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案例分析目录1.天然气井井喷失控事故2.大型原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3.钻井平台翻沉海难事故4.化工物料火灾爆炸事故5.氯气泄漏爆炸事故6.某井井喷事故7.某井井喷事故8.某井井喷事故9.某井井喷事故10.某井井喷着火事故11.某井井喷事故12.某井修井作业井喷着火事故13.硫化氢中毒事故14.输气管线泄漏爆炸事故15.硫化氢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16.处理厂爆炸事故1.天然气井井喷失控事故2003年12月23日某钻井队在执行一口天然气气井的钻井中,发生井喷失控事故,因该井喷出的天然气中含有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井场周围空气中迅速扩散,致使243人中毒死亡,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一、事故概况及经过2003年12月23日20∶00接班后继续起钻,起了20多柱,没有发现异常,当21∶51起钻至195.31m,发现溢流1.1m3,钻杆母接头处溢流,21∶57发生了井喷,想把钻杆下放也没下到转盘面,大方瓦被冲飞了,企图接回压阀和接顶驱也都没成功,关防喷器又未能控制住,造成井喷失控。井喷失控后,队长于22∶15向上级调度作了汇报,另外组织技术员、副队长和泥浆组长通过压井管线向井内打泥浆,23∶20停泵。在此后的时间内除疏散现场人员和村民外,一直在等通知。可甲方现场钻井监督和乙方生产指挥部门的决策者未能尽快做出果断点火的指令。从而使井内喷出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在井场周围空气中迅速扩散,致使243人中毒死亡,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调查组的技术专家组进行了认真取证和理论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原因是:1、有关人员对所钻的这一口天然气水平井的特高出气量预测不足,在目前这类井钻井工艺不成熟的情况下,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起钻过程中不按规定灌注钻井液,又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是产生溢流到井喷的直接原因2、12月21日下钻的钻具组合中,没有安装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3、有关决策人员接到现场人员井喷失控的报告后,未能及时决定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以致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造成事故扩大,导致重大损失,这是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三、事故教训此次事故特别重大,教训也极为沉痛。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除了上述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外,有关单位在管理(主要是技术管理)方面的严重违规与欠缺,也为此次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必然的原因。亡羊补牢,痛定思痛,从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和科学三个层面,专家组提出改进建议,以防止和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1、切实加强技术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把含硫油气田钻井、井下作业、采气、输气等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放到首位。2、建议甲方向乙方(钻井队)单位派出HSE监督,钻井队也应恢复原先配有专职安全员的制度,并建立相应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监督力度。3、建议石油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应针对高含硫高产气田的实际,尽快组织有关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4、建议开展高含硫高气量天然气水平井钻井工艺中有关科研课题的攻关,如天然气藏中裂缝、溶洞的识别与预测方法;天然气藏产能和产量的计算方法;天然气水平井中气侵模型、气侵量和滑移速度计算方法;天然气井孔隙压力计算与环空压力测量方法;气井溢流、井喷的预警技术;高含硫气井钻井液密度附加值的合理确定方法等。四、本预案的应急处置原则在制定本预案的过程中,编写人员认真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井喷失控的案例,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海上油(气)井和陆上高压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油井井喷失控并伴有火灾、爆炸和(或)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应急处置。1、井喷失控并伴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a)应迅速封闭事故现场,抢救现场中毒人员,发出硫化氢、二氧化碳报警信号,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事态发展;b)监测硫化氢浓度,根据现场风向,疏散现场及周边无关人员;c)现场人员生命受到威胁、井口失控、撤离现场无望时,在应急预案中被授权的负责人应立即发出井口点火指令;d)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抢装井口和实施压井工作。2、井喷失控引发火灾、爆炸时:a)现场发生火灾、爆炸,应立即阻断引火源,并组织灭火;b)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抢装井口和压井工作;c)井场四周围堤,海上设置围油栏,防止喷出物污染环境;d)依据灾情程度确定警戒范围,撤离无关人员。3、井喷失控引发火灾、爆炸和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应根据现场自然条件、地层压力、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其它情况,按照先实施上述第1条,后实施上述第2条的行动方案来进行。4、海(水)上油气井井喷失控导致溢油时,同时启动《海(水)上溢油应急预案》。5、海(水)上油气井井喷失控后,经采取措施无效,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2.大型原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1989年8月12日9∶55,某油库5座大型原油储罐,因遭雷击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烧掉原油3.6万吨,烧毁油罐5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600吨原油流入海里,使附近海域和沿岸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救火中,有14名消防官兵牺牲,66人受伤;5名油库职工牺牲,12人受伤。一、事故概况及经过发生火灾爆炸的油库位于海边,建有5座油罐,总容积为76000m3,其中1、2、3号罐为地上金属油罐,4、5号罐为半地下非金属石壁油罐。它北面30m处有10个原油储罐和11个成品油储罐,东侧500m是一座年吞吐能力l700万吨的油码头。