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外国教育史知识框架-总
通辽文都内部资料-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知识框架——外国教育史第1页第一章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法柏拉图《理想国》简介: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四步骤评价讥讽:提问、矛盾、承认无知助产术:帮、自己、答案归纳:具体找共性、一般定义:个别→一般、普遍概念优:不灌输、不强加、自然而然局对象不适于儿童对受教育者要求较高简介:西方教育史上最重要、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内容评价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内容教育阶段最高目标:哲学王最终目的:促使“灵魂转向”重视教育、建立维持→教育实施、人才、执政者、军人、工农国家集中管教育、强迫全体公民教育男女平等、七艺名门学科作用学前教育:寓学习于游戏,讲故事、做游戏、健康普通教育:情感教育、体操、音乐、6岁、初等学校高等教育意志教育(18-20):军事、四艺→当兵or受教育发展智慧(20-30):四艺、辩证法→当官or继续教育继续学习(30-35):哲学→重要官吏哲学王(50岁左右):高深造诣、指战经→统者优:重视教育、作用大第一次、考试、手段、人才、男女平等缺:一致性、忽个性、拒改变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基本特征简介:是文艺复兴最主要形式教育,标志教育进入近代阶段特征影响贡献人本主义古典主义:古人见解、古典性质、古为今用、进步世俗性: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人道、今生、区别中世纪宗教性贵族性:文艺复兴运动性质决定,对象:上层子弟形式目的:培上层人物总结:双重性:进步、落后、开欧洲教育近代先行目标个性发展、教法反对禁欲主义、尊儿童天性、个人、社会、自然表其内涵、人的力量、价值被肯定信仰上帝、抨击、不反对、不消灭、天主教世俗、人文精神、改造、陈腐、专横、世俗、人性色彩宫廷教育家庭教育内容、职能、价值观变化复兴古典、古希腊自由教育出现兴起自然主义、新道德教育观与劳动相结合、共产主义通辽文都内部资料-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知识框架——外国教育史第2页第三章西欧中世纪教育骑士教育城市学校中世纪大学简介: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产物目标:培养骑士精神、技能特殊家教形式、三阶段评价出生-7、8岁家庭、母亲7、8-14岁礼文侍童14-21岁侍从、骑士七技。21岁骑士称号优:服从效忠思想、保卫者缺:不重视文化简介: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产生、学校总称种类:行会、商会特点评价领导权、早期行会、商会、后归市政局内容:读写算培养目标:职业人才、初等学校、职业训练性质性质:世俗新型学校、标志新兴工商业、要求、力量打破教会独占权、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长简介:声望学者、追随者组行会团体,教学、知识交易产生原因著名大学:波伦、萨勒、巴黎特点评价:欧洲大学之母,总体特点: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教育,教、学自由城市发展需要:手工业专门职业东方文化影响:十字军东征、穆斯林著作科技进西欧、文化交流↑教育目的:培专业人才、职业训练领导体制学位制度:“硕士”、“博士”课程设置:四科、文法神医、文、拉丁语教学方法:讲演、辩论学生大学:掌管校务、诸事先生大学优:打破垄断、思想突破、独立权力、制度渊源缺:经院哲学影响深影响:促教育普及、独立性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贝尔-兰卡斯特制《国防教育法》简介:又称导生制,英国贝尔-兰卡斯特所创目的:为解决英国近代教育师资匮乏基本方法:教师选导生(年龄大、成绩好),教导生、导生教学生评价优:人数↑,缓解奇缺压力缺:教育质量↓,抛弃之历史背景:国际:苏联卫星上天;国内: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内容:加强新三艺教学(自然科学、教学、现代汉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设立国防研究奖学金评价: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美国教育发展,质量↑,培养科技人才通辽文都内部资料-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知识框架——外国教育史第3页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与影响洛克卢梭(1)简介教育思想评价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理论家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教育成为独立学科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改造社会、建设国家、发展人的天赋普及教育:从民主主义“泛智”出发提出泛智教育: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四阶段、婴儿母育、儿童国语、少年拉丁语、青年大学旅行管理实施:最早提倡设立国家督学的教育家职责:培训、管理、检查、监督、指导学年制:统一招生、开学、放假时间、考试升级班级授课制:年龄、知识水平、分年级、班组、教学、最早理论确立的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普遍规律自然界、遵守、探索规律、自然本性、年龄教学原则:首归纳人、直观、自觉自动巩固、量力、系统、循序渐进德育论:重视、比智育宗教教育高、分离宗教:为永生做准备现实:“学问、德行、虔信”的人优:首总结、教学原则之人、一切领域都留丰硕成果、尤近代缺:宗教气息过浓、科学认识不准确、本人、时代局限白板说绅士教育简介:洛克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核心概念之一含义:人出生后心灵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由外部而来感观经验上经验分类外在:感觉内在:反省与上并存简介:洛克核心概念之一含义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教育内容:体育(第一)、德育(灵魂+方法)、智育(第二)评价:特点:世俗实用功利优:打破束缚、现代化贡献缺:限绅士教育,不利民主、普及教育性质:贵族教育、贵族子女(对象)教育目的:最高:德智体、礼仪绅士自然教育理论及影响(1)简介:卢梭: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法国《爱弥儿》理论含义:服从自然、顺应儿童天性、促身心自然发展核心:归于自然三形式:自然教育、人才教育、事物教育,2、3服从1,三方配合目标:培养自然人,特征:独立自主、自由、自食其力、平等德育方法:自然后果,知过而改方法原则:正确看待给自由、遵天性、消极教育、不灌输、干预、压制实施教育阶段理论(0-2)婴儿:体育(2-12)儿童:理智睡眠、感官+体育(12-15)少年:智育、劳动教育(15-20)青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通辽文都内部资料-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知识框架——外国教育史第4页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卢梭(2)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教育思想(1)自然教育理论及影响(2)公民教育理论影响优:划时代、泛爱学校天性、自然主义、儿童主义、性善、启发、直观激进、自由、平等、博爱、解放思想局:阶段划分机械对儿童天性、直接经验、自然成长过分强调忽视社会、文化、书本作用简介卢梭《爱弥儿》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培良好国家公民教育目标: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国家掌管学校教育;儿童受教育平等、给补贴;重视体育;本国公民担教师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简介:第一个明确提出、把教育提高到科学水平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之上。