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XXXX应急工作安排&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风险评估技术&应急工作要求在应急管理中为什么要建立风险评估制度2信息来源越来越广而庞杂;个人的知识、经验、警觉性、关注力和判断力缺乏科学依据,,不能再依赖“个别人”、“一言堂”;不能把尚未经过滤、筛选、初步核实和评估的信息/情报,直接交给领导人做判断。卫生应急管理中风险评估的作用3采用系统的方法使决策过程“更站得住脚”帮助决策者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应对决策过程更透明且信息能够共享对各种公共卫生风险保持戒备使风险沟通更有效通过有效的风险沟通,使参与应急各方建立共识帮助公众消除恐慌使应对措施更及时和恰当卫生应急管理转变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五大转变:组织管理和指挥体系从无到有;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管理方式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科学管理;工作重点从重处置到预防与处置并重;协调机制从单一部门应对到跨部门协调联动。4规范性文件2012年2月,原卫生部印发了《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卫办应急发〔2012〕11号)2012年2月,中国疾控中心印发了《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试行)》(中疾控疾病〔2012〕35号)2012年3月,中国疾控中心印发《关于报送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报告的通知》,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月度风险评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7月,河南省卫生厅印发《河南省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方案》(豫卫应急[2013]17号)5《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试行)》目的依据形式方法步骤6基本概念突发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7基本概念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通常具有不利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可根据需要将发生可能性分解为可能性和脆弱性。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全过程。8基本概念9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的过程目的进一步提高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11形式欧盟CDC和WPRO快速风险评估(RapidRA)正式风险评估(FormalRA)或深入评估(In-depthRA)趋势研判(ForwardlookRA)目前我国开展的风险评估日常风险评估专题风险评估12日常风险评估日常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常规收集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专家会商等方法识别潜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威胁,进行初步、快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主要指定期开展的风险评估,如月度风险评估。13专题风险评估对国内外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开展的专项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形:(自然)灾害后,相关疾病(传染病暴发)发生风险评估大规模人群聚集(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针对突发(健康)事件情报开展的风险评估14方法15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分析流程图法(一)专家会商法16指通过专家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主要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评估的内容及相关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会商组织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条件:没有可依据的固定评估工具或框架受客观因素(评估时间、评估证据等)限制无法较准确的定性、定量评价组成专家小组:日常评估:相对固定,3-30人专题评估:权威性和代表性,10-30人风险评估内容及相关信息介绍议题、背景资料、主要目的日常评估:议题选择可由各领域专家共同提出相关领域专家协助准备评估背景资料专题评估:提前将主要的评估背景资料事先提供给参与评估专家专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使具体讨论和评估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达成理想的结果1718优点:组织实施相对简单、快速,不同专家可以充分交换意见,评估时考虑的内容可能更加全面缺点:意见和结论容易受到少数“权威”专家的影响,参与评估的专家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二)德尔菲法19也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预测和决策方法通过对有关专家的征询,经过多次反馈以避免各种个人干扰,最后对专家意见进行科学化处理来达到对某一问题的科学预测和决策。美国的兰德公司于1964的冷战时期首先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技术预测和决策,并为这个决策方法起了一个代号。20指按照确定的风险评估逻辑框架,采用专家独立发表意见的方式使用统一问卷,向所有专家提出要论证的问题和要求,并附上背景资料,请专家书面答复;专家提出个人测量意见,并说明所使用方法,收回/寄回;汇总判断意见,发还给各专家,修改意见和判断,再收回/寄回;再汇总、发还、修改,进行多轮次调查;经过反复征询、归纳和修改,至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风险评估的结果21优点:专家意见相对独立,参与评估的专家专业领域较为广泛,所受时空限制较小,结论较可靠缺点:准备过程较复杂,评估周期较长,所需人力、物力较大(三)风险矩阵法22指由有经验的专家对确定的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量化评分将评分结果列入二维矩阵表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并最终确定风险等级组成专家小组。根据议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论证问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在10-20人。组织专家对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计算平均得分。组织专家对风险因素的后果严重性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计算平均得分。