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书香阅读能力训练营2013.6课前小互动听故事抓手指全体学员起立,伸出双手,使整个人体成为一个十字架,每个人伸出左手的食指朝上,每个人的右手掌朝下,盖在你右侧同学的食指上.准备开始:我说一个故事,当这个故事里含有“山”字的时候,请大家的右手抓住你右侧同学的左手食指,同时自己的食指赶紧收回来,不要被左边的同学抓住。被抓住就输了。看看谁最厉害?故事:从前有一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每天都要下山去挑水。(这时候会有学员出错,全场轰动混乱)再开始,从前有一座山,住着一个和尚,和尚每天都要下去挑水。每天都要经过弯曲的山路(这时候会有学员出错,全场轰动混乱,老师可以点评一下,说某位男生总是抓住一位女生的手)。接着讲,对面坡上也住着一个小和尚,他每天也要去挑水。过了三个月,小和尚发现老和尚不再挑水了,以为他生病了,就到庙里去看他。结果看到老和尚在打太极拳。小和尚问“师傅,您现在为什么不挑水了,难道你不喝水了?”老和尚说“过去的一年,我每天都利用一个小时挖井,一年过去了,这口井已经挖好了,我再也不用下山去挑水了。”故事说完了,游戏也做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天抽一点时间做些基本功,终究就会大的收获的。阅读小智囊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一)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有哪些?1.阅读全文,了解大意。(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写文章的思路、目的)2.给文章分段。3.理解意义段的内容。(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那句话说明了这个意思?其它内容是否围绕这句话写的。)4.确定重点句。(有句话讲明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其它内容页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就是重点句。)5.概括段落大意。(1)如果重点句简明扼要,且信息完整,那么就直接引用重点句来概括段落大意。(2)如果重点句比较繁琐或信息不全或有指代不明晰,那就要进行归纳整理。六字口诀:换、改、补、并、缩、拆。换:有些重点句用名称代词回答谁或是什么,这是需要换上文中的具体人名、地名或物名。改:有些重点句为了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往往是问句,这时从两方面改。一是改变句式,反问句改陈述句,二是改换个别词语,使句子通顺。补:有的重点句是一个短句,不够具体,这时有必要把一些重要内容补充上去。并:段落在分述并列的几个要点时,要合并要点。缩:有时段内重点句国语烦琐,可以适当缩句,使段意简洁。拆: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是前半句总结上段内容,下半句提示下段主要内容,这时要会拆分,分别概括上段、下段的段意美文齐欣赏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爱研究,常常从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就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结果,他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倒在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以后,虽然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是他从来不图虚名,不爱金钱,生活一直很简朴。有一年,比利时王后邀请爱因斯坦访问比利时。为了迎接他,比利时特别组织了一个欢迎委员会,准备到火车站隆重,热烈地去迎接他。火车到站以后,爱因斯坦避开了这些人,拎着一个小皮箱,夹着自己的小提琴,向王宫走去。欢迎委员会的人在火车站等着,等着,旅客都走了,他们也没迎接到爱因斯坦,只好立即向王后报告情况。“什么?你们没有接到贵宾?”王后着急地问,“你们马上分头去找贵宾,一定要把他接到王宫来!”于是,欢迎委员会的人马上分散行动,到处寻找。最后,在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头发灰白蓬乱的老人——爱因斯坦。他们只得和他步行到王宫。比利时王后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乘坐我派去接你的车子呢?”“我觉得这样步行要比乘车愉快得多”。爱因斯坦微笑着回答。1.为下面词语中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不图虚名()(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2)画(3)计谋,计划(4)谋取,希望2.“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的”。为了引起注意,故意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句子就叫做设问句。请你试着写一句设问句。3.把文章分成两段,用“——”在段首标出来。4.下面哪一句话概括了第一段的内容?画对勾(1)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2)他遇事爱思考,爱研究,常常从小事中受到启发。()5.第二段中,哪一句概括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你找到了吗?用横线画出来。枯叶蝶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当它阖起两对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会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色彩,逸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飞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其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它以为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了。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物种快要绝种了。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灭绝了。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都不愿意阖上它们。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我愿这个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1.按照要求写句子。(1)“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这句话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请你改写成先说原因后说结果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2)“当它阖起两对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也试着写一句这样的句子。2.请按照描述枯叶蝶和作者发表议论两部分内容,把文章分成两个意义段。用“——”在段首标画出来。3.“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这句话中的“这样伪装”是怎样伪装?4.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5.枯叶蝶为什么要绝对的灭绝了?6.你还知道自然界中哪种动摇善于伪装自己,它是怎样伪装的吗?写作练兵场试着介绍一件物品的两种功能或者一个动物的两个特点,两种功能或者两个特点之间要用一句过渡句衔接起来阅读加油站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4.为之而寒于水。——《苟子劝学》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本文标题:概括段意(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3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