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年级化学烃测试题
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1.20世纪末,由中国学者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一个分子由13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属烃类化合物B.常温下是固态C.可发生氧化、加成反应D.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2.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A.2种B.3种C.4种D.5种3.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苯乙烯;⑤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④⑤⑧D.③④⑤⑦⑧4.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A.0.1molB.大于或等于0.2mo1,小于0.3molC.等于0.2molD.大于0.1mol小于0.3mol5.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加成所得产物名称为()A.4-甲基-2-乙基戊烷B.2、5-二甲基戊烷C.2-乙基-4-甲基戊烷D.2、4-二甲基己烷6.某种单烯烃经氢化后得到的的饱和烃是CH3—CH—CH2—CH—CH3,该烯烃可能有的结构是()种CH3CH3A.1种B.2种C.3种D.4种7.150℃时取1升混合烃与9升O2混合,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充分燃烧,当恢复到150℃时,容器内压强增大8%,则混合烃可能的组成为()A.甲烷和乙烯B.丙炔和乙炔C.丁烯和丁烷D.乙烯和丁烯8.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双键可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若CH2=C(CH3)CH2CH3与CH2=CHCH2CH3的混合物发生该类反应,则新生成的烯烃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为()A.2,3,4B.3,4,5C.4,5,6D.5,6,79.对尼古丁和苯并[a]芘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尼古丁为芳香族化合物B.苯并[a]芘的分子式为C20H18C.苯并[a]芘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单元,是苯的同系物D.尼古丁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苯并[a]芘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10.一定条件下,跟1molCH2=CH反应的H2或溴水CO—CH=中Br2的最大量分别是()A.11nmol9nmolB.9nmol6nmolC.6nmol5nmolD.11.化学工作者把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转化为成键数的通式,设键数为I,则烷烃中碳原子与键数的通式为CnI3n+1,烯烃(设双键为两条单键)、环烷烃中碳原子与键数关系的通式均为CnI3n,则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与键数关系的通式为()A.CnI3n-1B.CnI3n-2C.CnI3n-3D.CnI3n-412.a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气体体积共缩小2amL(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三种烃可能的组合是()A.CH4、C2H4、C3H4任意体积比B.CH4、C3H6、C2H2保持C3H6∶C2H2=1∶2(物质的量之比)C.C2H6、C4H6、C2H2同条件下体积比为2∶1∶D.C3H8、C4H8、C2H2质量比为11∶14∶1613.1994年伟大的化学家鲍林(LinusPauling)教授谢世时,留给后人很多谜团,其中一个结构式如图所示。老人为什么画这个结构式?它是生命的前物质?它能合成吗?它有什么性质?不得而知。也许这是永远无法解开的谜;也许你有朝一日能解开它。某同学对此结构及性质有如下的推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式是C6N10H2O2B.该物质最多可以有18个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C.它可以与别的物质发生加成反应D.因其含氮量高,有可能作炸药14.下列有机物中,对于可能在一个平面上的最多原子数目的判断,正确的是()A.丙烷最多有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环己烷最多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苯乙烯()最多有1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CH3CH=CH-C≡C-CF3最多有10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15.已知C—C可以绕键轴旋转,对于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4种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16.立方烷(C8H8)、棱晶烷(C6H6)和盆烯(C6H6)是近年来运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的具有如图所示立体结构的环状有机物,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中的一类有机物(如月桂烯、柠檬烯),是由若干个含5个碳原子的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对上述有机物有如下说法:①盆烯、月桂烯、柠檬烯都能使溴水褪色②棱晶烷、盆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③月桂烯、柠檬烯互为同分异构体④立方烷、棱晶烷是烷烃的同系物.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18.(10分)A、B、C、D、E是五种气态烃,其中A、B、C能使溴水褪色。1摩尔C与2摩尔氯气完全加成,生成物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都连有氢原子和氯原子。A与C、B与E分别具有相同的通式,A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反应可得到B,在同温同压下B与氮气的密度相同,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E没有同类的异构体,则五种气态烃的名称分别是:。19.(8分)请认真阅读下列3个反应: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以从某烃A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DSD酸。请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20.(8分)烷基取代苯R可以被KMnO4的酸性溶液氧化生成COOH,但若烷基R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C一H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得到COOH。现有分子式是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成为COOH的异构体共有7种,其中的3种是CH2CH2CH2CH2CH3,请写出其他4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6分)有机化学反应在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产品。例如:CH3-CH=CH2HXHXH2O2CH3-CH-CH3XCH3-CH2-CH2X(-X为卤素原子)工业上利用上述信息,按下列路线合成结构简式为CH3的物质,它是一种香料。①CH3CH=CH2催化剂CH-CH3CH3②卤代反应AB③④加成反应C⑤D⑥氧化反应CH-CHOCH3CH-CHO-请根据上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①、③、⑤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工业生产中,中间产物A须经反应③④⑤得D,而不采取直接转化为D的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种香料是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种物质有下列性质:①该物质的水溶液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②分子中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写出符合上述两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只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烃测试题参考答案1.D2.A3.C4.C5.D6.C7.D8.C9.D10.C11.C12.A13.B14.C15.B16.A17.(本题共12分)(1)C6H6+Br2→FeC6H5Br+HBr↑(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Br2+2NaOH→NaBr+NaBrO+H2O或2Br2+6NaOH→5NaBr+NaBrO3+3H2O(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5)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其他合理答案都给分)18.A是乙炔、B是乙烯、C是1,3-丁二烯、D是甲烷、E是环丙烷19.20.CH2CH2CHCH3CH3、CH2CH3CCH3CH3、CHCH2CH3CH2CH3C、CHCH3CHCH3CH321.CH3(1)CH-CH2XCH3、C-CH3X(各2分,共4分)(2)加成(1分)消去(1分)水解(1分)(2分)(3)CCH2CH3+HXH2O2CH-CH2XCH3(2分)(4)CCH3CH3CH3X的水解产物CCH3OH不能经氧化反应⑥而得到产品(或A中CCH3CH3XCH3CCH3OH中的--OH不在链端,不能氧化成--CHO)的水解产物(4分)(5)HO-CCH2CH3(4分)HO-CH2CH2CH(或HO-CHCHCH3或HO-CHCH2CH2)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化学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2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