将各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得分列入二维矩阵表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风险等级23风险概率风险后果灾难性(5)严重的(4)中等的(3)低的(2)极低的(1)必然发生(5)109876非常可能(4)98765有可能(3)87654不太可能(2)76543基本不可能(1)65432风险分值风险等级处置建议9-10极高根据方案和计划,立即启动应急响应;7-8高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引起高度关注;5-6中加强监测,开展专项调查工作;2-4低常规工作程序;2425优点:量化风险,可同时对多种风险进行系统评估,比较不同风险的等级,便于决策者使用缺点:要求被评估的风险因素相对确定,参与评估的专家对风险因素的了解程度较高,参与评估的人员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四)分析流程图法26指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的逻辑分析框架,采用层次逻辑判断的方法,将评估对象可能呈现的各种情形进行恰当的分类针对每一类情形,梳理风险要素,逐层对风险要素进行测量和判别分析评估对象或情形的发生概率和不良后果的严重程度,最终形成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评估目标,可以是特定危险因素或特定事件。确定该因素或事件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环节)。确定对直接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直接或间接因素(环节),并逐步展开为多层结构。确定该事件或因素的控制能力和政府公众的可接受性,充分考虑其他不确定因素对评估目标的影响。画出逻辑流程图。确定测量纳入框架图的因素或环节使用的资料及方法。依据逐层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确定每个层面的风险分值。确定最终的风险等级。271.是否有特殊的人群感染风险增高?如果有,对一般人群及每个高危人群分别完成独立的信息表,并重复开展风险评估2.对成员国内传播的潜在可能性评定级别,也应评定特殊人群中传播的潜在可能性3.这种威胁不寻常或出乎意料吗?3.这种威胁不寻常或出乎意料吗?4.欧盟内更广泛传播的概率如何?4.欧盟内更广泛传播的概率如何?﹡5.这种威胁在该人群中是否可能导致严重疾病?5.这种威胁在该人群中是否可能导致严重疾病?5.这种威胁在该人群中是否可能导致严重疾病?6.是否有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6.是否有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6.是否有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6.是否有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中等风险极低度风险低风险高风险极高度风险低高否是是否低高高低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否是是否是图2欧盟CDC传染病快速风险评估流程2829优点:预先将不同类型事件的相关风险因素纳入分析判别流程,分析过程逻辑性较强。一旦形成逻辑框架,易使参与人员的思路统一,便于达成评估意见考虑问题全面,相关因素不容易遗漏,便于操作,一般可以预先建立逻辑框架,适合于快速评估,并可以运用决策模型做出决策。缺点:该方法在形成分析判别流程时,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由于不同地区其因素和事件出现的特点不同,使用逻辑框架和影响因素测量时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步骤计划和准备实施报告评估议题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和人员的确定基础资料和评估表单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建议风险评估报告的撰写风险评估报告的报送30日常风险评估1、风险评估的计划和准备(1)建立风险评估工作制度确定牵头责任单位或部门建立评估核心队伍明确各部门职责下发工作方案日常风险评估频次的确定目前国家、省级和市级要求每月至少1次312、日常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日常风险评估为针对某类或某种事件及其因素的随时评估,或是针对众多类事件及其相关因素的综合性评估目前多使用专家会商法323、风险识别和重点评估议题的确定日常风险评估中,评估议题的确定十分重要,是决定评估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力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估的重点议题,提高评估的效率和针对性。在进行专家会商和具体评估时,还可以对确定的评估议题或所识别风险的全面性、合理性进行进一步的审议、确认和补充。334、风险初步分析和评估资料的准备日常评估牵头责任单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舆情监测、公众举报、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信息通报等各类监测信息综合分析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初步风险分析基于发生可能性分析、影响严重性分析以及脆弱性分析等,得到风险评估初步的结论和风险管理建议,并撰写初步分析报告345、风险评估结果的论证(专家会商)专家会商法是指通过专家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主要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所评估的内容及相关证据,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风险管理建议。会商组织者根据专家意见归纳整理,形成风险评估报告。35评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脆弱性(承受能力)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结果与风险准则相对比,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36一般来说,可将风险评估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即极高、高、中等、低、极低。极低:罕见、几乎无潜在影响、脆弱性很低的风险;低:不容易发生、潜在影响小、脆弱性低的风险;中等:居于高水平和低水平之间的;高:易发生、潜在影响大、脆弱性高;极高:极易发生、潜在影响很大、脆弱性非常高;37例:市疾控中心日常风险评估步骤每月月初各科提交相关材料应急办负责牵头、联系、组织、主持参会人员:中心领导、流病科、性艾科、计免科、地方病科、检验科、职防科、学校卫生科、健康教育科等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科室分别就相关领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研判及依据进行总体介绍,给出初步的风险水平、等级对重点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风险进行最终的等级确定撰写风险评估报告38报告书写格式:本月报告发病XX例,与上月XX例相比降低XXX,与去年同期XX例
本文标题:XXXX应急工作安排&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