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初二物理-(上)实验题(专题)
初二物理实验题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①;②。(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1所示。则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小丽还观察到水在沸腾时要继续____(选填“吸”或“放”)热。(4)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做出哪些改进措施。(5)根据表格画出图像,水的沸点为。它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6)根据图像分析,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时间/min0193456…温度/℃90939799999999时间/min温度/℃0陈明同学设计如图14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对烧瓶里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玻璃管通入烧杯中(烧杯中盛有15℃的冷水),温度计甲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温度计乙用于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图14图15(1)烧瓶内的水沸腾后,陈明观察到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所示,说明水的沸点为_______℃,继续加热的过程中,甲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降低”)(2)一段时间后乙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所示,说明烧杯中水的温度_____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实验的进行,右侧烧杯内水的质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12桂林]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如果想要节约一些酒精灯的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开,水将不再沸腾。请你写出两种使瓶内的水再沸腾起来的方法。(用酒精灯加热除外)①;②。用抽气筒抽气加瓶塞倒置浇冷水(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做测温物质,原因是_____。(3)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当水沸腾时,水银保持液态,能标示水沸点的温度,而酒精变成气态,不能显示水沸点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19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填写序号).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1)图17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图16图17图18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烧杯中的水不宜过少或冰和蜡选取要适量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989185807969797571676461(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物质凝固后是___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前温度下降得快,凝固后温度下降得慢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4)使光线紧贴着白纸板射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能够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关系.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造成的;(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6)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C本身”)。13.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孙悦同学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C中将另一只“蜡烛”点燃错误应改为不点燃王浩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总是略大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云南省2008)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到一定值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在探究前,测量出透镜的焦距,可采用的方法有a.b.(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如图所示,应将向调整。(3)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刻线处,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小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上升/下降)(4)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l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一侧放大的像。(5)实验中有焦距分别为4cm、10cm、48cm三种凸透镜,我们应选择。原因是。(6)想要知道火焰与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否左右相反,方法是。实验过程中若有一只飞蛾落在凸透镜上,光屏上能否出现完整的像?像有哪些变化?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16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⑴把烛焰放在a点,是__________机的成像原理⑵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⑶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是放大镜的原理;⑷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的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像的大小变_________.⑸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光屏上成一倒立、放大的像,则下列数据中,哪个可能是此凸透镜的焦距?答:()A.8cmB.12cmC.15cmD.18cm某小组同学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相关数据以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f实验序号物屏距离L/cm第一次成像第二次成像物距/cm像距/cm像的大小物距/cm像距/cm像的大小10cm1491435放大3514缩小2451530放大3015缩小3404020等大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43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15cm5802060放大6020缩小6642440放大4024缩小7603030等大不能再光屏上第二次成像85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5、6)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2、分析比较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同一凸透镜,当一定时,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中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的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结论:在的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当2fuf时,成放大的像物到光屏距离若uv,则成缩小的像物到光屏的距离大于4f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25cm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劳,因此把25cm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那么他的眼球对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情况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表示,配戴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在不移动烛焰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3、(宁夏回族自治区2013)(4分)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
本文标题:初二物理-(上)实验题(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0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