8月12日9∶55,该油库5号罐因遭雷击发生爆炸,继而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接到警报,立即火速赶赴现场,组织力量控制5号罐火势,并冷却与之相邻的4号罐,对1、2、3号罐进行保护。虽经多方努力,但因受到来自5号罐的强辐射热,4号罐内气体膨胀外排;14∶35分左右5号油罐沸溢的原油,喷溅到4号罐顶部,引起爆炸。随即,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1、2、3号罐的油气,随着一声声的爆炸,整个油库成为一片火海,同时喷溅的油火引起了北部30m处的10个原油储罐和11个成品油储罐区着火。这场大火牵动了政府和企业各级领导的心,都亲临现场指挥灭火和保护北部油罐区、东部油码头,经过地方和企业消防队伍的共同努力,用了104小时,成功地灭掉了北部30m处的10个原油储罐和11个成品油储罐区火灾,保护了该罐区的安全,圆满完成了这场特殊的战斗。据不完全统计,在抢险灭火中,共出动干警2200多人,消防车147辆,各种船只10艘。投入泡沫灭火液及干粉153吨,还动用了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救伤员。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有关专家们反复论证,认定发生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雷电所致,但也暴露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1.大型储油区的建设规划、设计时对安全距离考虑不周。在三面靠海仅有5.33Km2面积的半岛上,布置了3个大型油库和1个油码头,形成危险区密集的局面,留下了永久的安全隐患。2.油库管理单位没有对非金属油罐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在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认真进行整改。3.5号油罐在爆炸起火前较长时间里处于雨中收油状态,其罐顶透气孔未加覆盖,违反了《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中“雷雨天尽可能避免使用非金属油罐,防止雷击”、“雷雨天气不准进油”和“雷雨天要使用海草席或石棉布盖上所有透气孔”等的有关规定。4.黄岛油库1、2、3号金属罐原设计储量为5000m3,后改造为l0000m3,致使油罐防火间距不符合有关规定。5.油库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要求不严。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巡查,而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对室外爆炸声多数人毫无觉察。三、事故教训这次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留给人们的是惨痛的教训,有关部门对此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各级领导在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把防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严格遵守“三同时”规定;已下决心淘汰非金属油罐,加强防雷等项安全措施,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及培训等项措施。四、本预案的应急处置原则在制定本预案的过程中,编写人员认真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火灾爆炸的案例,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型油气储存设施发生火灾爆炸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应急处置:a)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危险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b)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组织医疗专家,保障治疗药物和器材的供应;c)根据油气储存设施救护的特点及风向,合理组织;扑救工作d)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火势蔓延;e)对灾区附近受威胁的油气储存设施,应及时采取冷却、退料、泄压等措施,防止升温、升压而引起火灾爆炸;f)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有足够数量的灭火用水、泡沫液、消防车辆,以应对沸溢和喷溅等突发情况;g)当火灾失控时,应密切关注油气储存设施燃烧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等应变措施;当疏散现场周边大面积人群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协助当地政府机构或驻军做好相关工作。3.钻井平台翻沉海难事故1979年11月25日3∶35,某钻井平台在移井位拖航途中,发生翻沉海难事故,造成72人死亡,整个钻井平台沉没。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1月20日,某钻井平台接受完井井位搬迁至相距117海里的新井位的任务。20日、21日平台两次发出电报,请求卸载和摸潜水泵,而22日9∶00总调度室召开的平台拖航会议上决定:考虑到时间紧迫,不在原井位卸载和摸潜水泵(平台与沉垫箱之间留出1m),而在离新井位四海里的“过渡点”升船一次,再摸潜水泵和卸载;若新井位水深够就直接拖到新井位,取消“过渡点”;派一条8000hp的拖轮拖航。对此决定平台长仍坚持要卸载和摸潜水泵,可没被采纳。24日7∶30总调度室收到天津、河北、山东气象台发布的大风警报,在估计平台当天不会降船的情况下,没有告知平台。8∶03平台拖航小组根据天津气象台傍晚转偏北风6~7级、风力不太强的预报,以及当时现场5级风左右的气象实况,于8∶59降平台、起浮。10∶44开始拖航。启拖时,平台吃水约4m,干舷高度约1.2m,海面西南风5级左右。18∶20风向转为东北风,风力逐渐加大,20∶00风力已达7~8级,部分氧气瓶被风浪打散,平台人员立即将其固定好。为避开大风流对钻井船左右角的冲击。拖航小组四次通知拖轮修改了航向,以便顺风航行。23∶10拖航小组告诉局总调度室值班员,拖轮副机因滤清器堵塞,曾自动停车,现已排除,另外平台晃得厉害,不敢旁风走,要求做好再派拖轮的准备。总调度室值班员随即通知船舶处调度员让在港拖轮待命。从24日23∶10~25日2∶45,除平台报一次船位外,前后方没有联系,而此间,平台严重险情接连发生。25日2∶30平台遇到8~9级、阵风10级东北大风,泵舱通风筒被打掉,大量海水灌进泵舱。全船人员紧急动员,舍身忘死,强行堵漏,英勇排险。因风浪太大,筒口堵不住、船体后半部淹没在海水中,险情越来越严重。2∶45~3∶10平台拖航小组要求派拖轮马上出海。3∶10~3∶20平台电台向总调度室发出:“我船开始下沉”;接着,用平台内部频道发出“SOS”呼救信号三次;平台用单边带与向总调度室通话:“机舱进水严重,全船即将停电”,随后通话中断。3∶30船体倾斜下沉严重,平台拖航小组紧急通知主拖轮救人。约过5min,平台发生倾倒沉没。事故发生后,政府和企业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派出飞机搜索,派出船只、舰艇救捞。但因浪大天冷,只成功救出2名人员,其他72名平台人员殉职。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调查组经认真调查和反复计算,认为发生事故的原因,一是没有排出压载水,二是平台与沉垫舱没有贴紧,三是没有卸载。这三条的共同影响破坏了拖航作业的稳性要求,加深了吃水,降低了干舷,严重削弱了抵抗风浪的能力,使本来能抗12级以上风的平台却经不起8、9级风(最大阵风10级)的袭击,致使通风口被打断后,海水得以大量涌入泵舱,船体失去平衡,造成翻没。这三条,特别是第一条是造成平台翻沉的致命原因。该起平台
本文标题: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555 .html