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4)-世界近现代史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4)—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第3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同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首先从美国开始B.世界市场作用的结果C.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D.引发工人罢工浪潮2.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20年代美国的繁荣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3.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发生后,最先受其影响并受冲击最大的国家是:()A.德国B.日本C.意大利D.英国4.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B.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C.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D.保护关税,减少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B.调整农业C.“以工代赈”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6.罗斯福新政较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最突出的不同点是:()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B.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D.彻底否定胡佛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7.希特勒和纳粹党势力在德国迅速扩张的最主要原因是:()A.控制军部B.打着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旗号骗取支持C.借“国会纵火案”取缔所有其他政党D.魏玛共和国政府的支持8.表明《凡尔赛和约》开始失去对德国军事方面约束力的是:()A.1935年起放手扩充陆军B.德国退出国联C.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D.国民经济军事化9.德国的下列做法没有违背《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有:()①收回萨尔区主权②加入国联③重建空军④制造国会纵火案A.①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10.德国法西斯势力攫取政权的步骤是:()①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②借“国会纵火案”取缔异党③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④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11.1933年3月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制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议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该法案:()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规定的D.是对德国民主制度的完善12.日本法西斯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是:()A.垄断资产阶级公开的恐怖专政B.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C.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D.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13.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的相同条件有:()①经济危机影响②垄断资产阶级支持③法西斯势力猖獗④发动对外战争而上台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14.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A.金融危机B.通货膨胀C.产品过剩D.市场萧条15.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满足工人阶级的要求B.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C.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D.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16.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17.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②建立起法西斯政党一党专政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③④18.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工业复兴法“违宪”,主要因为该法律:()A.违背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B.照顾了工人的部分利益C.违背了美国的宪法原则D.未能扭转经济危机19.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20.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相同政策是:()A.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涉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建立垄断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和日本的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绝大多数人都是修正主义者,这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西普鲁士的狭窄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大国的兴衰》材料三1919年以后的德国,从潜力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经过几年的“正常”生活以后,它将再一次提出德国的强大问题。……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了英国和法国,钢产量达1600万吨(同期英、法的钢产量分别为979万吨和971万吨)。请回答:①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文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与日本、意大利是否相同,为什么?(5分)②结合材料二和三,说明为什么将不再“忍受下去”?这种状况反映了什么规律?(4分)③材料一对“三足鼎立”局面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7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4分,第23题20分,共计34分。22.20世纪30年代,美、德两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所选择的道路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试分析促进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14分)23.结合德意志完成统一建立帝国的历史特点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说明纳粹党上台执政的原因,并指出法西斯统治的具体表现。(20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随着德日的扩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步瓦解,世界开始向战争方向发展。其它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2.【答案】C【解析】无论经济危机以何种表现出现,其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答案】A【解析】一战后,德国的经济是在美国的资本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加之一战后对德国的处置,使其失去了广大的可以转嫁危机的殖民地市场,所以其受到的冲击也首当其冲,并且不能有效遏制。4.【答案】B【解析】两种解法:①利用“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的有效信息,推断“凯恩斯主义”的突出特点;②“凯恩斯主义”解决危机的方法就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5.【答案】A6.【答案】B【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7.【答案】B8.【答案】A【解析】结合凡尔赛和约有关军事方面的限制,再按时间进行排列即可得出。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B【解析】抓住时间,结合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这一特点可知。12.【答案】B13.【答案】A14.【答案】A【解析】回忆教科书的叙述:“首先是银行纷纷倒闭”。15.【答案】B16.【答案】A【解析】30年代,一些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是在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打击下,为了摆脱危机而采取的一种极端的办法。17.【答案】B18.【答案】B【解析】要抓住工业复兴法的内容来进行排除,A项中“根本利益”的说法错误。19.【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由此可知,“旧民主秩序”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新应用”指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手段。20.【答案】B【解析】面对危机各国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虽不同,但都是对经济的一种干预。二、材料解析题21.【答案】①指力图打破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不完全相同。日本和意大利并非是一战的战败国,德国是战败国,在该体系中受到宰割和制裁,纳粹党在国内煽动复仇情绪,得到广泛支持。(5分)②一战后德国经济逐渐恢复,又成为超过英、法的世界强国;德国经济实力与它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相称,势必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4分)③有道理。二战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法西斯控制了本国政权并与意大利一道构成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一股侵略势力。英、法帝国主义国家成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势力。苏联成为实力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7分)【解析】本题以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立意,考查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引起矛盾的原因。三、问答题22.【答案】:相同点:两国都通过国家干预的加强,调整经济政策度过了经济危机。(4分)不同点:①美国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摆脱了危机;德国则通过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建立法西斯体制摆脱了危机。②美国的新政保持了资本主义的民主体制,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德国则背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轨道,走上法西斯化道路,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4分)原因:①美国拥有雄厚的财力,使国家有能力以自由经济手段干预,并且其控制西半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美国具有民主传统,其三权分立制度限制了专制独裁的出现;美国是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与罗斯福个人作用有关。②德国经济基础薄弱,对外国资本和市场有严重的依赖性,加重了摆脱危机难度;德国战后虽建立了民主制度,但民主制度不健全,且有专制传统;德国受到凡尔塞体系压制;与希特勒个人影响有关。(6分)【解析】本题为综合比较题,主要比较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解决经济危机方法的异同以及造成双方差异的原因。相同点要从双方采取措施的背景去分析,得出其都是一种政策调整,都是一种干预。不同主要是具体干预的方式不同。分析原因从经济金融实力、历史传统、国际关系及个人因素等角度考虑。23.【答案】原因: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一战战败,受到战胜国制裁,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魏玛政府软弱无力;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统治阶级倾向建立独裁统治。(8分)表现:取缔纳粹党以外所有政党;希特勒集大权于一身;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严密控制文化教育;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退出国联。(12分)【解析】本题为综合分析题,关键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原因,包括历史的、现实的两个方面。回答表现时要从政策的各方面考虑,防止遗漏。审定意见:可以采用。审稿人:邓兴国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同步测试(4)-世界近现代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