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3-04年高三地理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一)
03-04年高三地理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一)命题范围:必修1~3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星系是A.包含太阳系的天体系统B.总星系的简称C.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与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2.下列不属于宇宙空间资源的是A.空间高远位置B.高真空、强辐射C.失重D.月岩3He3.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是由于A.季节划分中这样规定的B.地球公转速度夏半年较冬半年慢C.北半球气温高于南半球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周期变化,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假设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24°。回答4~5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范围增大B.南北极圈纬度增大C.南北温带范围变大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5.当北纬30°处一旗杆影子由最长变为最短,然后又恢复到最长时,太阳直射点经过的纬度是A.96°B.48°C.46°52′D.93°44′如图1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6~7题。图1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A.(70°E,0°)B.(90°W,0°)C.(90°N,0°)D.(180°E,0°)7.此时北京时间是A.15时20分B.3时20分C.6时D.21时40分8.若图1所示阴影部分代表3月5日,则P点时间为A.3月5日6时B.3月6日6时C.3月5日12时D.3月6日12时宇宙的天体处于不断运动中,天体之间位置的变化会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天文现象如月相,据报道,1999年4月25日、2003年8月27日,分别出现了火星“冲日”现象,冲日时火星比平常亮很多,肉眼清晰可见,是人们观察火星的最佳时机。据此判断9~10题。9.火星“冲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正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B.地球正好位于火星和太阳之间C.太阳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D.地球、太阳、火星呈90°角排列10.若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如火星“冲日”的位置关系时,地球上可能正值A.春节前后B.中秋节前后C.端午节前后D.重阳节前后11.某军舰在(160°E,29°N)的海面上,沿着160°E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km,落弹点在A.东半球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低纬度地区C.西半球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低纬度地区图212.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为保证正午建筑物底层居室有一定光照,南北两幢楼房间距和楼高的关系是A.楼高的两倍B.楼高的21C.与楼高相等D.随便,无所谓《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烟的微火],据材料思考回答13~15题。13.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准静止锋D.台风14.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C.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减弱D.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增强15.“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致于过低②“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热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地球表面平均气温15℃,是生命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使地球表面气温保持15℃的主要地理原因是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③昼夜更替周期适中④大气保温效应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17.下列环流形势不正确的是图318.我国冬季风势力远远大于夏季风,其主要原因是①冬季南北温度差大②冬季南北温差小③冬季海陆热力差异大④冬季海陆热力差异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图4,回答19~20题。图419.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最低的是A.aB.bC.cD.d20.图中a、b、c、d四点所示地区气温最高的是A.aB.bC.cD.d21.读图5,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因素是图5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22.关于图6中海水热量收支及纬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图6A.低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B.高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C.A海区水温的季节变化比B海区大D.B海区海水热量收入来自太阳辐射,A海区来自洋流23.厄尔尼诺发生的海区是A.东赤道太平洋海区B.西赤道太平洋海区C.东赤道大西洋海区D.西赤道大西洋海区24.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Q的流向是A.P向东、Q向西B.P向东、Q向东C.P向西、Q向东D.P向西、Q向西25.图7中的四幅图为海洋表面等温线及洋流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图7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26.(15分)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南纬40°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8(1)在图上方格内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2分)(2)A、B、C三弧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时的太阳路径,其中白昼最长的是。(1分)(3)A路径代表月日,此日南半球昼夜,太阳自(方位)升起,(方位)落下。(4分)(4)画出C时光照图。(4分)(5)画出C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注:地轴倾斜方向要准)(4分)27.(15分)读图9,全球热量平衡图,回答。全球热量平衡图9(1)图中①为辐射,○12为辐射,○13为辐射。(3分)(2)晴朗的白天气温高是因为(填序号)作用弱,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弱。(2分)(3)“十雾九晴”(即雾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填序号)作用弱,即大气对地面的作用弱。(2分)(4)由此可知,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源是,根本来源是。(2分)(5)我们知道,就整个地球平均状况而言,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请利用图中数据论证此结论。(6分)28.(10分)结合图10中a、b、c、d四条曲线和图11回答下列问题。图10图11(1)图10中代表图11天气系统的曲线是。(2分)(2)图11中天气系统名称是,这种天气系统多形成于,在它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3分)(3)在该天气系统警报中,常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是说“中心最大风力”,为什么?(2分)(4)该天气系统在我国的影响范围是一带,其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害,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主要表现为。(3分)29.(10分)2002年11月19日,在西班牙加利西亚海域,一场风暴把开往新加坡的巴哈马籍油轮“威望号”一分为二,送到了3.5km深的大西洋海底,1000万加仑的燃油泄漏出来,污染了大面积的海洋和西班牙290km美丽的海岸。……据材料所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造成海洋石油污染,除了风暴潮摧毁油轮以外的其他原因。(3分)(注:三条以上)(2)洋流对海洋污染具有加快净化速度和扩大污染范围的能力,分析“西班牙290km美丽的海岸遭到污染”的洋流可能是(2分)()A.北大西洋暖洋B.加那利寒流C.本格拉寒流D.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密度流(3)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列航线上石油污染可能性较小的是(2分)()A.北大西洋航线B.亚欧航线C.好望角航线D.巴拿马运河航线(4)你认为清除加利西亚海域石油污染的有效方法有哪些?(3分)03-04年高三地理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一)答案1.D2.D3.B4.A5.A6.A7.A8.B9.B10.B11.C12.C13.B14.B15.A16.D17.C18.A19.C20.D21.B22.B23.A24.B25.D26.(1)略(2分)(2)C(1分)(3)622(1分)短长(1分)东北(1分)西北(1分)(4)注:地轴及自转方向(1分)晨昏线(1分)昼夜半球(1分)太阳光线(1分)(5)注:轨道上位置(1分)太阳位置(1分)地轴(1分)赤道(1分)27.(1)太阳地面大气(3分)(2)③削弱(2分)(3)⑥保温(2分)(4)地面辐射太阳辐射(2分)(5)任意取一验证对象,如地面(6分)收入项:吸收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47+106=153支出项:地面辐射+潜热输送+湍流输送120+23+10=15328.(1)a(2分)(2)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狂风暴雨(3分)(3)因为台风眼区风速很小,几乎为零,而台风眼外风力较大(2分)(4)东南沿海解除或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3分)29.(1)①沿海工业生产,导致原油渗漏入海;②海上油井爆炸;③油轮触礁;④战争原因摧毁陆上油井和油田设施,导致原油渗漏入海;⑤油轮与其他船只碰撞。(答出三个即可)(3分)(2)D(2分)(3)D(2分)(4)①喷洒强效洗涤剂进行分散;②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3分)
本文标题:03-04年高三地理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