介绍了中国美术史上的“少数民族现象”。二、民族团结教育在欣赏教学中的渗透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绘画、工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美术欣赏课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通过作品的具体形象来理解、掌握作品的内容及形式,领会作品的主要思想艺术,辨别美丑,评价优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欣赏李焕民的作品《初踏黄金路》,这幅画通过刻画藏族妇女牵着满载青稞的牦牛踏歌而归的情景,反映了历史的巨变,表现了藏族同胞初获丰收的新奇感和幸福感。金色调象征丰收,也象征着美好与未来。构图富节奏感,刀法奔放而纵横有致,是一幅情景交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作品。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各族人民解放运动,是人类文明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最终胜利和旧社会的彻底失败,预示着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全面到来。以此来教育学生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孩子,继承并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做革命的接班人。又如:李志天作品《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寓意为各族人民生活在和谐、温暖的祖国大家庭里。作品集中反映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集体,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各民族兄弟姐妹一直淋浴在党中央亲切关怀的阳光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三、民族团结教育在工艺教学中的渗透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的民族工艺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在校本教学中,民族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让学生赏析蒙古族的手工艺制品,蒙古人就是用木头、金属和皮革等工具制作出独具一格的手工艺制品,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印藏艺术也随之传入。因此,在蒙古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艺术品的踪影,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用品上,都可见藏族佛教影响下的清晰标记。诸如,奶桶结构及腰带饰物上的吉祥金属浮雕。藏传佛教艺术为蒙古族手工艺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活力。让学生了解蒙藏民族关系,继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文化交流而趋向深入,这主要表现在随着意识形态重要载体——藏传佛教而来的藏族文学艺术对蒙古文学艺术的深刻影响等方面,这些影响既表现为新的文学样式,艺术门类的出现,又表现为对蒙古族传统样式的改造等,其积极意义在于为蒙古族文学与艺术注入新的形式与内容。通过欣赏交流互动来达到各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又如:以回族的雕刻艺术为例,回族的雕刻艺术可分为石雕、木雕、砖雕和灰泥浮雕四利,类型。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砖雕的艺术习俗。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源于甘肃河州,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回族的砖雕将阿拉伯文字图案和中国山水画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回族独特的风格。回族砖雕主要用于回族的清真寺、拱北以及住宅建筑。砖雕以“提活”为辅,“刻活”为主,即在青砖上用镩、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鸟虫、翠竹、劲松、荷花、葡萄以及阿拉伯几何图纹等,这些图像形象生动,民族气息和乡士气息浓厚,很具有感染力。整个工艺过程一般要经过烧制、打磨、格方、落样、雕刻等工序。如今我们看到的很多回族建筑,都是回族砖雕艺术的典型代表,这些砖雕形象栩栩如生,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同族砖雕艺术,已经广泛流传到全国各地,成为其他民族建筑借鉴的典范,很多民族在工程建筑时,以回族砖雕作为参考,模仿其建筑风格,其影响已日益深远。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四、思想教育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组织一个有各族学生组成的美术兴趣小组,利用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发展,为学校和班级培养美术特长生,也推动着美术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是各族学生通过美术活动互相了解、互相认可的思想品德的阵地。如让学生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描绘祖国的山川秀水,画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树一花,画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风貌,家乡的变化。同学们在所画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中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各族劳动人民为此而付出的艰苦劳作,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各族劳动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总之,民族团结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样与美术教学密不可分,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学生就会获得道德情操的熏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本文标题: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7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