具体要求评价:对欧洲教育心理学化思潮产生重大影响教育目的:理论指导心理学化,以人为本、自然法则教育内容心理学化、要素教育教育原则、方法心理学化:循序渐进教育者适应儿童心理:教是为了不教简介:裴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初等教育结晶原因:儿童发展由简到杂;使教育简便、有效观点:任何事物、最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智育:核心、数目、形状、名称→算术、几何、语文体育:关节活动→体育运动训练德育:爱、爱母亲→爱父亲、家人、全人类简介:19世纪德国哲学心理学教育家,“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伦理学(目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与报偿心理学(途径手段):心理学独立学科第一人,统觉、兴趣、注意力教育目的:可能的、职业有关;必要的最高道德、形成五种道德观念教育性教学原则儿童目的:创造秩序管理阶段:管理、教学、训育(最先)方法:威胁、监督、惩罚、活动丰富训育受苏格拉底“德行可教”影响含义:道德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是途径要求:教学目的与德育最高目的保持一致近的目标:培兴趣、改个性评价:优:心理学,阐明教育与教学本质联系、德育基础缺:使教学从属于教育、机械等同含义:有目的培养目的: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阶段:道德判断、热情、决定、自制(知、情、意、行)方法:维持、起决定作用,调节、抑制、道德、提醒通辽文都内部资料-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知识框架——外国教育史第5页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经验、兴趣与课程(一致)统觉与课程:使熟悉材料向关系密切不熟悉材料过渡课程设计原则:相关:相互影响、联系集中:一门中心、其他手段儿童发展与课程经验:经验、思辨、审美同情:同情、社会、宗教重复种族发展过程:感觉→想象→理性四阶段评价0-3婴儿期:感觉、身体养护、感官训练4-8幼儿期:想象、荷马史诗童年期理性,数学、历史青年期优:心理学基础,影响大局:过早心理学基础,唯心、僵化、一致性教学进程理论(统觉基础)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心理学、兴趣)统觉过程三环节对应形成三种教学方法,三方法联系产生教学进程感觉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单纯的提示教学(直观教学)感观→关联表象分析教学:教师帮区分、观念表象二阶段:指出命名;进述综合、观念联合基础:心理学、兴趣,四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定义:采取符合儿童心理活动规律、有计划步骤教学程序四阶段评价方法心理状态兴趣活动方法明了:直观、静止专心、注意、叙述法联想:分析、动态专心、期待、自由交谈法系统:综合、静态审思、要求、综合法方法:自活、动态审思、行动、练习法优:易操作、掌握、实践强局:过于整齐划一、一致性优:教育学之父、教育心理学化重要人物、理论体系、学派局:思辨、神秘色彩、机械、片面赫尔巴特教育思想(2)评价福禄贝尔恩物简介:19世纪德国教育家、幼儿园创始人、幼儿教育之父《人的教育》恩物是他幼儿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教学用具三条件评价:好理解世界、表达认识包含前、预示后完整有序整体、组成、形成斯宾塞生活准备说简介:19世纪英国哲、社、教育家、《教育论》、“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说”价值标准、知识对生活的作用越大、价值越大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反对古典主义、不实用教育通辽文都内部资料-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知识框架——外国教育史第6页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进步教育运动历程帕克昆西教学法帕克赫斯特道尔顿制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杜威教育思想及影响(1)简介:19世纪80年代-20世纪50年代,美国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美国学校教育发展历程衰落原因兴起(1883-1919):昆西学校、法、库克师范学校成型(1918-1929):教育协会、原则、杂志转折(1929-1943):重心、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儿童中心→社会改造衰落(1944-1957):更名、美国教育联谊会、解散、杂志停办标结束与社会变化不一致矛盾:强儿童、忽社会、指导思想多元化、否教育规律改造:保守、抨击简介:先驱、帕克•昆西、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美进步主义教育家特征:儿童中心、学校、社会功能、与生活联系、培儿童探索、创造简介: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针对班级授课制弊端、个别教学制度内容评价废:课程教学、课程表、年级制、公约、合同学习教室→作业室、实验室,书、仪器、老师指导表格法进度,原则:自由、合作优:个体发展、个别差异局:过于个别差异、教师要求↑、放任自流、不实际简介:美进步主义教育家、继承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研究桑代克联结主义心理学内容评价定义:核心本质、有目的活动、重视社会道德因素、自动、自发、有目的主要内容:放弃固定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教科书类型:生产者的、消费者的、问题的、练习的、设计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结果。教师指导决定、学生实行优: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心理规律、合作、与生活联系缺:系统知识削弱简介:美国哲学家、教育、心、社家、《民主主义与教育》,与《理》《爱》同等地位。理论特点:起点高、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教育思想(1)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教材教育即生长:教育目的是促其生长、提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基本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变:已知、未知经验、活动↑、→“从做中学”评价优:教育参与生活缺:目的:主观经验,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过程、目的→生长教育社会性目的:民主:改造社会、完善民主、儿童内在目的基础批判传统课程:智育贫乏、教材呆板、阻生长
本文标题:外国教育史知识框架-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2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